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我国科学家提出帕金森病新型神经调控疗法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11-03 11:40

帕金森病是老年人群中最为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目前对于帕金森病的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并不明确。北京时间11月2日晚,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路中华、戴辑、鲍进团队在《细胞》发表最新研究,科研团队提出了一种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的新型神经调控技术。在前期非人灵长类动物上的实验表明,该疗法在不影响大脑其他神经环路的情况下,对帕金森病累及的关键神经环路进行精准靶向干预,为帕金森病临床治疗提供了潜在的全新策略。

瞄准失控的运动“油门”

过往的研究表明,影响帕金森病有两条关键神经环路,分别是“直接通路”和“间接通路”,两条环路各有一类关键的神经元,即起着促进运动作用的D1中棘神经元,和有着抑制运动作用的D2中棘神经元。

“D1神经元就像‘油门’,而D2神经元就像‘刹车’,当车子想要启动时,‘油门’踩不动,‘刹车’松不开,车身就会不停地颤,自然就启动不了了,帕金森病人亦是如此。”深圳先进院脑所研究员路中华介绍,正是由于中脑黑质脑区的多巴胺神经元大量死亡,不能精准调控D1和D2神经元,使得D1神经元的运动促进作用降低,而D2神经元的抑制运动作用增强,导致使其所在的两条关键神经环路活动失调,进而产生一系列运动障碍症状。

对此,研究团队进行了大胆设想,是否可以通过特异性调控作为运动“油门”的D1神经元所在的神经环路,从而干预帕金森病?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帕金森病神经调控技术,对D1神经元所在的“直接通路”进行精准活动调控,从而实现对帕金森症运动症状的靶向干预。

该技术重要的创新优势在于,这种策略可以高选择性调控“直接通路”,又不会干扰全脑和全身多种多样的,且未受帕金森症影响的多巴胺通路和相关功能,从而实现疾病干预的高度靶向性。

历时6年,解码全新神经调控疗法

大脑的神经网络中,存在着近千亿个神经元,想要特异性调控D1神经元,而不影响其他神经元功能,并起到治疗帕金森病的治疗功效,并非易事。

自2017年开始,深圳先进院路中华团队开展了大量的实验和多轮筛选,最终获得了可适配新策略的三个关键组件,这三个关键组件组成的新型神经调控工具,可特异性调控D1神经元所在的直接通路,并恢复帕金森病中受损的运动功能。科研团队将这一技术进行了动物验证实验,发现该方法不仅在帕金森小鼠模型中验证有效,在非人灵长类的帕金森猕猴模型中同样有效。

在脑疾病研究中,帕金森病、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大部分的神经系统疾病都伴随着特定的神经环路功能异常,靶向干预功能异常的神经环路将是未来脑疾病治疗研究的重要方向。研究团队提出的帕金森病新型神经调控疗法在非人灵长类动物中取得成功,也将为其他更多的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研究提供重要借鉴意义。

编辑/彭小菲

相关阅读
经常手抖就是帕金森?这5个有关帕金森病的流言,竟有1个是真的→
科学辟谣 2024-05-13
出现这些症状需警惕帕金森病
疾控U健康 2024-05-12
帕金森病患者如何科学运动?这份攻略你值得拥有→
健康中国 2024-04-14
第28个世界帕金森病日 天坛医院开展科普义诊活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1
世界帕金森病日:中老年人须警惕哪些帕金森病征兆?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4-1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