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 李世民选太子,为何挑了最平庸的一个?
最爱历史 2020-04-23 19:00

话说,最爱君想讨论个问题:什么样的人,最适合当太子?

答案似乎毫无疑问:选品德、才能最出众的,不就行了吗?

可历史偏偏爱开玩笑:刘邦总认为懦弱的儿子刘盈,最后还是当上了皇帝(汉惠帝);晋武帝司马炎一直认为自己的太子司马衷智商有问题(也确实有问题),但还是在群臣和宵小的撺掇下,让司马衷继位当了皇帝(晋惠帝),结果导致八王之乱,开启了长达三百来年的两晋南北朝乱世。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知道儿子如此不堪重任,为什么还要选一个平庸,甚至傻逼的人做太子呢?

很多时候,情况太复杂,皇帝,真的也身不由己。

自古以来,再英明的帝王,一看到选择太子(储君)这个问题,头就大,这不,英明神武的唐太宗李世民,就因为太子的问题,闹得要拔刀自杀了。

1

失德的太子:李承乾

这是大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这一天,唐太宗李世民在长安城太极宫两仪殿内,屏退左右,身边只留下长孙无忌、房玄龄、李勣、褚遂良四个重臣,然后李世民说,“我实在不想活了啊!”说完,李世民就抽出佩刀,想往自己身上捅。

李世民想自杀,干嘛?

这事,得从李世民的长子、太子李承乾说起。

话说,李世民共有14个儿子,其中由长孙皇后所生的嫡子共有三个:分别是长子即太子李承乾、四子魏王李泰、九子晋王李治,作为嫡出,又是长子,李承乾自然毫无疑问的成了大唐帝国的太子和储君,但是这个储君,好像问题多多。

李承乾脚有点跛,是个瘸子,但是他聪明活泼,而且又是贤明聪慧的长孙皇后所生,所以很得李世民宠爱,李世民曾经对臣子说:“我儿子身体有残疾,但这个不要紧,还可以医治;但如果不敬贤好善,私下老是接触小人,这个问题才严重。”

注重家教的李世民,给李承乾选择的师傅,都是李纲、李百药、杜正伦、于志宁、房玄龄、孔颖达、张玄素等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世,都为人所称道的德高望重、学识渊博之人,李承乾人也聪慧,当初唐高祖李渊去世,唐太宗李世民居丧期间,让17岁的李承乾监国裁决政事,李承乾就“颇识大体”,让李世民非常满意,此后李世民每次外出,都要让李承乾留在首都监国处理政务。

但李承乾是个纨绔子弟。

做太子的生活实在无聊,他就让一些奴隶去偷民间的牛马,然后亲自宰杀煮食;李承乾还喜欢学习突厥语,穿突厥的服饰(要知道,突厥在当时,一直是大唐的敌对势力),然后又仿效突厥人制作五狼头纛及幡旗,设置帐庐,他自己坐在里面宰羊烹煮。

有一次,李承乾又假装成死掉的突厥可汗,然后自己躺在地上装死尸,让手下用刀割脸、围着他哭,过了好一会,他又坐起来说:“我要是当上了天子,一定要率领几万军队去骑猎,然后全部散发去做突厥人,投身到阿史那思摩部下,做一位骑兵将领。”

李承乾还喜欢搞同性恋,他喜欢一个叫“称心”的美貌少年,经常宠幸他。李世民听说后非常恼怒,就将称心等人全部杀死,并将李承乾严厉训责,但李承乾不思悔改,反而在东宫内给称心修了一个房间,里面供奉他的图像,并且为称心修筑了坟墓,早晚祭奠“痛哭徘徊”。

▲太子李承乾:喜欢搞同性恋、偷牛羊

由于痛恨父亲李世民对他严加管教,李承乾心里恼怒,就假装生病几个月不去看唐太宗。李世民有一个异母弟弟汉王李元昌,跟李承乾臭味相投,两个人经常在一起玩,有时候他们就把左右分成两队,然后李承乾和李元昌两个人各领一队,让手下披着氈甲、拿着竹捎互相冲刺厮杀,以为娱乐,有的手下由于“作战”不力,就被绑上手足用树枝抽打,有的甚至被活活打死。

对此李承乾觉得特别“好玩”,还说:“我要是今天做了皇帝,明天就在皇宫设置万人营,然后跟汉王(李元昌)一起分别统率,看看他们怎么互相战斗厮杀,岂不乐哉!”

太子玩得太出格了,老师们自然就经常规劝,对此李承乾很会伪装,老师们要来进谏,他马上就正襟危坐,“态度诚恳”的引咎自责,搞得太子师傅们答拜不暇,还以为太子知错能过,真是个好孩子。

但背地里,李承乾可就不好惹了。李承乾到处游猎,不学习,还经常在东宫里击鼓玩乐,声音都传到了宫外,对此师傅张玄素就去进谏,李承乾非常恼火,当面就怒骂说:“你是得了疯狂症吗?”对此他还觉得不解气,又派刺客去刺杀张玄素,搞得张玄素重伤差点丧命。

另外一个太子师傅于志宁也经常劝谏李承乾,李承乾也很恼火,便派遣刺客张师政、纥干承基去刺杀于志宁,结果两个刺客潜到于志宁家中,看到于志宁为母亲守孝,自己睡在庐草上,两人觉得于志宁是个孝子,结果又不忍伤害他。

但李承乾很狂妄,有一次他就公然叫嚷说:“我要是做了皇帝,一定要纵情享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要是有人敢劝阻,我就杀掉他,顶多杀掉500个人,就没人敢拦阻我了!”

2

狡猾的儿子:魏王李泰

太子太出格了,李世民自然心烦,于是这个时候,他的另外一个儿子、魏王李泰就趁虚而入了。

魏王李泰,人长得很胖,可他心思机敏,知道自己的大哥、太子李承乾长期以来放荡不经,父皇李世民心中恼火,于是他便招贤纳士,大肆拉拢心腹,并且为了博得美名,他还招人著书立说修撰《括地志》,搞得魏王府“广延时俊、人物辐辏、门庭如市。”连他老爹、唐太宗李世民都赞叹不已,说我这个儿子真是好学慕士。

按照唐代规矩,诸王都要出外任职,以免长期滞留京城争权夺利。贞观十年(636年),李泰被任命为相州(今河南安阳)都督,但李泰却不去任职,而是继续留在长安,而且,他还一度住进了皇宫中,以便时时和父皇李世民亲近亲近,只是由于魏征的力谏反对,才不得已搬回了魏王府。

前面说过,李泰很胖,走路不方便,李世民宠爱这个儿子,就特别允许李泰可以乘坐小舆车进宫,而这是各个重臣和所有皇子都享受不到的待遇。眼看李承乾不争气,李世民也有意要扶持李泰,他给李泰赏赐的月料,甚至超过了给太子李承乾的赏赐。

有一次,李世民亲临李泰的魏王府,一开心,他不仅赏赐给了魏王府的官员大批财物,而且赦免了长安死罪以下的犯人,并免除了魏王府所在的延康坊的民户一年租赋,《旧唐书》对此的记载是:“其宠异如此。”

3

废储之争:复杂的政局

对于选谁当太子这个问题,李世民本人就是通过“玄武门之变”夺权上位的,所以他对于是否立嫡长并不是特别在意,在他心中,“立贤”才是最重要,眼下太子李承乾不成器,因此,放眼14个儿子,在立嫡的基础上,对于储君的人选,他心中的天平,开始倾向了“乖巧可爱”,看起来又“选贤任能”的魏王李泰。

但李世民的重臣们不同意啊。

魏征和褚遂良就看出了李世民的心思,一直坚持反对废掉太子李承乾,在他们看来,太子乃国之重本,李承乾虽然“失德”,但还不至于叛逆,因此也不能轻易言废。而且,李泰经常仗着老爸李世民的宠爱,对朝中的大臣颐指气使、傲娇得很,即使忠直如魏征等人,心里也是很不爽、看不惯的。

▲长孙无忌,成了废储、夺储之争的关键人物。

而作为大唐的宰相、长孙皇后的亲弟弟,和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晋王李治等三人的亲舅舅,长孙无忌心里想法更实际,魏王李泰虽然是他的亲外甥,但这个外甥以韦挺、杜楚客、柴令武、房遗爱等人为心腹,假若这个外甥日后做了皇帝,那他的心腹自然就会上台持政,哪还有他这个舅舅什么事?因此,长孙无忌等皇亲兼重臣也不向着李泰。

大臣们都看出来李世民想换太子了,李承乾心里自然更加惶恐。

由于担心被夺储,于是李承乾便指使刺客去刺杀李泰,但由于李泰防范太严,以致一直找不到机会下手;刺杀不成,李承乾又叫人假冒成魏王府中的典签官,去玄武门上封事告发李泰的种种“罪行”,结果李世民觉得是诬告,还下诏搜捕上书的人,闹得长安满城风雨。

4

密谋政变:失败的太子

眼看着自己的弟弟、魏王李泰步步紧逼,而父亲李世民对自己也越发冷淡,朝野则到处传言,说太子有可能被废,事情到了这个份上,李承乾决定:哥们得先发制人了。

于是,李承乾纠集吏部尚书侯君集、禁军将领李安俨、驸马都尉杜荷,以及李世民的弟弟、汉王李元昌等人计划发动政变,几个人一起割破手臂,以帛蘸血,然后烧成灰倒入酒中,一饮而尽,以表示誓同生死。

然而李承乾还没发动政变,这边厢,他的弟弟、李世民的第五子齐王李祐就率先在齐州(今山东济南)发动兵变了,李祐做事比较胡闹,杀了人还想当皇帝,但结果很快就被平叛,而在审讯李祐谋反案的过程中,无意中竟然牵连到了李承乾的心腹纥干承基,结果纥干承基为了活命,就供出了太子李承乾密谋造反的事。

李世民被震惊了。

于是,李世民下令长孙无忌、房玄龄、萧瑀、李勣等重臣,会同大理寺等官员一起合审此案,经过反复调查,最终确认李承乾确实预谋政变。

▲如何处置密谋政变的太子,让李世民痛苦彷徨。

太子密谋政变,但如何处置,却又成了个难题。

李世民召集众臣商议如何处理此事,对此大臣们个个不敢提头,最后通事舍人来济提出了一个处理原则:即“陛下不失为慈父,太子得尽天年,则善矣!”

最终,事情的处理结果是:继齐王李祐因谋反被赐死后,李世民的弟弟汉王李元昌也被赐死;李承乾则被废为庶人,后来被流放到黔州(今重庆彭水),最终于谋反事发的第二年、贞观十八年(644年)病死。

5

得寸进尺的魏王:形势逆转

接连的打击还不止这个,在当面审讯李承乾的过程中,李世民问李承乾为何要造反,李承乾倒也爽快,他说:“父皇啊,本来我当了太子,又‘复何所求?’但是弟弟李泰步步紧逼,儿子我只是想跟手下们,设法寻找一个‘自安之术’,最终才闹出想谋反这么个事来,说起来,李泰要是当了太子,那就刚好中了他的圈套了。”

李承乾被废,太子空缺,国不可一日无储君,于是,李世民便提出要立魏王李泰为太子,然而,长孙无忌等重臣们却极力反对,并提出要立长孙皇后的小儿子,也就是李世民的另外一个嫡子、第九子晋王李治为太子。

在长孙无忌看来,李泰狂妄得很,并且身边已经培养了一堆心腹,他要是日后当了皇帝,他这个舅舅肯定得喝西北风、靠边站,因此,他和其他大臣们都极力推荐晋王李治。

另一边,眼看李承乾被废,但半路却杀出个弟弟、晋王李治来,魏王李泰心里也急了,于是便跑去恐吓李治说:“弟弟,你当初跟试图谋反的汉王李元昌关系不错啊,汉王出事了,你能没事吗?你要小心哦!”

几句话,就把生性怯懦的李治吓得不轻。

随后,魏王李泰又跑去跟父皇李世民撒娇,还扑倒在他怀里(一个老大胖子扑倒在他老爸怀里),说:“父皇啊,虽然我有个儿子,但等我死了,我一定把儿子给杀了,然后把皇位传给晋王。”

▲褚遂良,在关键时刻影响了李世民更换太子

李世民也不知道是不是老糊涂了,对此非常感动,还跑去跟臣子们说起这个事,结果褚遂良当即觉得这事太过荒谬,进行了反驳:“陛下此言大误!假设魏王当了皇帝,他怎么可能杀了自己儿子,再把帝位传给晋王?当初陛下你就是一面立承乾为太子,一面又不断扶持魏王,所以才会造成今天的局面。”

褚遂良进一步说:“陛下你如果要立魏王为太子,就请先安置好晋王,以免兄弟相残。”

褚遂良的话,说得李世民留下了眼泪,他说“我不能尔”,意思就是,确实,不能再让儿子们跟他当年发动“玄武门之变”一样,以致手足相残。

这件事后,李世民又看到儿子李治很怪异,整日忧心忡忡,于是便再三询问,李治是个没什么心机的人,于是便把哥哥李泰如何威胁他的事情说了出来。

《资治通鉴》记载,李世民听说后,似有所悟,“怃然,始悔立泰之言矣。”

对于如何立太子,立谁为太子,他心中,终于有了想法。

6

愣头青李治:渔翁得利

于是,回到本文开头那一幕,李世民要闹“自杀”了。

话说这一天,李世民想出个办法,在长孙无忌、房玄龄、李勣、褚遂良四个重臣面前,假装抽出佩刀要自杀,长孙无忌于是急忙上前夺下佩刀,并把刀交给傻站在一旁的晋王李治,又问李世民为什么要如此,是否有什么事情?

于是李世民就说:“我三子一弟(长子太子李承乾、四子魏王李泰、五子齐王李祐、弟弟汉王李元昌),竟然都想谋反,我实在不想活了啊!”“你们要想我不自杀,你们就得答应我一件事。”

在李世民看来,他思来想去,如果未来李泰继承皇位,那么李承乾和李治两兄弟,难保会被整死;而只有立性格懦弱的李治,才能保全另外两个儿子的性命。在此情况下,他怕大臣们再起争议,于是便想出“自杀”的办法,要让重臣们统一意见。

长孙无忌等人赶紧说:陛下请说。

李世民说:我要立晋王为太子。

话一出,长孙无忌马上跪下说:“谨奉诏!谁敢有异议,臣就请杀了他!”

随后李世民就对傻愣在一边的李治说,你舅舅(长孙无忌)已经帮你许下太子之位了,你还不赶紧拜谢他?

傻傻的李治,完全是在稀里糊涂的情况上,突然当上了太子,于是这个愣头鸡,才赶紧给舅父长孙无忌拜了一拜。

▲愣头青李治:渔翁得利成了太子。

李治被立为太子,当天,魏王李泰却还完全不知情,他兴冲冲地带领着一百多个骑兵想要进入皇宫,没想到却被屏退左右,而他自己则一个人被引去,直接幽禁起来,此后,他被李世民下诏免去一切官职,并被流放到均州郧乡县(今湖北郧县),他的手下则大部分被贬或被流放到岭南,李治登基后,永徽三年(652年),李泰去世,至此,他的帝王梦终于烟消云散。

但李治还是太弱了,李世民始终担心这个儿子,无法治理好大唐帝国,他心中又想到了他另外一个儿子、吴王李恪。李恪是李世民的第三子,母亲是隋炀帝杨广的女儿,门第高贵,并且李恪本人又文武全才,李世民也很喜欢他,但由于他的特殊身世(隋炀帝的外孙),加上长孙无忌始终护着自己的亲外甥李治,最终李世民还是放弃了李恪。

至此,才能平庸的晋王李治,终于在稀里糊涂的情况下,坐稳了大唐帝国的储君大位,他始料不及的是,哥哥们的争权夺利,竟然让他这个愣头青,无意间,登上了大唐帝国的最高宝座。

六年后,公元649年,唐太宗李世民去世,李治顺利登基,是为:唐高宗。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历史|唐宣宗做了什么,能和李渊、李世民一起被明清帝王祭祀数百年?
历史学堂君 2024-11-19
历史|唐宣宗做了什么,能和李渊、李世民一起被明清帝王祭祀数百年
历史学堂君 2024-11-12
历史|读书得间:走入历史的细节,看历史的全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03
历史|教师节来了,咱们来了解一下——唐太宗尊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09
历史|教师节来了,咱们来了解一下——唐太宗尊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09
新知|历史上那些雄才大略之主的“北京缘”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13
历史|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只有八百府兵,为何能压制几千禁军
历史学堂君 2024-05-11
历史|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只有八百府兵,为何能压制李渊的几千禁军
历史学堂君 2024-05-0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