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全球各国央行货币政策分化,降息与加息交织!业内人士分析
央视财经 2024-05-10 18:42

今年以来,随着通胀在全球多数经济体中得到控制,各国央行的货币政策走向正在出现分化,加息与降息交织,共识与分歧同在。

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在去年普遍经历了加息周期,市场预计,今年将是货币政策的转折之年。本周三(8日)瑞典央行宣布降息25个基点,为八年来首次降息。而在今年3月,瑞士央行也意外作出降息决定。对此,分析人士指出,这些迹象表明,在货币政策上,欧洲逐渐倾向于采取与美国不同的路径,支撑国内经济增长成为其货币政策的主导因素。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今年3月,日本央行“逆势”开启了17年来首次加息,长达8年的负利率时代终结。对此,专家分析称,今年以来,美日国债收益率利差持续扩大引发针对日元的套息交易和做空交易,日元不断贬值,日本国内输入型通胀持续,导致日本央行不得不加息。

而今年以来,更多的发达经济体则选择“按兵不动”,总体来看,处于降息前夕的观察期当中。对此专家指出,这主要还是受到美联储影响,由于通胀预期反弹,原本市场预计今年6月就会到来的美联储降息可能要推迟到今年9月之后。

清华大学经济学研究所副所长 王勇:美国的经济形势总体上有一点过热,美国最新的CPI高达3.5%,而美联储原来的目标政策区间是降到2%左右,所以要推迟降息。

对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来说,今年利率政策整体波动较大,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土耳其和印尼央行的加息决议。土耳其在今年3月意外加息500个基点,将基准利率调高至50%,今年一季度累计加息750个基点。

清华大学经济学研究所副所长 王勇:中东地区的战争,特别是胡塞武装对红海地区来往船只的袭击,对土耳其这种特别依赖资源外部输入的经济体来说,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突然增大。所以为了更好地应对通货膨胀的压力,土耳其央行进行“暴力加息”,一方面可以减轻本国货币贬值,另外也可以减轻土耳其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

专家指出,美联储推迟降息、美元利率长期处于高位,将对全球经济尤其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产生较大影响,导致其处于“两难”境地。(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

编辑/田野

相关阅读
第二家发达经济体央行宣布降息,决议声明为何提到美联储
​第一财经 2024-05-09
全球货币政策迎来宽松周期
证券时报 2024-03-23
半两财经|央行行长谈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有利于增强中国货币政策操作的自主性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24
潘功胜回应美联储或停止加息:有利于增强中国货币政策操作的自主性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24
全球货币政策分歧趋于收敛
经济日报 2023-12-2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