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每次展览都有专家导览”,这样的建议为啥竟有人反对?
上观新闻 2022-03-26 09:46

“真希望每一次展览,都有专家来做详细导览!”

上周末,受疫情影响闭馆的上海博物馆推出了一次云上导览活动,网友们跟随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的脚步,欣赏了上海博物馆新展“盛世芳华——上海博物馆受赠文物展”20余件重要文物,除了文物本身承载的史实,参观者们还了解到背后鲜为人知的曲折捐赠故事。截至当晚22时,这场“云导览”全网实时播放量达73.8万次。

不过就在众多网友期盼“每一次展览都有专家导览”时,也有部分人提出,展览本意是通过实物和基础信息让观众学习和了解背后的故事,如果自己不做功课则失去了观展的意义。

怎样才是观展的“正确姿态”?不同的参观者看法不一。

217870ab6e934c9292a7673e212ab549.jpg

尽管策展方将青铜器上的铭文拓印展陈,但没有专家指点,普通观众很难注意内容细节,更难将之于其他文物联系解读

正方:“导览”是拓展学习

上周进行的导览中,首件被介绍的展品是南宋张即之书写的《楷书待漏院记卷》。很多人看到文物的第一反应是“啥是待漏院?”对此杨志刚做了详细介绍,所谓“待漏院”是古代大臣上朝时聚集等待一起进入大殿的地方。在他的引导下,观众得以从这件原本没有句读的书法作品中了解到提纲挈领的两个设问“天道不言,而品物亨、岁功成者,何谓也?”“圣人不言,而百姓亲、万邦宁者,何谓也?”整篇文章正是围绕两个问题进行解答。

“如果不是专家介绍,我看到的就是几个大字而已。”从事平面设计的伍斐看完了直播,觉得所获很丰富,“有知识有背景甚至还有‘八卦’”。虽然伍斐过去在国内外旅游必然造访当地的博物馆、艺术馆,但基本就是“允许的时候拍拍照,看个造型”。虽然有时也会请当地导游讲解,但千篇一律的解说词很难将展品与背后的历史和故事融合在一起。“很多电影推出DVD时会有‘导演解说’,我很希望未来展览都有策展人或行业专家来一场专业导览。”

“很多文物、展品在普通人眼中不起眼的细节,背后其实蕴含丰富的知识,没有专家引导很难注意到这些细节。”在上海一所高校工作的陈女士是文博爱好者,去年参观上海博物馆噩国青铜文物展时被那些神秘的“神面纹”吸引,但曾听过上博青铜器研究部副研究馆员韦心滢导览的朋友提醒她,还有一件看似普通的青铜瓶大有文章:瓶内铭文提及当时噩侯姓“姬”,与周王同姓。而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另一件噩国青铜器上铭文显示,此前被剿灭的噩侯姓“姞”。“前后两个姓究竟是同一族人,还是周王后来重新分封自己的族人为噩国诸侯?这些引人遐思的细节,没有专家‘点题’,普通观众根本注意不到。”

对展品的专业解读之外,专家个人对展品背后的故事、策展思路的延伸,更被不少参观者认为是“宝藏”。此次导览中有一件汉至三国时期剔犀云纹圆盒,在讲到圆盒需在木胎外层层上漆的工艺时,杨志刚举了自己亲历的例子:过去他在学校任教,一间教室需改造但经费有限,于是在原有课桌椅上上漆。上了两三道后摸起来已经干燥,一旦坐下却会被粘住,后来晾了几个月。“雕花漆器需要反复上漆再干燥,这中间是大量时间和精力。”他感叹,现在很多人讲到漆器会想到日本的漆器,但中国在2000多年前工艺就已达到非常高的水平,“博物馆要把中国的故事讲好,通过讲中国的故事把中国的历史讲清楚,通过实物真实地溯源历史,通过实物形象地展示历史,告诉世人历史的真相。”

文博爱好者郁彬坦言,专家导览时往往也带着自己的情怀,这会让观展的过程更能激发起文化自信。

f590df074d0740858804b9ddb139dd3a.jpg

2019年,翁万戈先生向上博捐赠家族藏品

反方:不做功课“看个寂寞”

最近,社交平台上一组旧照开始流传:2002年底上海博物馆展出72件国宝级书画真迹,其中包括《清明上河图》等22件从未走出过北京故宫的晋唐宋元书画真迹。

“当时的场面可说是万人空巷。”在互联网公司从事内容运营的陆伟记得当时自己刚上大学,和同学一起参观这场展览,“从上午10点排队到下午3点”。然而回想起来陆伟对这些传世珍宝记忆近乎空白:“就记得人很多,只能慢慢移动,也不知道到底该看啥。”

后来阅读许多书籍和材料,陆伟才渐渐了解这些国宝中潜藏的信息:“比如画里是不是记录了清明也可嫁娶的场景?画的末尾是不是直接被截掉了?”陆伟感叹,如果20年前自己能做些功课,记忆就不会一片空白。如今陆伟虽然看的展览不多,但都会选择自己有兴趣、有积累的展览参观,“不然奔着热门而去却只会拍照发朋友圈,跟打卡的网红有啥区别?”

“专家导览就像老师传授知识,是小学生的学习方法;自学既是一种能力,也应成为习惯。”大学学习文博专业的齐敏虽然如今在北京从事金融工作,仍然保持着对博物馆的热爱。每一次参观之前,她都会对展览主题和主要文物进行了解:“现在信息非常发达,各类垂直公众号和博物馆本身都能找到很多资源,可以进行比较和学习,之后再看实物,感受会不同。”她赞成目前大多数博物馆采取的“精简介绍”模式,“文字介绍越多越容易主观,不如让参观者自己感受。专家导览即使有权威意见,参观者也应尊重自己的感受。”

上周末的导览她注意到展出文物有沈周的《临戴进谢安东山图》,捐赠者是翁同龢后人翁万戈,这段往事也在直播中再次被讲述。“翁万戈先生向上博捐赠《临戴进谢安东山图》和《杜甫诗意图》,作为馆方当然是感谢和尊敬的。但当时他把家族历代所藏大批文物捐赠给波士顿艺术博物馆是引起过争议的。”对此齐敏详细地查证过当时的资料:“如果仅仅是吸收专家或其他方面的知识而不是自己做功课,还是少了观察与思考的乐趣。这些穿越千年的文物或艺术品,最终还是应该引导观展者自己去思考。”

不过记者走访的许多参观者则表示,从职业解说、专家导览再到丰富的信息资源,作为公共文化机构的博物馆、艺术馆未必拘泥于一种服务模式,既要用深度解析、探讨来服务资深爱好者,也要通过轻松形象的传播来吸引更多人。以上海博物馆为例,除大多数人最熟悉的展览方式外,还有导览服务和相关专题讲座,同时线上也有大量资源可免费阅览。

文/上观新闻记者 简工博

摄影/蒋迪雯

编辑/崔巍

相关阅读
国家文物局:石窟寺展示应以确保文物本体安全为前提
新华社 2024-11-18
玩在暑期档|文博热研学热不断升温 暑期打卡网红展成家庭观众首选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18
数字孪生、虚拟现实、裸眼3D……新技术让博物馆展品“动”起来
科技日报 2024-07-19
2024北京博物馆月启幕 博物馆导览、地图、主题图书齐亮相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8
推出展览周、电影周等系列活动 北京博物馆月拉开大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5
国博:“科技的力量”展览26日起闭展调整
国博君 2023-12-24
“举着视频”参观博物馆,该不该管?
解放日报 2023-07-27
让博物馆多姿多彩“飞入寻常百姓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1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