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建好高技能人才蓄水池
经济日报 2024-06-24 10:45

当前,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很多高科技企业的人才需求得不到满足,产生“用工荒”。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就业重在适人适岗,需要满足高科技企业需求,培养更多优秀的职业技能人才,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职业能力建设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不断健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持续提速,高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壮大,能力素质持续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制造强国建设提供了坚强支撑。目前,全国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2023年,全国开展补贴性职业培训超过1800万人次,取得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超过1200万人次。我国于2010年加入世界技能组织后,已连续6次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参赛成绩一届比一届好,连续三届荣登金牌榜世界第一位,这充分证明我国高技能人才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我国还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顶层设计、深化技能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提供了有力保障。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明确,建立并推行覆盖城乡全体劳动者、贯穿劳动者学习工作终身、适应就业创业和人才成长需要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加大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人社部印发的《“技能中国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间新增技能人才4000万人以上,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比例达到30%。任务清晰、时间明确,大大促进了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

也要看到,我国技能人才总量持续增长,但高技能人才的占比依然较低。特别是制造业领域,技术工人短缺问题比较突出,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的求人倍率(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长期保持在2以上,造成新兴产业、高科技企业的高技能人才紧缺,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难以匹配。技能人才还普遍面临社会地位不高、收入水平偏低等问题,一些高技能人才被评为特级技师或首席技师后,并没有获得相应待遇。对此,要从多角度施策,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搭建牢固的高技能人才基础。

一方面,引导高校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动态调整高等教育专业和资源结构布局。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引导求职者转变思维,鼓励其掌握一项技术特长,激发更多年轻人学技能、钻研技能、从事技能岗位的热情。统筹推进新职业新工种开发配套工作、调整高技能人才的评价主体等,提升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评价。建立与职业技能等级序列相匹配的岗位绩效工资体制,使高技能人才的价值得到真正体现,形成正向激励效应,培养造就更多高技能人才。聚焦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技能等领域,支持创建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开展技术革新、技能攻关和人才培养工作。

另一方面,引导企业制定清晰的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战略,与高职院校、培训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举办技能竞赛、开展经验交流会、建立学习社群等,持续提升员工技能水平。鼓励企业健全“新八级工”技能岗位等级设置,建立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和业绩贡献的技能人才薪酬分配制度,完善晋升通道和人才储备机制,为技能人才畅通成长通道。对于有突出贡献的领军人才,以奖金、股权等形式给予奖励,让高技能人才价有所得。大力推进终身教育,鼓励技能人才顺应时代发展,持续学习和提升技能水平,成长为掌握“理论+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提高职场竞争力。

文/陈春琳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激发技能人才这个“慢变量”(人民时评)
人民网-人民日报 2024-06-04
激发技能人才这个“慢变量”
人民日报 2024-06-04
高质量发展需要大批高技能人才
人民日报 2024-05-01
深圳目前技能人才总量超400万
南方都市报 2023-12-11
技能人才发展生态迎来历史性变革
光明日报 2023-10-2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