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室内有危险、室外怕低温,冬季电动车充电如何防寒保暖?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12-25 13:53

出于安全考虑,电动自行车不应在室内充电,但近来气温偏低,不少市民选择室外充电设施时,遭遇电池因低温保护机制无法充电的难题。记者走访发现,除了充电口不足、收费不合理等常见问题,室外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还存在不少有待改进的细节,这些不足影响市民室外充电的体验与效果。正如一位市民所说,“室外充电能做到安全实惠、便捷高效,谁还会冒着生命危险拿回家充电啊?”

给电池“保温”的措施靠谱吗?

“电池过冷保护已启动。”近日,王先生手机里的电动自行车App屡屡弹出提醒,他咨询电动自行车厂家客服后得知,因为锂电池的特性,温度过低的情况下,为保证使用寿命,电池充电功能会被关闭。

和王先生有一样苦恼的市民不在少数——室外充不进去电,又不敢拿回室内。记者咨询线上和线下的电动自行车及电池销售商家发现,市面上大部分的锂电池的合理充电温度为0度到35度,“我们建议选择0度以上的环境充电。”

记者走访发现,就像王先生使用的简易充电车棚,本市不少小区的室外充电设施就只有一个顶棚,四面均无遮挡,有的甚至连顶棚都没有,只靠着一堵墙。在数九寒天,这类车棚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冰点以下,尤其是充电高峰的夜晚。

“我的电池就能充上电。”市民李女士说,“不同品牌的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的表现不尽相同,我一般骑回家趁着电池还热乎立马就去车棚充电,别等电池凉了再充。”

除了李女士的办法,有的市民向记者分享了他们冬天给电动自行车充电的经验。一是,如果电池“冻僵了”,就先把电池拿回家缓一两个小时,再拿到室外就能充电了。二是给电动自行车套个车衣、盖个棉被,或者把电池装到泡沫箱里、给电池贴个“暖宝宝”。

然而,这两种方法都有弊端。方法一,终归还是违反了“不将电池带回家”的要求,而且有人带回家就懒得再下楼充电了。方法二,给车体和电池增加覆盖物,安全性未得到验证。

室外充电设施是否应防寒保暖?

“难道就没有防寒保暖的室外充电设施吗?”有市民提出疑问。记者了解到,有的小区原先就建有四面有墙体的停车棚,近些年加装了充电桩,冬季棚里的温度要比棚外高出好几度。还有的小区安装了充电柜,封闭的充电隔间也能起到一定的保暖作用。然而,这两种室外充电设施并非每个小区都具备和充足。

对电动自行车电池有着“续航焦虑”的快递小哥对此有何解决方法呢?外卖员小郭说,“冬天电池充电慢、掉电快,我和同事基本都用换电柜,电池快用完了,就去柜子里换一块充满电的,一个月花费大概350块钱。”虽然换电柜安全又保暖,但其普及程度较低,不少市民甚至从未见过这类充电设施。

室外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到底应该建成什么样?本市今年7月1日起实施的《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运营管理服务规范》对此做了详细规定,其中就有关于遮雨防雨措施的规定,却没有防寒保暖措施的规定。

“有的小区建个简易充电车棚都困难重重,尤其是老旧小区,原本公共空间就少,有的居民不同意占用绿地,又怕离自己的楼太近,还有的认为充电柜、换电柜有辐射,因此,能挤出巴掌大的地方建几个充电桩已经很不容易了,要求防寒保暖实在做不到。”一名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阶段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充电口不足和收费不合理。“市民可以选择温度较高的白天在单位附近充电,别等晚上温度低了回小区充电。”

莫让这些不完善细节成为“拦路虎”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除了冬季低温不易充电的这个问题,室外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细节。例如,充电车棚内堆积各种“僵尸车”和可燃易燃杂物。充满电的电动自行车长时间占据充电位。插头掉落或被其他充电者拔掉后仍继续收费。充电口损坏后维修不及时,有的充电口充电非常慢。充电车棚没有硬隔离,一旦着火易“火烧连营”……

对于骑电动自行车上班通勤、接送孩子的市民而言,充电是“刚需”,上述不完善的细节可能成为阻碍市民在室外充电的“拦路虎”,也容易催生侥幸心理:“不如拿回家充电方便,火灾哪就那么容易发生?”

室外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的不足正在逐步改善。在12月8日举行的北京市冬春防火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城市管理委表示,明年全市拟新建20万个充电设施接口,全面开展充电设施安全普查消隐,持续提升充电设施服务水平,为居民提供安全、优质的充电服务。

编辑/彭小菲

相关阅读
三部门发布《电动自行车行业规范条件》
工信部网站 2024-05-08
国务院安委办:抓好涉众领域安全管控,确保群众出行出游安全
应急管理部网站 2024-04-29
判了!北京一男子将电动车电池带回家充电,起火致两死一伤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4-22
消防执勤车遇受伤群众,秒变“救护车”直奔医院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4-07
排查整改隐患,北京消防开展安全夜查行动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3-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