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 内蒙古浙江四川本月起开始试点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3-19 20:26

记者从国家医保局了解到,从本月开始,内蒙古、浙江、四川将作为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省份,开展试点。这也是在此前河北唐山、江苏苏州、福建厦门、江西赣州、四川乐山5个试点城市的基础上,首次开展的全省或自治区范围的试点。

此前首批5个城市试点取得阶段性进展

此前,国家医保局等部门联合印发《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方案》,明确通过3至5年的试点,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经验。

两年多来,首批5个试点城市重点围绕医疗服务价格总量调控、分类管理、动态调整、监测评估等重要机制进行改革试点。

目前已按新机制平稳实施2轮调价,分别涉及1398项和5076项医疗服务价格,一批价格处于低位、技术劳务价值高的项目价格上调,包括护理、手术、中医等,同时设备物耗占比为主、费用影响大的检查检验类项目,价格有所下降。从监测评估结果看,改革试点取得阶段性进展,符合预期目标。

首都医科大学国家医疗保障研究院院长助理兼价格招采室主任蒋昌松:这些物化的项目的价格,生产效率提高了,它的价格自然应该降下来,所以有升有降地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这是一个总体的方向,来正面回应我们医院、医务人员,对技术劳务价值的这种关切,要发挥好价格的杠杆作用,靠技术价值来获得回报的这么一个方向。

公立医院自主提出调整项目价格意向

记者了解到,在改革试点中,一般会先确定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的“总盘子”。在这个调整空间里,由医疗机构对哪些服务项目应该调价提出建议。

调价“预算”盘子有限,需要科学合理并均衡地落到具体项目价格上。改革探索政府“管总量、定规则、当裁判”的新机制。把调不调、调多少、调什么、怎么调的技术性问题,与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分级诊疗、医疗控费、医保支付等系统性问题统筹起来,形成综合效应。

首都医科大学国家医疗保障研究院院长助理兼价格招采室主任蒋昌松:各家医院各个学科,成千上万个这种医疗服务项目,你靠行政部门去决定调整哪些项目,调整多少价格,这个是很难的,那所以说这一次价格改革试点,提出来的这个方向,是让我们医疗服务的供给方,也就是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来提出这种价格调整的建议,在这个总盘子以内,从性价比由高到低,来选出哪些项目应该调整,把这个公立医院自身的能动性,能够激发出来。

医疗服务价格上涨会造成就医负担增加吗?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是与药品耗材集采改革、医药价格治理相互独立又相互协同的重要改革。随着改革的推进,有人担心,集采等政策降下来的药品、耗材费用,是否会通过医疗服务价格上涨补贴给医院?同时,医疗服务价格的上涨,是否会造成看病就医整体负担的增加呢?

过去一段时间里,除了财政投入部分,公立医院收入主要靠药品差价、医用耗材差价和医疗服务三个方面。其中,药品和医用耗材占大头。近年来,随着药品耗材零差率销售、集中带量采购等措施落地见效,公立医院对医疗服务收入依赖程度逐年加深。

首都医科大学国家医疗保障研究院院长助理兼价格招采室主任蒋昌松:药品耗材的费用降下去,首先是要让患者群众享受到这种改革红利,通过药品耗材集采、医保药品谈判,实际上把药品耗材的价格降下来了一些,而且医院也在控制成本,那为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创造了这么一个很有利的窗口。但实际上,这一次的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本质要求是说,探索医疗服务价格的形成机制,希望与药品耗材的价格本身不再发生这种直接的关联。

对此,国家医保局强调,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不是药品耗材集采改革的“补丁”或者“跷跷板”,更不是“药品耗材价格降了多少,医疗服务价格也要相应涨多少”。

首都医科大学国家医疗保障研究院院长助理兼价格招采室主任蒋昌松:这次的改革试点,也是重点地考虑了这个问题:一个方面调价的总量总盘子是控制住的,不会有特别特别大的调价总量的大幅上升;第二个方面,改革试点的文件里面也有要求,包括五个试点城市前两年的具体做法里面,也都是这么做的,调完价格之后,医保支付、医保报销一定会配套跟上,患者的看病就医的整体负担,是不会受什么大的影响。

同时,试点城市通过调整总额控制和配套医保报销政策等方面,减少改革过程中对群众实际就医负担的影响。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两会代表委员也在建议提案中呼吁重视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适当提高诊查费、手术费标准”。但是,对于群众来说,看病就医的支出毕竟是负担,自然不希望医疗服务大幅涨价、频繁涨价。

首都医科大学国家医疗保障研究院院长助理兼价格招采室主任蒋昌松:医疗服务调价问题,它就是处在一个医疗改革,很深层次的一个矛盾点当中,当然也是各方非常关注的焦点问题,所以说这一次价格改革的目标,就是让患者,医保基金的这种可承受能力之间,让医疗机构的涨价诉求之间,寻求一个最大的公约数,在医保 医疗 医药这种协同发展和治理当中,达到保民生 促发展和推改革的这种目标。

文/记者 张萍 郑怡哲 董良言 鄢俊琪

编辑/王朝

相关阅读
产科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将统一规范 对就医有何影响?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6-17
价格调整有升有降 苏州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成果如何?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5-22
中国赴黎巴嫩维和医疗分队向黎村庄捐赠药品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4-13
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试点5年 辅具共享的创新模式效果如何?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3-26
广西启动医疗护理员培训和规范管理工作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3-2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