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北京正在持续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这一指标可以反映城市绿色宜居水平。北青-北京头条记者获悉,大兴区“创森”已进入冲刺阶段,该区特别建立了古树名木保护机制,先后完成了全区128株古树名木的调查登记、鉴定分级、挂牌建档、设立标志等工作,并将区内50年以上树龄的老桑树纳入保护,保留其经济和生态双重效益,使得生态产业向高质量迈进,同时不断加强绿色防控技术的引进及试验示范推广,通过绿色防控技术提高果品品质。
为期一个月的大兴安定第20届桑椹旅游文化节正在举办。据了解,安定镇御林古桑园位于大兴区安定镇岔河河畔的千亩古桑林内,是华北最大、北京地区独有的古桑园,享有“中国桑椹之乡”的美誉。园内桑树品种繁多,有果桑、乔桑、饲料桑等共35000余株。这里的土地为沙土地,透气性好,适合桑树生长。
古桑园里的桑树大多近百年,园中有一棵最为年长的“桑树王”,树龄已超过150岁。像这样的古树名木,大兴区目前共有128株。其中,一级古树12株、二级古树115株、名木1株,树种以桧柏、国槐为主。
为了让大兴所有的古树名木健康生长,切实保护大兴区的“绿色文物”,近年来,大兴区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统揽,专门建立保护机制,将区内50年以上树龄的老桑树纳入保护,保留其经济和生态双重效益。
同时,大兴区在加强保护的前提下,深入挖掘古桑树开发利用潜力,进一步延伸古桑文化产业链。桑叶宴是当地食品产业的一大特色。安定镇当地人平常将鲜桑叶经热水焯后拌凉菜吃,也把桑叶用来做馅料。除此之外,还有多种吃法,如桑叶菜团子、蜂窝桑叶豆腐、桑椹糯米糕、桑叶天妇罗等创意美食。
下一步,大兴区将继续做好“桑树+”产业大文章,发挥大兴区老桑树资源禀赋优势,进一步挖掘老果树的历史文化资源,提高林果经济效益,为农民增收。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斌
编辑/谭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