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火出圈!中学美术老师用5000片甲片复原甲胄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5-30 22:40

身披铠甲,狮头面具遮面,双臂拉弓满弦,眼神凌厉……近日,在湖南邵阳市第四中学校园内,该校美术老师谭舟洲“变身”战士,向同学们展示中国传统甲胄。这场活动中,学生们仿佛跨越时空,跟古代征战沙场的战士进行隔空对话,课本中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有了具体的画面。

这位热爱手工的老师谭舟洲除了是一名美术老师,还拥有另一重身份——中国甲胄设计师。

甲胄,身披为甲,头戴为胄,是冷兵器时代将士的重要防护性兵器。与大部分男孩一样,谭舟洲从小就对影视剧中的身穿戎装的英雄形象很感兴趣。201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谭舟洲接触到了全甲格斗(属于格斗运动的一种),被其阳刚之美的外表和背后蕴藏的历史文化深深吸引。谭舟洲有了投身于甲胄复原的想法。

他借助史料、书籍、画卷,还有很少的石像遗存,去理解甲胄的变迁和中国各个朝代武备特点,利用自己的美术功底进行画图设计,设计出符合现代人审美的甲胄。

甲胄的制作流程繁杂,有设计、打版、开模、绘制、剪裁、组装、缝合等步骤,一件完整的甲胄由头盔、面甲、前后身甲、肩甲、捍腰、裙甲等十多样部件组成,根据款式和工艺的不同,一套甲胄的制作周期快则一至两个月,慢则半年至一年。

2021年,谭舟洲开始动手做第一套甲胄。大学时,谭舟洲学的西洋画艺术专业,这为他复原和设计甲胄图纸提供了助力,但复原更考验的是动手能力。为此,他又特意去学了裁剪布艺和缝制皮革等多种技艺。

谭舟洲根据明代《出警入跸图》的名场面,还原了一套游牧风格的甲胄,整套通过5000片甲片层层叠加,横排、纵连铆接而成,缝制皮料作为内衬,通过革带相连,重量可达25至30公斤,花费了4个月的时间制作完成。

如今,谭舟洲完成了上百件甲胄,从春秋战国一直延续到清代。近几年,为了推广武备文化,谭舟洲开始穿戴自己制作的甲胄,亮相在大众视野中,并在网上开设了个人账号,拍摄分享一些甲胄视频,全网点赞量高达120余万。

在一期以“唐宋元明清”甲胄为主题的系列视频中,除了铠甲和头盔和铠甲,就连佩戴的刀剑、弓弩、发型也十分讲究,尽可能准确还原每一个细节。为此,谭舟洲还特意留了几个月的长发。

在网络上的活跃,谭舟洲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并成立了邵阳市宝庆卫传统武备研究会。研究会拥有弓箭、盾牌、铠甲等武器和装备的复原陈列和制作工坊,发展至今已有70人规模。

谭舟洲希望开一场能展示五千年来中华服饰演变的文化节,让更多人了解以甲胄为代表的中国武备文化,并为此不断努力。

文/记者 王斌 王延均 邵阳台

编辑/王朝

相关阅读
收割机变成“老师傅” 智慧化收储粮食尽显“科技范”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6-14
防沙固沙!5000多名工人正为沙漠穿上“格子衫”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6-06
海底隧道如何穿城越海?看智能“孪生兄弟”秀绝技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5-16
年幼白鹤受伤被困 警民联手及时救助
央视新闻报客户端 2024-05-15
用一顿饭的时间穿越古今 “国潮餐饮”搜索率UP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5-0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