论语·里仁第四
【原文】
4·1子曰:“里仁为美(1),择不处仁(2),焉得知(3)?”
【注释】
(1)里仁为美:里,住处,借作动词用。住在有仁者的地方才好。
(2)处:居住。
(3)知:音zhì,同智。
【译文】
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导读】
每个人的道德修养既是个人自身的事,又必然与所处的外界环境有关。重视居住的环境,重视对朋友的选择,这是儒家一贯注重的问题。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耳濡目染,都会受到仁德者的影响;反之,就不大可能养成仁的情操。
【原文】
4·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1),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2),知者利仁。”
【注释】
(1)约:穷困、困窘。
(2)安仁、利仁:安仁是安于仁道;利仁,认为仁有利自己才去行仁。
【译文】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导读】
在这章中,孔子认为,没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长久地处在贫困或安乐之中,否则,他们就会为非作乱或者骄奢淫逸。只有仁者安于仁,智者也会行仁。这种思想是希望人们注意个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环境下都做到矢志不移,保持气节。
【原文】
4·3子曰:“唯仁者能好(1)人,能恶(2)人。”
【注释】
(1)好:音hào,喜爱的意思。作动词。
(2)恶:音wù,憎恶、讨厌。作动词。
【译文】
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导读】
儒家在讲“仁”的时候,不仅是说要“爱人”,而且还有“恨人”。当然,孔子在这里没有说到要爱什么人,恨什么人,但有爱则必然有恨,二者是相对立而存在的。只要做到了“仁”,就必然会有正确的爱和恨,强调君子也要有明确的爱憎。
【原文】
4·4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译文】
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导读】
这是紧接上一章而言的。只要养成了仁德,那就不会去做坏事,即不会犯上作乱、为非作恶,也不会骄奢淫逸、随心所欲。而是可以做有益于国家、有利于百姓的善事了,强调仁为立身之本。
【原文】
4·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译文】
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它。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导读】
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利、欲观。以往的孔子研究中往往忽略了这一段内容,似乎孔子主张人们只要仁、义,不要利、欲。事实上并非如此。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这与儒家倡导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思想观念是一致的。这种观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这一章值得研究者们仔细推敲。
【原文】
4·6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译文】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厌恶不仁的人。爱好仁德的人,是不能再好的了;厌恶不仁的人,在实行仁德的时候,不让不仁德的人影响自己。有能一天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实行仁德上吗?我还没有看见力量不够的。这种人可能还是有的,但我没见过。”
【导读】
孔子特别强调个人道德修养,尤其是养成仁德的情操。但当时动荡的社会中,爱好仁德的人已经不多了,所以孔子说他没有见到。但孔子认为,对仁德的修养,主要还是要靠个人自觉的努力,因为只要经过个人的努力,是完全可以达到仁的境界的。
【原文】
4·7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译文】
孔子说:“人们的错误,总是与他那个集团的人所犯错误性质是一样的。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没有仁德了。”
【导读】
孔子认为,人之所以犯错误,从根本上讲是他没有仁德。有仁德的人往往会避免错误,没有仁德的人就无法避免错误,所以从这一点上,没有仁德的人所犯错误的性质是相似的。这从另一角度讲了加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原文】
4·8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
孔子说:“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导读】
这一段话常常被人们所引用。孔子所说的道究竟指什么,这在学术界是有争论的。我们的认识是,孔子这里所讲的“道”,系指社会、政治的最高原则和做人的最高准则,这主要是从伦理学意义上说的,而不是指一般的具体的道理。
【原文】
4·9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译文】
孔子说:“士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
【导读】
本章和前一章讨论的都是道的问题。本章所讲“道”的含义与前章大致相同。这里,孔子认为,一个人斤斤计较个人的吃穿等生活琐事,他是不会有远大志向的,因此,根本就不必与这样的人去讨论什么道的问题。
【原文】
4·10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1)也,无莫(2)也,义(3)之与比(4)。”
【注释】
(1)适:音dí,意为亲近、厚待。
(2)莫:疏远、冷淡。
(3)义:适宜、妥当。
(4)比:亲近、相近、靠近。
【译文】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没有固定的厚薄亲疏,只是按照义去做。”
【导读】
这一章里孔子提出对君子要求的基本点之一:“义之与比。”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为人公正、友善,处世严肃灵活,不会厚此薄彼。而是以道德的规范与人交往。本章谈论的仍是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
【原文】
4·11子曰:“君子怀(1)德,小人怀土(2);君子怀刑(3),小人怀惠。”
【注释】
(1)怀:思念。
(2)土:乡土。
(3)刑:法制惩罚。
【译文】
孔子说:“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乡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
【导读】
本章再次提到君子与小人这两个不同类型的人格形态,认为君子有高尚的道德,他们胸怀远大,视野开阔,考虑的是国家和社会的事情,而小人则只知道思恋乡土、小恩小惠,考虑的只有个人和家庭的生计。这是君子与小人之间的区别之一。
【原文】
4·12子曰:“放(1)于利而行,多怨(2)。”
【注释】
(1)放:音fǎng,同仿,效法,引申为追求。
(2)怨:别人的怨恨。
【译文】
孔子说:“为追求利益而行动,就会招致更多的怨恨。”
【导读】
本章也谈义与利的问题。孔子认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不会总是考虑个人利益的得与失,更不会一心追求个人利益,否则,就会招致来自各方的怨恨和指责。强调利义关系的重点是义。
【原文】
4·13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1)?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2)?”
【注释】
(1)何有:全意为“何难之有”,即不难的意思。
(2)如礼何:把礼怎么办?
【译文】
孔子说:“能够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那还有什么困难呢?不能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怎么能实行礼呢?”
【导读】
孔子把“礼”的原则推而广之,用于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这在古代是无可非议的。因为孔子时代的“国”乃“诸侯国”,均属中国境内的兄弟国家。然而,在近代以来,曾国藩等人仍主张对西方殖民主义国家采取“礼让为国”的原则,那就难免被指责为“卖国主义”了。
【原文】
4·14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译文】
孔子说:“不怕没有官位,就怕自己没有学到赖以站得住脚的东西。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为有真才实学值得为人们知道的人。”
【导读】
这是孔子对自己和自己的学生经常谈论的问题,是他立身处世的基本态度。孔子并非不想成名成家,并非不想身居要职,而是希望他的学生必须首先立足于自身的学问、修养、才能的培养,具备足以胜任官职的各方面素质。强调有为与有位,知己与知人的关系。
【原文】
4·15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译文】
孔子说:“参啊,我讲的道是由一个基本的思想贯彻始终的。”曾子说:“是。”孔子出去之后,同学便问曾子:“这是什么意思?”曾子说:“老师的道,就是忠恕罢了。”
【导读】
忠恕之道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待人忠恕,这是仁的基本要求,贯穿于孔子思想的各个方面。在这章中,孔子只说他的道是有一个基本思想一以贯之的,没有具体解释什么是忠恕的问题,在后面的篇章里,就回答了这个问题。对此,我们将再作剖析。
【原文】
4·16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
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导读】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孔子学说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一句话,被人们传说。这就明确提出了义利问题。孔子认为,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他的义指服从等级秩序的道德,一味追求个人利益,就会犯上作乱,破坏等级秩序。所以,把追求个人利益的人视为小人。经过后代儒家的发展,这种思想就变成义与利尖锐对立、非此即彼的义利观。但是儒家思想并不是一般的反对“利”,而是强调以义制利,“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原文】
4·1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
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导读】
本章谈的是个人道德修养问题。这是修养方法之一,即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实际上这就是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同时又以别人的过失为鉴,不重蹈别人的旧辙,这是一种理性主义的态度,在今天仍不失其精辟之见。
【原文】
4·18子曰:“事父母几(1)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2)而不怨。”
【注释】
(1)几:音jī,轻微、婉转的意思。
(2)劳:忧愁、烦劳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侍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他们。(自己的意见表达了)见父母心里不愿听从,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并不违抗,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
【导读】
这一段还是讲关于孝敬父母的问题。侍奉父母,这是应该的,但如果一味要求子女对父母绝对服从,百依百顺,甚至在父母不听劝说时,仍要对他们毕恭毕敬,毫无怨言,这就成了封建专制主义,是维护封建宗法家族制度的重要纲常名教。
【原文】
4·19子曰:“父母在,不远游(1),游必有方(2)。”
【注释】
(1)游:指游学、游官、经商等外出活动。
(2)方:一定的地方。
【译文】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也必须有一定的地方。”
【导读】
“父母在,不远游”是先秦儒家关于“孝”字道德的具体内容之一。历代都用这个孝字原则去约束、要求子女为其父母尽孝。这种孝的原则在今天应该有新的意义。
【原文】
4·20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1)
【注释】
(1)本章内容见于《学而》篇1·11章,此处略。
【原文】
4·21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译文】
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并且常常记在心里。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
【导读】
春秋末年,社会动荡不安,臣狱君、子淼父的犯上作乱之事时有发生为了维护宗法家族制度,孔子就特别强调“孝”。所以这一章还是谈“孝”,要求子女从内心深处要孝敬自己的父母。强调的是,要珍惜父母在世的时机,及时尽孝,免得有“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孔子家语·卷二,致思第八》记载了一个故事,值得记忆。
孔子行,闻哭声甚悲。孔子曰:“驱,驱,前有贤者。”至,则皋鱼也,被褐拥镶,哭于道傍。孔子辟车与言曰:“子非有丧,何哭之悲也?”
皋鱼曰:“吾失之三矣,少而学,游诸侯,以后吾亲,失之一也;高尚吾志,闲吾事君,失之二也;与友厚而少绝之,失之三也。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见者,亲也。吾请从此辞矣。”立稿而死。
孔子曰:“弟子诫之,足以识矣。”于是门人辞归而养亲者十有三人。
说的是孔子出行,听到有人哭得十分悲伤。孔子说:“快赶车,快赶车,前面有贤人。”走近一看是皋鱼。身披粗布抱着镶刀,在道旁哭泣。孔子下车对皋鱼说:“你家里并非有丧事,为什么哭得如此悲伤呢?”
皋鱼回答说:“我有三个过失:年少时为了求学,周游诸侯国,没有把照顾亲人放在首位,这是过失之一;我的志向高远,对奢华的君主无法进行委婉劝谏,这是过失之二;和朋友交情深厚却逐渐疏远了来往,这是过失之三。树想静下来可风却不停,子女想好好赡养父母可父母却不在了!过去而不能追回的是岁月,逝去而再也见不到的是亲人。请允许我从此离别人世(去陪伴逝去的亲人)吧。”说完就辞世了。
孔子对弟子们说:“你们要引以为戒,这件事足以使你们明白其中的道理!”于是,辞行回家赡养双亲的门徒就有十分之三。
【原文】
4·22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译文】
孔子说:“古代人不轻易把话说出口,因为他们以自己做不到为可耻啊。”
【导读】
孔子一贯主张谨言慎行,不轻易允诺,不轻易表态,如果做不到,就会失信于人,你的威信也就降低了。所以孔子说,古人就不轻易说话,更不说随心所欲的话,因为他们以不能兑现允诺而感到耻辱。这一思想是可取的。
【原文】
4·23子曰:“以约(1)失之者鲜(2)矣。”
【注释】
(1)约:约束。这里指“约之以礼”。
(2)鲜:少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用礼来约束自己,再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导读】
强调以礼来约束自己行为的道德修养方式。
【原文】
4·24子曰:“君子欲讷(1)于言而敏(2)于行。”
【注释】
(1)讷:迟钝。这里指说话要谨慎。
(2)敏:敏捷、快速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导读】
儒家在说与做的关系上有很多的阐述,并且是极具创见的。“讷于言而敏于行”可能是最典型的一句话。关于言,儒家始终强调“谨言”,相对于“行”来说“言”始终是第二位的,行动才是硬道理。还说“木讷,近于仁”,说的是把精力用到了“做”的上面,才会“木讷”,这样才近于仁,而不是只是不说话;关于行,“敏于行”只是个形象的说法,解释为“行动敏捷”也顺畅,但是“敏于行”不仅包含行动的敏捷,至少还要包括行动的效率、行动的效果、行动的内容选择、行动意义的评估等。强调了儒家思想是一种行动的思想,而不是一种空洞的理论,更不是宗教。
【原文】
4·25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导读】
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是因为道德是社会倡导的行为规范,儒家认为他们倡导的道德价值观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所以有极强的自信心。这中间还隐含着儒家对不道德的人的不屑,“道不同,不相为谋”强调人应该和有道德的人交朋友。我们经常说“看你的朋友就看到了你”,说的就是这种人和人的交往关系。
【原文】
4·26子游曰:“事君数(1),斯(2)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注释】
(1)数:屡次、多次,引申为烦琐的意思。
(2)斯:就。
【译文】
子游说:“侍奉君主太过烦琐,就会受到侮辱;对待朋友太烦琐,就会被疏远了。”
【导读】
表面上看“辱”和“疏”是由于交往次数多(或烦琐)造成的,其实这只是事情发展的一个方面,真正引起交往中“辱”和“疏”的原因,除了以上原因外,还应该有交往的目的、交往的方式、交往的质量等原因,不可能仅仅视为交往数量的频繁造成的,改变这一切,只有从改变自己能力和修养开始,只能从提高自己道德水平开始。这是《论语》告诉我们的核心理念。生活中我们经常说的“一见钟情”“一见如故”“一往情深”,指的都是交往的质量,而不是交往的次数。所以,有效的交往,在于提高交往的质量,而交往质量的提高,取决于交往双方的道德影响力是不是可以互相吸引、互相补充。
本文来源:《国学经典释义》,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