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最全樱花科普!认识十种,明白樱花的前世今生!
阅读武汉 2021-03-28 08:00

惊蛰过后,武汉的梅花、杏花、李花落尽,每年仲春时节的一场盛大花事又将上演——樱花开了。

认识植物,首先要立足生物学中“物种”的概念。常见的梅花虽然有朱砂、宫粉、绿萼等等不同的品种,但它们都属于蔷薇科李亚科杏属中“梅”这一个物种。常见的杏花和各种品种的桃花,也分别属于李亚科杏属的“杏”和桃属的“桃”两个物种。常见的李花情况稍为复杂,它们分别是李亚科李属的两种植物:“李”和“樱桃李”。其中,李白花绿叶,是原产我国、栽培历史悠久的原生物种;而樱桃李则是原产西亚地区,近代被作为观赏树种引进的。我们在城市街头见到的樱桃李,主要是叶片常年呈深赭红色的“紫叶李”,这是樱桃李的一个园艺品种。

不同于梅杏桃李,樱花是春季蔷薇科木本花卉中比较特殊的“一种”——它们并不是一种植物的花,而是蔷薇科、李亚科、樱属、典型樱亚属中多个物种及变种、杂交种、品种的总称。目前,世界樱花的品种超过300多种,在武汉,能见到的樱花也有上百个品种。要一一识别所有的“樱花”,一般来说既无必要、也无可能。那么,作为一个好学的赏花人,我们应当认识哪些樱花呢?

一、樱之代表——染井吉野

如果要以某一个品种来作为“樱花”的代表,毫无疑问,当推染井吉野。染井吉野是日本樱花的象征,日本气象部门每年郑重发布的“樱前线”,就是为了向日本国民预报各地染井吉野的花期。染井吉野的花为白色、单瓣,先花后叶,花量巨大。数十棵甚至数百棵染井吉野在数日之内几乎同时绽放,遮天蔽日、灿若云霞;盛放不过约一周时间,所有的花朵又在三五天内迅速落尽。生而灿烂,落而壮美,正是日本“物哀”美学的极好代表。

染井吉野在日本的栽培始于江户时代,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不过,借助最新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日本的植物学家却发现,原来染井吉野并不是一个自然的物种,而是两种原产日本的野生樱花:大岛樱和江户彼岸樱的杂交产物。原来,在自然界中,相比于动物,植物发生自然杂交产生后代的概率要大得多。因为植物界中普遍存在无性繁殖,这些杂交产生的后代同样能够繁衍增殖形成种群。不只染井吉野,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花红花羊蹄甲也是这类杂交产物。甚至,这些杂交植物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还有可能发生染色体加倍,从而获得原本无法实现的有性生殖能力。如今对人类生存举足轻重的农作物普通小麦,就是原始的一粒小麦与山羊草属植物多次杂交并发生染色体加倍形成的物种。

通过无性生殖方式产生的后代,严格来说具有与母本完全相同的基因组成,就像是一些一模一样的“克隆”产物。这种基因组成的高度一致性具有一定的性状优点,如大片种植的染井吉野通常拥有高度一致的花期。开则同开,落则同落,特别容易形成壮观的景色。但是,这种一致性也给植物留下了致命的隐患,如面对病害威胁,所有个体也可能由于高度一致的遗传性状而全军覆没。

在武汉,染井吉野同样是每年“樱花季”的主角。在东湖樱园、武汉大学等主要的赏樱景点,它们都是数量最多的樱花品种。

二、日本之樱——大岛樱、江户彼岸樱

有一种流传颇广的说法:樱花起源于中国的喜马拉雅山区;甚至有人说,樱花是唐代时由日本遣唐使带回日本,才逐渐在日本传播开来。这其实是一种有意无意的误传。事实上,现代生物学推测,樱属植物起源于中国四川、云南、西藏交界地区的山地,随后扩散、迁移至广大的欧亚大陆北温带地区。这一过程发生在数百万年前,人类都尚未诞生的渐新世和中新世。日本列岛在还没有人类居住的时候,就已经有“樱花”开放了。

今天,我国有野生的樱属植物60多种,而日本则只有山樱、大山樱、大岛樱、江户彼岸樱、豆樱等约10种野生樱属植物。其中大岛樱不仅是最常见的栽培樱花之一,还是许许多多人工培育的樱花品种的“祖先”。

大岛樱在武汉,是一种非常“亲民”的樱花。它们不仅出现在樱园、武大等各个赏樱景点,甚至在小区、公园,街头、路边,也随处可见它们的身影。大岛樱花期约比染井吉野早一周左右,在武汉一般于3月中上旬开始开放。大岛樱的花和染井吉野一样,是白色的单瓣花。不同之处在于,大岛樱虽然花期早于染井吉野,但它却基本上是花叶同放的。盛花期的大岛樱看上去,绿叶白花,大约各占一半左右。此外,二者还有一个更为准确的区分方法:大岛樱的花梗和萼筒是光滑的,染井吉野则密布细小的绒毛。

其实不只染井吉野,许多日本培育的樱花品种中都有大岛樱的血统。大岛樱可以说是日本樱花潜藏的“灵魂”。

原生的江户彼岸樱是一种巨大而长寿的高大乔木,在日本有不少江户彼岸樱的古树。位于日本福岛县的“三春泷樱”、岐阜县的“淡墨樱”、山梨县的“山高神代樱”三株古樱树在日本被称为“三大巨樱”,均有超过千年的树龄。其中的“山高神代樱”据说树龄已近2000年。这三株巨树,都属于江户彼岸樱。原生的江户彼岸樱,我们在武汉并不能见到,但有不少常见的樱花品种都来自江户彼岸樱。枝垂樱是武汉各景点常见的樱花品种之一,它就是江户彼岸樱的一个垂枝变种。枝垂樱小枝柔软下垂,花单瓣,粉红色,花梗和萼筒密布绒毛。在武汉的东湖樱园还有不少重瓣的枝垂樱,又叫做“八重红枝垂”,其花色一般稍深于枝垂樱,呈淡紫红色。枝垂樱和八重红枝垂在武汉的花期都在3月中下旬,与染井吉野相近。

与我们一般识别樱花的“窍门”不同的是,江户彼岸系的樱花大树,树皮通常是纵裂的。

三、中国之樱——樱桃、钟花樱桃

“樱花”对于中国人,其实并不陌生。

唐代韩愈邀张籍、白居易春游曲江,白居易爽约未至,韩愈作诗问曰:“漠漠轻阴晚自开,晴天白日映楼台。曲江水满花千树,有底忙时不肯来?”白居易作诗答曰:“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行便当游。何必更随鞍马队,冲泥蹋雨曲江头。”中国古人虽也赏樱,但是并未着意培养专门观花的品种。所说的“樱”,大多是指樱桃。《礼记•月令》中载:“仲夏之月……天子乃以雏尝黍,羞以含桃,先薦寝庙。”是说仲夏五月,以含桃祭献宗庙。所谓“含桃”,即是樱桃。樱桃是蔷薇科水果中最早成熟的,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西京杂记》中载,汉代上林苑中即栽有樱桃树;北魏农书《齐民要术》中亦有种植樱桃树的方法。

刘从康 摄于堤角公园

樱桃滋味甜美,开花也颇可观。樱桃花为单瓣,花瓣白色,稍带粉红。花先叶开放,3~5朵组成伞房花序,花梗和萼筒有白色绒毛。开时满树繁花,十分美观。樱桃花期较早,在武汉一般于2月底开放。

除了主要分布于我国北方地区的樱桃,还有一种分布于我国广东、福建等地的野生樱属植物,在“樱花”家族里,也有着十分重要的的地位,就是钟花樱桃。钟花樱桃又称福建山樱花,它的花先叶开放,2~4朵组成伞形花序,花下垂,花瓣和萼筒、萼片均为绯红色。钟花樱桃在我国台湾亦有分布,传入日本后被培育成主要的早樱品种之一,又称为“寒绯樱”。

武汉的钟花樱桃(寒绯樱)于2月底至3月初开放。

四、融和之樱——河津樱、椿寒樱

樱花的花期一般以染井吉野为标准,花开早于染井吉野的品种通常称为“早樱”,晚于染井吉野的则称为“晚樱”。河津樱和椿寒樱是两种主要的早樱,也是武汉各赏樱景点中最常见的早樱品种。

椿寒樱又名“初美人”,它和河津樱的花都是先叶开放,单瓣,淡红色,粗看颇为相似。但椿寒樱的花通常在短花枝上密集排列,挤作一团,甚是热闹;而河津樱的花则相对排列比较均匀。想要区分它们,可以看萼筒的形状:河津樱萼筒比较细长,呈管状钟形,像一个香槟酒杯的样子;椿寒樱的萼筒则比较“矮胖”,呈宽钟状,略似喝红酒用的高脚酒杯形状。此外,椿寒樱的萼片也较为宽短,全缘;河津樱的萼片则较为锐长,边缘有稀疏的细齿。

河津樱和椿寒樱,都是杂交品种。河津樱是寒绯樱与大岛樱的杂交后代,椿寒樱则来自寒绯樱和樱桃。

日本并没有野生的樱桃分布。中国的樱桃引入日本,最早的文字记录,是1873 年—1874年,由日本劝业寮派遣的中国农事考察团带回,但实际上,很可能在更早的时候,中国樱桃就已经由民间交往传入日本。而原产我国台湾的“寒绯樱”,则很可能是在19世纪末日本占据台湾后被引入日本的。寒绯樱和樱桃进入日本后被广为栽培,促成了许多日本樱花品种的形成,河津樱和椿寒樱,都是其中代表。

河津樱和椿寒樱在武汉多于2月底即已开放。

五、多变之樱——日本晚樱(关山樱、郁金樱、贵妃樱)

早樱、中樱多为单瓣花,还有许多基本保持着原本野生性状的品种。而晚樱,则基本上都是繁复绚丽的重瓣品种,而且,这些丰富多变的晚樱,绝大多数都来自“日本晚樱”。

日本晚樱是山樱花的一个变种。山樱花的野生种分布于中国、日本和朝鲜半岛,花单瓣,淡粉色,花梗和萼筒无毛。日本的樱花通常分作“山樱”和“里樱”两大类,“山樱”通常指野生的樱花,“里樱”则指人工栽培、选育的樱花。日本晚樱是日本历史悠久的“里樱”,它的园艺品种有一百多种,一般先按照花色分为白花、红花(粉红至深红)、绿花(浅黄绿)三大类;再按幼叶的颜色绿芽、黄芽、红芽等进行二级分类。

关山樱是武汉公园、街头栽植最多的晚樱,花深粉红色,重瓣,有花瓣数十枚,属红花、红芽的品种,幼叶呈褐色或紫红色。关山樱花量大、花期长,在武汉一般于3月底、4月初开放,花期可延续一个月左右。

郁金樱是近年来出现在武汉不少公园景点的绿花晚樱品种,花淡黄绿色,重瓣,幼叶褐色或紫红色。郁金樱在武汉多于4月初开放。

还有一种晚樱品种,花瓣边缘桃红色,向中心逐渐变浅,花常密集着生于枝端,开时正可谓花团锦簇,娇艳非常。这一品种名为“杨贵妃”“贵妃樱”。不过,这一得名于杨贵妃的优秀晚樱品种并不是由中国人培育的,而是一个古老的日本樱花名种,在江户时期就已经形成。

作者:刘从康,1970年生人。武汉出版社编辑。中国地质大学地层古生物学专业毕业,自然爱好者。国家义务教育教材《科学》(7~9年级)设计人、主要作者,本土原创科普丛书《江城科普读库》策划编辑,《身边的鸟》作者,阅读武汉“聊节气知物候”专栏作者。

来源:阅读武汉

编辑/韩世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