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在宁夏固原须弥山丹红色的山脉间,迎来了7位不一样的“客人”,他们将常住于此300天,与历史对话,让千年的瑰宝——须弥山石窟壁画再现当日异彩。
“烟熏得黑黝黝的,佛像的头、手也都残缺不全。可心疼了。”初见须弥山石窟里残缺斑驳的景象,文物修复专家、须弥山石窟壁画修复工程负责人王荣喜连连叹气,“这可是千年的文物遗产啊,必须‘全力抢救’。”
修复现场。于晶 摄
据悉,须弥山石窟创于北魏晚期,西魏、北周、隋、唐连续营建,石窟艺术历时1500余年,是宁夏境内最大的石窟群,也是中国开凿较早的石窟之一。但自然和人为因素,对须弥山石窟壁画造成了地仗脱落、空鼓、裂隙、酥碱、颜料层脱落、起甲、龟裂、粉化、覆盖、涂写等病害。如今,须弥山石窟被列为世界濒危遗址。
4月1日,须弥山石窟壁画百年来首次进行修复保护。须弥山文管所争取国家文物局专项资金220万元人民币,对第1窟、第48窟、第50窟、第51窟中185.47平方米的壁画进行抢救性保护。
如今,修复近一月,记者见到的被损毁最为严重的第48窟已是另一番景象。部分花纹已在墙皮清晰可见,尤其是刚刚清洗出来的莲花宝瓶壁画,虽还未完全恢复往日色彩,但依然呈现着大气简约之美。
“你看这个墙,当时的画师在泥里配上了糯米,现在已经变成了结晶体,既有钢材的硬度,还有黄金的柔度。所以窟里的砂岩都粉化掉落了,花纹却未曾改变。”今年已经69岁的修复专家王晓生一边用棉签小心擦拭壁画,一边感叹古人的智慧。
千年的文物,珍贵且脆弱,因此,修复遵循最小干预原则,主要开展表面污染物清洗、起甲颜料回贴、局部全色等展陈性修复。除尘、加固、清洗、随色、封护,五个修复步骤,考验的是团队的专业技能,更是他们的耐力。
第48窟只有10平米左右的面积,团队7人用毛笔和软毛刷除尘花了3天时间。目前,已开始清洗步骤。手掌面积的大小就要用棉签沾着酒精和丙酮反复擦洗5遍以上,每洗一次还要等自然晾干后再继续第2遍。
修复现场。于晶 摄
“要是静不下心来,没办法胜任的。”王荣喜回忆起自己15年前在甘肃天水伏羲庙第一次修复文物时的场景,至今还历历在目。“我就是学文物专业的,当时信心满满,可第一天就受挫了。特别怕没修好,还造成二次破坏。”王荣喜说,“老师说要克服内心的恐惧,我就从零开始,一点一点学实操。现在已经修复了十多个地方的文物,山西晋城的玉皇阁5年才完工,这个职业塑造了我的性格。”
在修复的过程中,除了技术上的偶尔沟通,为了更加专注,专家们不怎么聊天。由于石窟内潮湿阴冷,每工作两三个小时,他们便出去晒晒太阳。“你们看似很枯燥,其实挺有趣的。因为我们在和历史与古人隔空对话。”今年59岁的朱云霞休息时说道,她也是团队中唯一两个女专家之一。
目前,中国仅有不到1000人从事文物修复专业工作,老龄化十分严重。“我孙子特别爱听我给他讲修文物的故事,我带着他看过许多经我手修复成功的文物,受我的影响他也喜欢上了历史。我希望把我的这份手艺传给更多‘90后’‘00后’,文物修复需要匠人精神,也需要更多年轻人的热爱与传承。”王晓生说。
文/李佩珊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贺梦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