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区委副书记、区长支现伟代表:更好承载北京国际科创中心使命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6-30 07:31

6bt1_b (1).jpg

进一步搞活未来科学城,深化央地合作、校城融合,推进“两谷一园”建设。深化“回天有我”创新实践,完善党建引领、多方参与、居民共治的大型社区治理体系……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多处聚焦昌平区,为昌平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感到非常振奋,也是沉甸甸的责任。”昌平区委副书记、区长,未来科学城管委会主任支现伟代表28日做客北京青年报直播间,畅谈昌平区未来发展蓝图。

微信图片_20220630090348.jpg

未来科学城推进建设

生命谷扩容 能源谷搞活

支现伟介绍,科技创新是市委市政府赋予昌平的核心功能,区内的未来科学城是北京国际科创中心枢纽型主平台,既承担着服务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任,又肩负着承接科研成果落地转化的职责。近年来,昌平区坚持创新发展战略,以未来科学城为主阵地,带动区域经济实力和竞争力持续提升,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大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跨入百亿元门槛,“特别是今年我们积极克服了经济下行和疫情冲击的双重压力。”支现伟给出一组数据:预计上半年全区GDP增长3%-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7%、工业产值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稳住了经济基本盘,充分体现了创新引领昌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

本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进一步搞活未来科学城,建成全球领先的技术创新高地。昌平区“准备好了”,支现伟介绍,未来五年,将把未来科学城建设作为全区面临的重大机遇,攻关未来科技、发展未来产业、集聚未来人才,更好承载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使命。党代会报告提到推进“两谷一园”建设,昌平区已有明确路径:生命谷扩容,强规模、强贡献。将依托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施生命技术赶超工程,全力服务保障国家实验室建设投用,推动研发经济破题,助推释放“核爆”效应。具体措施包括举办生命科学高峰论坛,推动生命科学园街区控规落地,加快生命园三期开发建设,以生命园为核心、以G6、G7为主轴,打造生命谷创新走廊,“十四五”期间释放近万亩产业空间等。

同时,能源谷搞活,聚焦能源互联网、氢能产业链,促进产业集群方向更清晰。盘活央企存量资源,健全部市合作机制,提升央地合作水平,加快推进国家电投、中石油二期、兵器工业、航天科技等央企项目建设。抢抓“双碳”战略机遇,强化与怀柔国家实验室合作,紧扣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塑造价值链,提级举办全球能源转型高层论坛,在北京建设全球“绿色城市”中争做排头兵。

打造首都北部

创新产业带和策源地

党代会报告提出,要持续释放平原新城空间发展潜力,支持承接适宜功能和产业,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布局。作为北京重点发展的平原新城,昌平享有首都北部创新产业带、先进智造产业聚集区等新的发展定位,“近年来对接全市高精尖产业发展战略,明确了重点发展医药健康、先进能源、智能制造主导产业,积极发展科技服务、科创金融等培育产业的布局,形成了具有昌平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说到昌平区的产业发展,支现伟如数家珍。

值得关注的是,昌平区已为优势产业发展画出路线图:医药健康产业方面,作为全区成长性最好、科技含量最高的产业,2021年规上企业实现收入717.1亿元,同比增长22%。昌平区制定的医药健康产业倍增行动计划提出,力争“十四五”末实现收入翻一番,超过1500亿元;先进能源产业方面,作为全区第一大产业,2021年规上企业实现收入2477.3亿元,同比增长36.5%。昌平区先进能源提质增效行动计划提出,储备布局氢能、储能等培育型前沿赛道,到“十四五”末收入突破4000亿元,把能源谷打造成践行国家“双碳”战略的金名片;智能制造产业方面,昌平有非常好的工业基础,三一、福田康明斯都是全球“灯塔工厂”,全区有293家企业入选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昌平区制定了智能制造跃升行动计划,发布了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将打造北京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北部增长极。这些政策和数据,体现出昌平区打造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的良好态势和坚定决心。

党代会报告提出,巩固完善“高精尖”产业格局,实施产业筑基工程和强链补链工程。支现伟认为,这为昌平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指明了方向,“我们将坚持布局未来产业与提升传统产业并重,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首都北部创新产业带和策源地”。为此,昌平区将拓展产业空间,“我们正在实施产业用地供应三年行动计划,统筹用好产业园区开发用地、国有产业用地、集体产业用地等资源,打造双创空间、中试基地、标准厂房等载体。”支现伟给出一组数据:“十四五”期间可开发利用的产业用地超过1万亩,今年开复工研发办公空间100万平方米以上,供应产业用地2500亩以上。

同时,昌平区注入金融活水。围绕构建母基金群,昌平区与高瓴资本、中金公司等一批知名机构开展了深度合作,全区基金产品达到270余只。下一步,昌平区将以基金撬动资本、以资本引入产业,吸引更多基金、风投、银行、债券等金融机构投资昌平,促进金融、科技、产业紧密结合,营造更好产业生态,为实体经济注入“源头活水”。

深化校城融合

科教、产城、校地齐发力

昌平区高校资源丰富,入驻了41所高校的本部或分校区,不仅沙河高教园区聚集了北航、北邮、北师大、中央财大、矿大等7所高校,全区还分布着清华、北大、中国政法、中国石油、华北电力、北京化工等知名高校,这些都是非常难得的宝贵资源。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昌平的校城融合发展,昌平区也把校城融合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先后与北大、北科大、华北电力、中国矿大等6所高校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沙河高教园区新迁入一级学科29个、重点实验室28个,在科技创新、新校区建设、产业发展、人才培养、基础教育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合作成果。

党代会报告明确要求昌平区要深化校城融合。支现伟介绍,下一步,昌平区将以沙河高教园为引领,深化扩展全区校城融合,重点从科教融合、产城融合、校地融合这“三个融合”发力,促进优势互补、实现互利共赢。

首先,加快科教融合。进一步密切高校与科研院所、创新企业的交流合作,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推进新工科、新医科等建设,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人才交叉培养,探索“企业出题、高校破题、政府助题”模式,将高校资源聚集优势转化为科技创新的制胜优势。

其次,做实产城融合。昌平区已经打造了北京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中心等平台,梳理出沙河高教园区周边50万平方米产业空间承接高校科技成果落地。在此基础上,将加快出台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一校一策”挖掘科研成果,支持高校建设孵化器、大学科技园、成果转移转化基地等载体,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此外,深化校地融合。支现伟介绍,昌平区将深化校际、校企、校地交流协作,重点聚焦人才培养,建设更多产教融合基地,探索实行“科技副总”柔性引才机制。同时,持续优化市政基础设施布局,提升医疗、基础教育和消费品质,为高校“双一流”大学建设营造良好环境,促进职住平衡,让广大师生和家人愿意在昌平就医、在昌平上学、在昌平消费。

深化“回天有我”

加快建成宜居之城

党代会报告指出,要深化“回天有我”创新实践,完善党建引领、多方参与、居民共治的大型社区治理体系。位于昌平区的回天地区近年来备受瞩目,本市先后实施两轮回天行动计划,林萃路、天通苑文化艺术中心等85个项目建成投用,定泗路、人大附中昌平学校二期等138个项目开工建设,“回天有我”社会治理创新实践形成品牌,回天地区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这片曾经因公共服务历史欠账备受瞩目的区域,接下来还将迎来哪些变化?支现伟介绍,未来五年,将以实施回天地区街区控规为引领,统筹落实“回天六有”任务,重点关注学位、床位、车位等居民急难愁盼问题。支现伟描绘了回天地区的美好愿景:“努力实现开车不堵、地铁不挤、雨天不淹、办事不等、就近能就业就诊、有地儿下棋聊天、有地儿跑步遛弯、有地儿停车,加快建成与首都城市发展相匹配的宜居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

昌平区明确了回天地区发展的具体路径。首先是提速回天计划。按照“五年行动、三年开工”的节奏,加速推进新一轮回天行动计划,实现清华附小二期、回南北路等80个项目开复工,促进回龙观体育文化公园南部场馆、七里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24个项目建成投用,实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更高水平迈进。

其次,促进回天有业。充分发挥回天地区人才和劳动力蓄水池作用,全面摸清在回天居住的企业家、科学家和创业者,加强“双城”联动,推动产业和人才回流,促进回天地区与未来科学城、中关村科学城协同发展,在更大尺度范围促进职住平衡。

此外,深化“回天有我”。用好城市会客厅、回天“两张网”等共治共享阵地,强化社会组织创新发展示范区创建,拓展回天“城市大脑”应用场景,形成更多可推广的大型社区治理经验,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在采访现场,支现伟对昌平区各项数据如数家珍。在采访中,支现伟还为自贸区内的巩华城做起了“推广”,“这是一片待开发的核心区域,我们正在编制街区控规,计划打造科创金融岛,投资商机难得,欢迎各界人士前来考察投资兴业”。

《北京青年报》2022年6月30日相关版面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泽伟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魏彤
编辑/谭卫平

相关阅读
中财大与昌平区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中央财经大学 2024-10-27
昌平区将深化校城融合建设“两口一园” 清华国重基地今年年底将亮相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05
昌平区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 机器人产业收入规模今年预计突破百亿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05
昌平丨昌平区召开校城融合基地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
北青社区报昌平版组 2024-08-14
首场国创菁英荟活动正式启动 11所高校22个项目齐聚昌平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2
两会直播间 | 市人大代表、昌平区委副书记、区长支现伟: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23
昌平区委副书记、区长支现伟: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23
北京市昌平区2024年将新增中小学学位5100个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1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