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银行新增理财规模或将受限 转向产品代销成为一大出路
华夏时报 2022-05-27 19:06

近日,有消息称,部分地区的中小银行收到监管部门通知,要求控制理财业务的规模,且这一要求主要是针对未设立理财子公司的中小银行的自营理财业务。

《华夏时报》记者向多家城商行、农商行内部人士了解相关情况,多数银行表示近期未收到监管部门的相关通知。但东部地区某未设立理财子公司的中小银行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该行此前就曾收到过这种要求,“没有看到文件,但有口头解释,要求理财业务规模进行压降,不能再增加额度,顶多保持原有规模。”该行也一直都在控制理财业务规模。

根据资管新规要求,商业银行需设立理财子公司开展理财业务,而理财子公司的设立又需满足一定条件。目前已获批设立理财子公司的中小银行也不过寥寥数家,而大多数中小银行控制理财业务规模,进而转向理财产品代销,成为一大趋势。

理财规模占比较小

中小银行虽然数量众多,但其理财产品的规模在整体市场中占比并不大。

根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1年)》(下称《报告》),当前我国理财市场呈现以理财公司为主、银行机构为辅的格局。

《报告》截至2021年底,银行理财市场规模达到29万亿元,全年累计新发理财产品4.76 万只,募集资金122.19万亿元。其中城商行新发产品只数1.87万只,募集金额10.98万亿元,募集金额同比下降18.69%。农村金融机构新发产品只数1.29万只,募集金额3.07万亿元。城商行与农村金融机构新发行产品只数虽然不少,但二者募集金额合计14.05万亿元,仅占全市场募集资金总额的11.5%。

去年全市场存续产品总共3.63万只,其中城商行1.19万只,农村金融机构8220只。城商行与农村金融机构的存续产品规模分别为3.62万亿元、1.12万亿元,二者合计占全市场存续产品总规模的16.3%。

可见,城商行、农商行的理财业务规模在市场总量中占比较少。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资管新规过渡期的结束,中小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取得成果。近期,多家上市城商行、农商行均在2021年年报中披露了相关数据。

如瑞丰银行去年已全面实现理财业务净值化转型,累计发行净值型理财产品241期,募集金额272.49亿元。截至2021年末,该行净值型理财规模达129.15亿元,同比增长67.79%。

常熟银行去年也大力发行净值型理财产品,保本理财及预期收益型产品压降完毕,完成净值化转型。截至2021年末,该行理财产品总规模309.86亿元,均为非保本、净值型理财产品。

据沪农商行2021年报显示,该行去年理财规模位居全国农村金融机构首位,达1669.13亿元。而且,该行也已完成老产品压降清零及其配置资产整改,净值型理财产品占比 100%。

理财业务转型

根据《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要求,商业银行应当通过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子公司开展理财业务;暂不具备条件的,商业银行总行应当设立理财业务专营部门,对理财业务实行集中统一经营管理。

于是,近年来银行纷纷申请设立理财子公司,但目前已获批开业的理财子公司更多还是背靠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成功设立理财子公司的城商行、农商行只有杭州银行、宁波银行、徽商银行、南京银行、重庆农商行等。

而这与理财子公司的成立门槛有关,《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要求银行理财子公司的注册资本最低为10亿元,且理财业务专营部门连续运营3年以上。这对于很多中小银行来说是主要障碍。另外,有金融行业分析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很多中小银行投研能力、专业人才的缺乏,也影响其顺利成立理财子公司。

因此,业内人士认为,对于一些规模较小,尤其是理财规模较小的银行来说,可考虑联合申请设立理财子公司,或者转向理财产品代销。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尚福林在今年4月举办的“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22资管峰会”上表示,理财业务逐渐从银行体系独立运作以后,一些不具有独立资管管理与投研能力的中小银行,可以进一步回归信贷本源,扎根当地,对当地客户的理财需求可以考虑向代销平台转型。

上述《报告》也显示出当前理财市场格局的这一变化。中小银行受限于资产管理与投研能力不足,理财业务发展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部分中小银行不再发行理财产品,而是通过产品代销继续参与理财业务。截至2021年末,存续理财产品的机构数量较资管新规发布前减少了90家。而中小银行通过代销业务继续参与理财市场,也充分发挥其在客户资源、销售渠道等方面的优势,逐渐成为理财产品代销的重要力量。

截至2021年末,共有97家银行机构代销了理财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代销余额达1.6万亿元。而代销机构中城商行的数量最多,为88家。

编辑/范辉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