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故事|夜色里,拼命呼吸的武汉……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04-22 10:18

VCG211186226868.jpg

生活,远比我们想象得更艰难,也远比我们想象得更美丽。

吃过晚饭,打算散步去惠济路的武商量贩。家里的盘子不小心摔碎了三个,再不买,过两天只怕要用手装菜了;嘉珩这个“食肉动物”开了一长串的食物清单,鸡肉、牛肉、五花肉……坐在家里,这些肉肉是无论如何都等不来的;家里储备的沐浴露、洗衣皂、牙膏、牙刷等日用品,已经全部用完了。

总之,无论我多不想出门,今晚都是必须要去一趟超市。

顺着解放大道走,惊喜地发现解放公园竟然开门了。从公园里走,不仅距离近一些,环境也让人心旷神怡。

扫了“战疫码”,量了体温,两个人进了公园。越往里走,游人渐渐多了起来。武汉所有的娱乐场所,目前都是不营业的。不能看电影,不能聚餐,不能去游乐园,百无聊赖的武汉人,只能一起逛公园。

朝二号门走着,突然一阵聒噪。两个中年大妈坐在前排的秋千上,有说有笑,空气里颤动着她们的笑声。后排秋千上,一个中年男子正热烈地前后用力,不像是在秋千上荡悠,倒像是在大海里冲浪。看到我朝他身边的秋千走过去,他似乎有些不好意思,荡悠的幅度越来越小,最后悄无声息地走开了。

中年人的世界里,有太多的人,太多的事,却唯独没有自己。不是不敢,不是不愿,不是不能,而是在各种角色、责任、压力中,不知不觉地,“阉割”了自己。我有些后悔自己的唐突,打扰了这个陌生人的乐趣。

从二号门出去,顺着光华路往前走。这是一条单行道,路的两边都没有一家店面,显得格外清静,仿佛一个素淡的仙女,抱着琵琶,端坐在月色里。人行道上干干净净的,只有银色的街灯闪亮着,树的倒影交织在一起,自在、随意,像悠扬的乐曲。

昨天中午十二点,听说不到十分钟的光景,武汉首批3000万消费券就被抢完。超市类消费券最受青睐,仅用了45秒就一抢而空。

那个时间点,我正忙着给儿子做饭,所以并没有特别关注。很想看看这神奇的消费券究竟长什么样子,然而,翻遍了朋友圈,并没有一个人拿出来晾晒。所有的业主群里,也并没有一个人谈到消费券的任何消息。

打听了一番,所有的消费券都需要达到一定的额度才能使用,买30抵10元,买60抵20元,依次类推。听说,有的人十分用心,研究了抢购攻略,一直守在手机旁,自然收获颇丰。

大爷大妈们都是奔着超市去的,买肉,买牛奶,买各种生活必需品,把日子过精细。年轻人都是奔着吃喝、穿戴去的,一杯奶茶、一支口红、一件T恤,就像拥有了全世界。

不知不觉,已经走到了开明路。转角处,一家糕点店灯火通明。桃酥、芝麻酥、绿豆糕等等,琳琅满目,香气诱人。柜台前,几个顾客排队等待着。两个店员戴着口罩,称货装货,忙得不亦乐乎。

自从武汉封城,我就再也没有逛过商场了。虽说不少商场开门营业,可是密闭的环境,仍然让人心有余悸,望门止步。我的同事、朋友,有的连下楼、出门的勇气都没有,更不用说逛商场买东西了。

刚走过糕点店,迎面走来一个大高个儿,差点儿跟我撞个正着。他穿着短袖短裤,撒着一双拖鞋,左手拎着一包东西,右手拿着一支香烟。这样的装扮,在温度仅十几度的武汉,已经够让人“侧目”,加上他个子高,又没戴口罩,简直就是一个巨大的“另类”。

说起这些天散步的最大感受,就是领略了武汉人的各色穿着。精心打扮,出门约会的青年男女无论走到哪儿,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中年女人,包括我在内,无一例外的蓬头散发,家居服外随便套个风衣、大衣就夺门而去。个别中年大哥,裹着厚厚的睡衣,光着两条腿,撒着一双棉拖鞋,简直就是把马路当成了酒店房间。

武商量贩到了。门口站了几个人,等待扫码、测体温。“我们进去吗?”嘉珩爸爸故意打趣我,“万一有人有问题,我们可能要被隔离。”我白了他一眼。开什么玩笑,哪有那么容易被感染的?无症状感染者和有症状感染者就像硬币的两面。有无症状感染者,必然会有有症状感染者。武汉已经连续14天没有确诊病例了,说明无症状感染者人数非常有限,传染性也非常有限。

超市里,亮如白昼。顾客很少,我们像平时一样,挑选东西。说起买东西,目前我们感兴趣的,仿佛只有超市里的食物和日用品。

亚贸的导购员在微信里建了好几个群,每天不停地上新,然而我并没有多大兴趣。买那么多衣服、化妆品干什么,又不出门?小区的业主群里,雨后春笋般,重新成立了好几个团购群,大部分都是买食物。

矮子馅饼、潜江小龙虾、荸荠、菠萝包、提拉米苏蛋糕、皮蛋、咸蛋之类,种类丰富,让人叹为观止。拎着满满的三大包,我们走出了量贩。夜色中,凉意逼人。嘉珩爸爸推着单车,我空着两只手,默默地走,谁也没有说一句话。

听说,从明天起,所有的公交、出租车、地铁线路全部恢复,然而,武汉的小区没有解封,大部分人都被关在家里,又有多少人去乘车?多少人去消费呢?

路的两边,依旧是蓝色的挡板。每当看到这些挡板,就会莫名地压抑和难过。走了一路,口罩被口鼻处呼吸的热气熏得湿漉漉的,很不舒服。

突然,看到有一块挡板的上方开了一扇窗,旁边写着“照常营业”。探头往里一看,是“today便利店”亮着的灯光。继续往前走,不到一百米的路上,开了十几个这样的小窗,奶茶店、方便快餐、照相馆、培训学校,都贴着订餐电话,联系方式,仿佛店老板热情招徕,又略带卑微的笑脸。

鼻子有些酸,心却被深深地感动着。一场疾疫,侵蚀了武汉人的健康和生命,也侵蚀了他们的经济和生存。此时此刻,生活的不易,并不亚于病床上与病魔的苦苦搏斗。可是,他们没有绝望,没有放弃,那一扇扇的小窗,就是他们在拼命地呼吸。

临近小区,一家服装店开着门,“清仓甩卖”的牌子格外显眼。两三个月了,苦苦等待开门营业,可是营业的第一天,却只能选择清仓甩卖。冬季的衣服全部积压,如果不赶紧吐货,就没有资金置办夏季服装,往后的日子会更加艰难。

听说,昙华林已经开始营业了。所有的店家都免收2、3、4三个月的房租,5——10月只收一半的房租。希望这些措施能够支持他们走出寒冬,看到春光。

长江水利委员会的围墙,蔷薇探出头了。粉红色的花苞,在风中颤颤巍巍,娇弱无比,格外惹人怜爱。四月,正是蔷薇怒放的时节,难怪它会如此招摇。

窗外的那株怪树,一天天浓密,一天天翠绿。无意中得知,它竟然是枣树。一下子想到鲁迅先生的那句“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颗是枣树,另外一棵也是枣树”,顿时感觉亲切了许多。

如果不是这场可怕的疾疫,如果不是这段封闭的时光,也许我永远都不会注意到其貌不扬的它,更不会收获雨中、风中、雪中它带给我的美丽的乐曲。

陪伴我们走过苦难,所有能留下来的,都是值得收藏的,哪怕它只是一棵普普通通的枣树……

文/胡慧娟

编辑/陈品 陈枫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