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大考,从中国一汽看车企答卷
第一财经 2021-12-01 18:00 阅读量:8170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产业转型潮在汽车行业不断升温,脱碳已成为汽车行业的一场大考。对于汽车企业而言,其既是落实碳中和目标的主体,也是碳排放的主体,因而责任重大。

而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也已提出,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逐步降低传统燃油汽车在新车产销和汽车保有量中的占比,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车辆电动化替代,推广电力、氢燃料、液化天然气动力重型货运车辆。到2030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比例达到40%左右。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充分调动民众、企业和政府三方面的积极性,改变发展方式和观念,树立一个地球的理念,共同创新、解决问题。”生态环境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李俊峰公开表示。

作为碳减排的几个重点领域之一,以中国一汽为代表的汽车整车及相关产业链企业已开启低碳化转型大幕。按照最新发展规划,中国一汽计划到2053年,基本达到净零排放水平,具备实现碳中和能力。

中国一汽正开辟碳达峰、碳中和新路径

推动双碳目标落地

据中汽中心测算,汽车碳排放占我国交通领域碳排放80%以上,占全社会碳排放7.5%左右。2020年,汽车使用阶段碳排放约7.2亿吨,约占汽车碳排放九成。传统燃油汽车保有量大、使用阶段的化石燃料燃烧,是造成汽车使用阶段碳排放高的主要因素。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实现减排目标的重要途径。

在双碳目标下,车企正在新能源领域发力。按照各大汽车集团的规划,多数企业将在2025年实现新能源汽车占比20%的目标。中国一汽计划到2025年,汽车整体销量目标为650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达到20%以上。

中国一汽党委书记、董事长徐留平发布中国一汽“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及技术创新战略

红旗、一汽解放等民族汽车品牌在实现碳中和目标中,承担着重任。中国一汽党委书记、董事长徐留平表示,到2025年,新能源车型将在一汽红旗销量中占比达到40%,到2030年达到80%;同时,智能网联L2级以上车型的渗透率在2025年达到70%,2030年达到90%。

商用车品牌一汽解放将逐步实现新能源市场份额高于传统车,新能源销量占比高于全行业的“两高”目标。预计2025年、2030年和2035年,一汽解放新能源整车销量分别为12万辆、32万辆和50万辆,在总销量中的占比分别为20%、50%和70%。此外,一汽解放新能源将在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三条技术路线全面发力,2030年前实现关键核心技术全球领先。

从当前情况来看,中国一汽在新能源领域已进入发展快车道。目前,中国一汽旗下合资车企一汽-大众新能源车逐步上量,月均销量接近1万辆,引领着整个合资品牌电动车的发展。

随着国内领先、世界比较先进水平的FME电动化智能网联技术平台问世,基于其打造的首款车型红旗E-HS9也已投放市场。这款围绕四大首发技术、五大安全技术打造的红旗旗舰级智慧全能电动 SUV,向外界集中展示了红旗在电动化、智能网联等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今年9月,红旗E-HS9还出口欧洲,在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极高的挪威赢得了好评。

红旗E-HS9在挪威获得关注与好评

双碳目标下,创新也成为了汽车行业发展的大方向。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就认为,新能源汽车掀起的产业变革是“电动化、低碳化和智能化”三位一体的。在碳达峰、碳中和这场能源革命中,新能源汽车既要有储能,也要通过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连接起来,使之成为最大的智能终端。而这三大革命聚集在一个产品上,是前所未有的,经济规模可能会达到几十万亿的程度,汽车行业将会是一个引领性的行业。

在智能化领域,车企投入持续增加,智能汽车的渗透率越来越高。而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关键核心技术将成为智能化的关键。与其他电动化和智能化平台不同,中国一汽最新研发的新红旗电子电气架构技术平台FEEA 3.0,是以算力和软件为核心打造的数字化汽车底座,能够实现控制器数量和线束减少50%以上,同时能给用户和开发者提供安全可靠的开放型接口。

自动驾驶方面,中国一汽作为国内整车企业中较早布局的重要一员,也正在进行有价值的实践。近两年,中国一汽不仅接连推出L2级、L3级产品,还与吉林省政府、长春市政府和汽开区政府携手打造了“旗智春城智能网联示范工程”。迄今,中国一汽已建设10.5公里智慧路,投放四辆红旗E-HS3 L4无人驾驶汽车,并安全运营数万公里。据悉,下一步,中国一汽将扩大智慧路建设和开放规模,加大智能车投放,打造“百平方公里智慧应用场景、投放百辆红旗智能车”,让车路协同照进现实。

正在进行示范运营的红旗智能车

全生命周期减碳

对于车企而言,实现碳中和并非卖电动车那么简单。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日前发布了2021年度《中国汽车低碳行动计划研究报告》。这个报告首次发布了我国去年在售乘用车的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包含汽油车392款,纯电动车112款。数据显示,去年我国乘用车全产业链碳排放总量约6.7亿吨二氧化碳,其中74%来自使用环节,26%来自上游产业链制造环节。

加快产业链、供应链低碳转型已成为新能源汽车时代碳中和的关键,尤其是汽车的材料生产和动力电池的生产过程。只有通过产业链上下游联动,推动汽车全产业链条和产品全生命周期降碳、脱碳,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绿色转型。

也就是说,减碳不仅仅在产品端,也包括生产端和使用端等,甚至贯穿汽车全生命周期和全产业链。目前,中国一汽已经成立“双碳管理委员会”,在低碳技术、汽车设计造型、生产过程管理、供应链管理等方面落实碳达峰、碳中和。

绿色制造的主体是绿色工厂。今年新建成的中国一汽红旗繁荣工厂,即可称为绿色制造的样板工厂。通过运用干式漆雾过滤装置、沸石转轮+RTO焚烧处理装置,集成光伏发电和梯次电池技术,红旗繁荣工厂VOC去除率达99%,热能回收利用率达95%,每年节约标准煤9.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3.7万吨、二氧化硫864吨。

通过运用众多先进技术,红旗繁荣工厂实现了制造环节的高效、节能、清洁、环保

除了新建工厂,中国一汽也持续推进已有工厂的节能节水技术改造,不断增强能源资源回收利用率。2020年,中国一汽实施节能技术改造项目213个,实现节能量1219.86万吨标准煤,废水减排量达80.27万吨,年度新增工信部认证“绿色工厂”7家。在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第五批绿色制造名单中》,一汽解放,天津一汽丰田等荣获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

而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这场大考中,汽车产业链上下游需要加强合作。中国一汽不仅在生产、制造、研发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还开始对供应商提出绿色发展需求,联合供应商一起推动绿色发展。

为了在产业链上实现减排,今年9月,中国一汽与远景科技集团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双方将围绕绿色出行、绿色能源、高端动力电池、零碳产业园、可再生能源系统等多个领域开展深入合作,共同推动电动交通网络与新能源网络融合,打造绿色汽车产业生态。一汽与远景的合作不仅仅是单纯停留在动力电池供应链层面,而是依托于远景在可再生能源、零碳技术等领域的积累,以“零碳技术伙伴”的角色,与一汽进行更深维度的融合与协同。

在产业层面,中国一汽还创新提出了“Ecolin5”五链融合解决方案,即打造并推广以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链为核心,融新型消费链、智能绿色出行链、智慧能源链、新基建链等“五链”为一体的未来型智慧绿色城市汽车生态系统。今年11月底,2000辆红旗新能源换电车将在长春上线运营。

随着排放法规逐渐趋于严格,以中国一汽为代表的汽车企业正在加快在电动化以及清洁产业链等领域布局的步伐。节能减排已经迫在眉睫,从整体上来看,多家车企依然缺乏基于中长期的碳达峰和碳中和规划,实现全生命周期的减碳和脱碳依然存在一些挑战。不过,随着中国一汽等企业在产业链上的逐步完善,新能源汽车逐步实现规模化,碳中和目标定能实现。

编辑/陈正忠

相关阅读
完成备案!一汽放大招,进军私募行业
中国基金报 2024-05-30
中国一汽盐城分公司投产 首款车型奔腾小马正式量产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7
摘得“首季国内销冠” 中国一汽向新而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4
一汽全面响应“以旧换新”让用户得实惠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1
中国一汽荣获中华慈善奖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06
“70岁”一汽的新战略: 红旗不倒 奔腾向前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16
旗惠吉林再行动 中国一汽购车节近日启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16
中国一汽与大众集团、奥迪公司签署 深化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1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