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全国人大代表严琦: 呼吁重庆创建“世界火锅之都”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7 09:15

今年两会,全国人大重庆团代表、全国工商联餐饮业委员会主席、陶然居集团董事长严琦将关注的焦点放在了她深耕多年的火锅行业。

“希望重庆火锅走出国门”,严琦告诉北青报。重庆火锅是重庆码头文化的一部分,“我们重庆是非常具有创新力的地方,酸菜鱼、水煮鱼、毛血旺、芋儿鸡……这些都是从重庆来的”,严琦说,美食是城市的窗口,也是城市的宣传名片,希望政府出台更多政策来支持火锅产业的发展,让更多在国外的人能够吃到中国的味道。

成立于1995年的陶然居,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如今已经成为以餐饮为龙头,涉足生态养殖、物流配送、人才培训、连锁经营、食品加工等行业的大型民营企业。

近年来,面临新消费业态,作为老字号龙头企业,陶然居也在积极求生求变,并展现出强大的创新能力。

以消费为轴老字号焕新升级

北青报:2023年消费紧缩,高端消费降级,中低端不振,抗风险能力较弱的餐饮店关门歇业。陶然居如何谋生存、求发展?采取了哪些措施带动消费?

严琦:陶然居积极落实国家战略,持续提升传统消费、积极发展服务消费、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大力倡导绿色低碳消费。

在提升传统消费方面,我们一直在研发新菜品,提高餐饮服务的质量和标准,我们的陶然大包、辣子田螺一直是重庆的餐饮名片。我们还在餐饮门店的操作间安装摄像头,让顾客可以了解食品卫生安全,做到放心就餐。

在发展服务消费方面,我们主要是发展了外卖服务,同时研发了餐饮机器人,打造了数十家无接触智慧餐吧,方便重庆居民和游客安全卫生就餐,今年智慧餐吧将扩大到近百家。我们还打造了陶然居大观园新国潮坊,推动文旅融合,弘扬餐饮老字号文化,成为了重庆文旅新高地和游客网红打卡地。今年我们正准备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科技创新,提档升级。

在加快培育新型消费方面,我们和世界五百强日本罗森进行合作,投资3亿元建设了陶然居5G智能食品工厂,年产值将达到9亿元,今年5月份就要投产。

在大力倡导绿色低碳消费方面,我们主要是在原材料采购方面落实绿色标准,我们在重庆20多个区县的30多个村建立了农产品采购基地,每年采购农产品2亿元,“企业+农村合作社+农户”的方式,既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促进了农民增收,也保障了餐饮食材的天然安全绿色。此外,我们在所有的门店都部署开展了光盘行动,推动形成节约节俭的消费风气。

2023年以来,陶然居集团发展稳中向好,营收30亿元,同比增长8%。今年1月份,集团营收同比增长3.5%。

北青报:陶然居的主力消费人群是哪一类群体?新一代年轻人有哪些和老一辈不同的消费习惯?陶然居如何更好地吸引住现在年轻的消费者?

严琦:陶然居消费的人群是重庆人以及游客,各方面比例较为均衡。新一代年轻人更愿意体验式消费,结合文旅消费。老一辈主要是传统口味,对陶然居的重庆菜比较热衷。

陶然居主要是主导科技创新和文旅融合。我们主要是发展了外卖服务,同时研发了餐饮机器人,打造了数10家无接触智慧餐吧。今年我们正准备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科技创新,提档升级。

为重庆火锅走出国门鼓与呼

北青报:您在今年的建议中,呼吁中国餐饮走出去,陶然居在这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

严琦:陶然居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是组织中国餐饮企业特别是重庆餐饮企业参与国际国内展会,扩大视野。二是通过政协提案、人大建议,为走出去餐饮企业争取政策支持。三是利用全国工商联餐饮业委员会平台,加强中国餐饮企业品牌建设。四是加强与“一带一路”走出去企业联系,争取抱团走出去借力发展。五是利用自有的餐饮培训机构,开展技能培训,打造餐饮行业标准和规范。

北青报:重庆特色美食有很多,您为什么重点关注到火锅?

严琦:火锅是中华民族独创的传统美食,因吃法简单,用料广博,得以成为通行南北,老少皆爱的民族食品。重庆火锅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重庆的一张重要美食名片,也是中国美食的一道金名片。全国各地70多万家火锅门店中,重庆火锅达20万多家,占比接近三分之一。

重庆也在积极支持火锅企业“走出去”,在美国、英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店总数130家,德庄、刘一手、小天鹅等火锅企业,均在海外开设了火锅门店。火锅底料也成为了外贸出口的紧俏货。据统计,2021年重庆海关监管出口的火锅底料货值突破1150万元,同比大幅增长。2022年1-5月,重庆海关(监管)出口火锅底料157吨,总值397万人民币,同比增长了84%和114%。

为进一步推动火锅产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2月重庆市印发了《推进火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7年,全市火锅产业力争实现产值5000亿元,建成全球火锅食材生产集散中心、全国火锅标准制定发布中心、全国火锅美食文化创新交流中心,计划到2035年,创建“世界火锅之都”,火锅产业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特色支柱产业。

北青报:重庆火锅走出国门,目前还面临着哪些困难?该如何解决?

严琦:重庆火锅走出去,目前还面临技术标准、原材料供应、品牌打造等实际问题,此外海外火锅供应链的管理压力也很大。为更好地推动重庆火锅发展,创建“世界火锅之都”,建议:

一是支持重庆建设国际火锅新地标。支持重庆大力建设火锅消费特色中心或重庆火锅大厦,大力发展“火锅+互联网”消费新模式。相关部门成立专项工作组,定期研究中国火锅海外市场拓展的重大事宜,协调解决选址、用地、用工、当地法律法规、投资风险评估、通关、物流、品牌形象塑造、融资等问题。

二是支持重庆培育一批火锅龙头企业。支持重庆开展火锅企业培优活动,在政策上给予倾斜支持,推动构建从原材料到深加工的一体化供应链体系,促进火锅产业集团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构建重庆火锅产业国际标准,支持企业投资参加境外展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加快建设重庆火锅博物馆,挖掘支持一批火锅“老字号”,举办中国(重庆)国际火锅美食文化节。

三是组织开展重庆火锅走出去行动。加强与“一带一路”和重点国际物流通道沿线国家(地区)交流,推动火锅企业发展跨境电商和海外连锁经营。在海外投资建设重庆火锅餐饮文化产业园区,鼓励餐饮企业抱团参与投资。前期建设可采取政府与企业共同投资的方式,也可以由行业商会投资,政府负责提供“一站式”服务、各类业务指导和形象推广,后续运营可委托行业商会承接。为了尽量减少海外市场开拓的市场风险,重点可选择新加坡等华人较多的目标市场,以及与中国有政府间有效合作的“一带一路”国家。建议由商务部组织行业商会赴外考察、选址。

四是加大对重庆火锅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设立中国火锅发展产业基金。加快推动火锅产业立法,统筹用好支持政策和产业发展政策。推动金融机构落实融资利率优惠政策。财政部设立专项资金,专门用于重庆火锅的海外形象推广,在海外媒体专版推介重庆火锅、重庆火锅餐饮文化产业园区等中国名片,让海外人士认识中国、喜欢中国美食,为重庆火锅培养忠实的海外粉丝。

文/北京青年报 张帆

编辑/周超
校对/李萌

相关阅读
场景创新又出新 海底捞试水火锅+电影新场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5
全国人大代表葛炳灶:建议大力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做大“生态朋友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6
全国人大代表张忠山:90后青年当起职业“羊倌”带领乡亲致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4
预制菜良莠不齐 全国人大代表呼吁严把标准关
法治日报 2023-11-14
与重庆市副市长吃火锅 香港特首李家超的特殊行程
政知见 2023-05-1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