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 |《攀登者》本可以更纯粹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19-10-16 09:47

纪录片《冰峰168小时》改编自真人真事,携手征服过世界诸多高山的英国登山客乔与西蒙,1985年结伴挑战秘鲁安第斯山脉某座险峰时,乔在一个陡坡发生意外,折断右腿几乎无法动弹,西蒙试图使用绳索帮助伙伴脱离险境,不过瞬息万变的恶劣自然条件,迫使两人中断联络。自身生命危在旦夕之际,认为乔已经死去的西蒙切断绳索,乔跌入万丈深渊。随后几天,孤立无援的乔凭借强大的求生意志,克服诸多行动上的障碍与心理上的绝望,慢慢爬回营地,捡回一条命。

重获新生的乔很快原谅了西蒙丢下他的行为,两人恢复了友谊。乔坦言假如同一处境下他与西蒙的位置对调,他也会做出西蒙的选择。这无关道德人品,关涉的是人性信任的限度。

李仁港执导的《攀登者》,有类似的极端情节设置,但是走向大相径庭:个体为了他者以及集体利益,完全不顾自身安危。但可惜在于,由于个人的选择缺乏动机支撑,本应动人的集体时刻也就跟着打了折扣。爱情戏份的加入,也没能为人物个性的展开服务,存在的价值似乎只是试图讨好观众。

1960年,中国登山队首次冲刺珠峰,临时担任队长的方五洲在救助同伴曲松林还是保住曲松林手中的摄像机之间,选择了前者,这让中国登山队虽然成功从北坡登顶,完成了世界登山界认为不可能实现的任务,但因为缺少环绕山顶拍摄的360度影像资料,这一壮举并不为国际所认可。曲松林因此对方五洲又爱又恨多年,他感谢方五洲救了自己一命,但认为方五洲更应该保住的,是摄像机。

1975年,为了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中国登山队再度集结,方五洲、曲松林等带领李国梁、杨光等年轻队员,向世界之巅发起全新征程。当李国梁同样遭遇必须在摄像机和性命之间二选一的情境时,他果断把摄像机递给拉着绳索紧紧不放的同伴,主动用刀切断了“生死线”。

15年间,老人不曾远去,新人得到成长,为的是齐心协力向风云变幻莫测的世界证明,中国可以在艰苦的条件下创造奇迹,包括攀登世界最高峰。沿着真实的历史轮廓丰富起来的故事,写满集体主义色彩。

鉴于“弱国无外交”深入人心,长久以来对外维护集体荣誉,是国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女排在1981年首度夺得世界杯冠军至今,依然在国人心中占据独一无二的地位,显然也因集体荣誉感使然。

因为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风靡而被观众重新记起的同名电影,阁楼里的地下电台工作者李侠身上的组织信念,纯粹而耀眼。《无问西东》1920、1940及1960年代的章节,中国精英知识分子前赴后继的为国、为家,也让很多观众对“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时代心生向往。

《攀登者》中 ,“只见大我”是国人鼓励中国登山队“一定要争气,攀上珠峰”的结果。从上一辈的方五洲、曲松林到新一代的李国梁、杨光,他们人生的意义,就是将这一目标实现。如果影片依照结尾彩蛋里出现的中国登山队两度攀登珠峰的珍贵影像资料拍摄,心无旁骛地展现这一群体肩负的重担和凝结的向心力,定能释放震慑人心的力量。

但创作者显然认为,这样恐怕会影响观众认同人物、走进故事。为了拉近观众与集体叙事的距离,影片颇费心思地加入了人性化的当下视角,不过效果并不理想。李国梁去世后,将国家荣誉视为一切的曲松林,在没有任何铺垫的情况下,突然反思自己高歌向前的强势行为,变得优柔寡断。

方五洲在上世纪60年代初代课期间,被国际舆论影响的同学们,大胆向他发问:中国登山队到底有没有登上过珠峰?这则疑问固然引出方五洲对兴奋又心酸往事的回忆,但观众的问题紧随其后:这种宛如当代大学课堂,严肃中透着活泼的教学氛围,是否过于示好观众?

同时,爱情也被穿插进来,意在告知观众集体之外也有个体,这些人物都有个人生活。然而,无论是方五洲与徐缨20余年的相恋,还是李国梁与黑牡丹短暂的相爱,都带着战友相知的色彩,成为符号化的革命爱情。而刻意安排的浪漫场面,比如黑牡丹对着李国梁生前偷拍的她的大量照片思人的镜头,观众不仅难以感动,反会因为影片忽略历史背景而觉得可笑:国家困难时期,小哥端着相机对着姑娘三连拍、五连拍,用珍贵的胶卷记录下她的笑容、背影,真的合适吗?

为集体理想奋斗面前,爱情似乎应该沾染同一抹色彩。爱情之花,在任何年月都可以恣意开放。《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李侠与何兰芳,《潜伏》里的余则成与翠平,都是从假夫妻慢慢生出真感情,可是生发的方向并不相同。

《攀登者》关于爱情的矛盾笔触,以点带面地道出影片的整体悖论:题材如此集体的一部电影,需要抑制个性角色的发挥,但“战狼”吴京领衔主演,透露的却是英雄主义的信号。同时,制片方又要考虑章子怡、井柏然、胡歌、张译等明星的粉丝,统筹安排他们的戏份。既定的框架与观众的期待之间,影片多次呈现出撕扯的痕迹,致使吴京每每要表现自己的孤胆,总会想起女友和队友,忙起身让出了镜头。

文 /梅生

编辑/弓立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