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集开年大剧《新世界》20日晚在争议中迎来大结局,该剧开播之初,曾因系2014年国剧豆瓣评分第一名的《红色》编剧徐兵新作、且由孙红雷等一众演技派演绎而备受关注,可惜最终因剧情拖沓、过于强调“腔调”等诸多问题,令许多热切追剧的观众失望而归,豆瓣评分也从开局8.2跌至收官的5.9。20日晚,徐兵本人发表长文阐述了自己通过《新世界》想表达的初衷,反思创作与观众发生隔阂的原因,并感谢观众宽容。
徐兵
《新世界》描绘了新旧交替下北平城的众生相,背后是“新世界”下每个小人物的自我博弈,张扬着“新世界”所代表的信仰力量。编剧及导演徐兵之前在接受采访时曾提到,这部剧的格局比《红色》更加宏大,暗藏着很多力量,很有厚度。都知道要变天了,但天怎么变谁也不清楚,面对巨大的变化,有些人是漠然的,有些人是恐惧的,有些人是烦躁的,有些人是充满希望的。
徐天是一腔孤勇的热血青年,不为世俗折腰,对于旧世界的规则有诸多不忿,所以他最容易被新世界感化,他愿意为新世界赴汤蹈火;金海是旧世界的体面人,他在黑白两道游刃有余,手上沾着血,但是他看得清历史趋势,有对情义的追求,因此他对新世界会有识时务的选择;铁林是旧世界的混子,长期在官场的压抑与不作为,让他趁乱世出头后最易蒙蔽心智,是旧社会影响下盲目反对改变的少数派,他好不容易等到升官发财、扬眉吐气的一刻,他不愿放弃过去……随着剧情逐渐接近尾声,剧中每个人物的命运也一一尘埃落定,他们不同的个性、抉择、命运,在时代之问下的选择孰是孰非,都自有定论。
在徐兵的构想下,《新世界》是非常有诗意和内在戏剧张力巨大的作品。必须承认的是,它刚开播的前几集情节也曾比较抓人,剧情线索不断,特别是人物色彩鲜明,时代感逼真;演员方面,孙红雷、张鲁一、尹昉、周冬雨,以及陆续出场的万茜、李纯等,都满足了导演和编剧这种风格化追求。可惜,重人物轻情节,散漫的节奏,通过大量刻画细节和群像来谋篇布局,逐渐消耗了观众的耐心。全剧给人的感觉是导演过于在意每一个人物,写得细致琐碎,沉浸在自己的叙事节奏和审美风格里,虽然塑造了一批丰满鲜活的人物,却没有把故事讲得圆满流畅。
对于这样的市场反应,徐兵在《新世界》收官之际照单全收。他坦承因为题材背景,“这戏是给旧世界扎针儿的,可能针扎得有点慢,大家不太爽……是我的错,就算扎针也要一针到底,缓缓扎入确实极不舒适”。但他更加强调,创作《新世界》的初衷,并非按照行业通行的“品行”,为“基本面”观众制造“安慰剂”。他说自己知道观众在期待《红色》续集那样的作品,“《红色》这样的戏做了,以后可能也会再做,但做《新世界》起初就没想要安慰谁”。
徐兵说,他原本想在“缓扎”的过程里让看客回忆起普通人都具备也还没放弃的品行:即使是一己之力,拼一拼,说不定就能世界大同。但“戏剧让人清醒,容易招来愤怒,这种愤怒本身是害怕深究愤怒的原因。戏剧让人沉迷,人便急需下一个沉迷,周而复始,行业目标清晰”。最后,徐兵豁达表示,他既理解观众,也理解自己。理解观众,就要道歉并感谢宽容,“下回争取集体爽歪歪”;理解自己,就是慢下来想一想人生苦短,但岁月悠长,生活从来没那么快,但肯定比戏剧更慢,每个人都过得不容易,只有正视才能沉静下来,汰旧呈新。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杨文杰
编辑/崔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