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值此之际,搜狐汽车·E电园特推出3·15特辑,除了为大家盘点过去一年中发生的那些维权事件以外,我们也结合了线上、线下等多种调查形式,看看在车主和车友眼中新能源车到底有哪些槽点和问题。
说起造车新势力中的网红企业,除了初代目的蔚来汽车之外,和蔚来有无限相似的理想汽车就是又一大网红了。出身于中国最大的汽车垂直媒体的创始人李想显然在探索用户诉求上有着异于常人的灵敏度,理想ONE以“奶爸车”的标签,将其实对政策不太有利的增程驱动形式依然取得了不错的销量。但上市以来,不断有用户在各式的社交平台上爆出了“断轴”的新闻,不免让这台“500万内没有对手”的车型蒙上了一层阴影。
调查结果:绝大部分车友持怀疑态度
通过对来自搜狐号、微信车友群、订阅号以及微博的超过2000位车友的调查,我们收集到了大量针对理想汽车“断轴事件”的吐槽,在我们发起的投票调查和话题探讨中不少网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一方面还是非常尖锐的提出造车新势力在技术能力上的缺失,选择他们的产品远不如成熟大厂来的放心。另一方面理想汽车的支持者认为,网友并没有切身的了解事情的原委,胡乱开喷属于键盘侠行为。
·1· “断轴”事件频发,理想ONE赞誉与质疑并行
最早追溯到2020年1月,一辆理想ONE与宝马相撞导致断轴,但由于是双车事故,所以还没有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接下来的三次事件发生引起了全网的广泛关注。同样是单车碰撞,2020年5月11日的上海事故(48km/h);8月9日的厦门事故(45km/h),9月7日的事故(51km/h)是消费者日常行驶最为高频的速度区间。不少媒体人和专家分析到,是因为增程的形式导致理想ONE的整备质量过大,导致前悬架的负载过高。对此理想汽车多次在其社交平台的广泛声明中写道,对网络上的偷工减料导致断轴的言论矢口否认。
以2020年5月的上海事件为例,根据车主公布的行车记录视频来看,车辆在正常行驶的过程中没有发生任何程度的磕碰,也没有发生路面剧烈颠簸(即使发生也不应该成为断轴的理由)。随后理想汽车并没有公布事件的调查原因,而是希望车主最快程度的进行修车,同时拿走了当时损坏的零件。这是所有理想ONE“断轴”事件中最离奇的一次,也是和我们心中印象的“断轴”最为接近的一次。当时在官方召回前使用的前下摆臂采用的是高强钢外包裹PA6+GF50为主的复合材料,已经被替代。
·2· 车友态度:怀疑与力挺并存?可谁才是真相呢?
此事一出网友圈可谓是炸了锅,在搜索引擎中打入关于“理想ONE 断轴”的相关信息就有多达103万条。网友们再次将断轴的原因归为了“偷工减料”上,毕竟中国消费者在这方面还是吃过很多亏的。当年热销一时的神车一汽-大众速腾就因为断轴事件登上过315晚会,后来大众品牌运用了著名的打补丁方法进行修复,时间平息了这一切,速腾时至今日依然是市面上的热销车型。此次理想ONE因为其中国新势力造车品牌的身份,让大家更有理由相信他们会偷工减料来获取利润。
另一方面,作为造车新势力品牌,同时创始人李想对于汽车营销的定位又极其精准。所以在品牌形象的圈存上,理想和蔚来做得同样出色。此事一出,有很大一部分的理想ONE车主就表示并不相信断轴事件。那么理想官方又要作何回应呢?
·3· 理想的回应:虽然一开始否认三连,但我背地里全面召回
在数次针对断轴的声明中,理想官方均表示是涉事车辆危险驾驶或者是因为发生其它碰撞事故而发生的次生事故引发的球节脱出,并非大家广泛意义上定义的“断轴”。
但理想汽车还是在2020年11月6日发布一篇道歉信,信中强调到针对自上市以来发生的断轴事件,并从次日开始召回和升级球销脱处理更高的悬架下摆臂,并且在三个月内完成全部的更换工作。而之前仅仅在5天之前,理想汽车的官方措辞还仅仅是“升级”,而非召回。直到五天之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文后才公开声明。
同时据网友所称,即使是更换了球销脱处理更高的悬架下摆臂后,在今年1月份依然发现了有断轴现象。笔者作为之前曾经维权过的翼虎车主,虽然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直接等量代换。粗浅的认为此类的断轴事件,绝不仅仅是因为某个零部件的品控问题而造成这样的事故,而是在车辆原生设计和量产前的测试工作出了纰漏。相对处理品控更为谨慎的传统内燃机主机厂尚且如此,造车新势力就更加可想而知了。
质量往往是一个车企最后的生命线
质量,在现在中国汽车的消费市场里是大家可能最不起眼的一个产品力。它需要时间的风干后才能得到量化,而往往这类车型在新车时并不具有足够的“爆点”,恰好我们的消费者喜欢那种有绝对爆点但不甚均衡的车型,在我看来造车新势力就是如此。而如今被视为“老旧腐朽”的传统燃油车企业中,站在最前面的,正是在多年的质量排行榜中稳居前列的丰田集团,现在无论是口碑还是市场份额,丰田都得到了丰收。
回到理想ONE这部产品本身,它销量的成功恰恰证明了它非常聪明的插入了市场的一个中间地带。解决了纯电动车的里程焦虑的同时获得了不逊色于高级燃油车的驾驶质感。同时不高的售价和绝对出色的配置水平让它也分到了不少汽油车的蛋糕。不过,一个车企想真正走得远,靠得并不是出现危机后,公关层面的文字游戏。就连不少曾经强势的汽车品牌,都可能因为质量问题将之前的口碑付之一炬,何况是刚刚起步的理想汽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