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网络卖惨”带货,当心套路满满
央视新闻 2023-10-15 07:54

法治故事,关注网络“卖惨”带货套路。2021年的夏天,家住江苏南京的万女士,偶然在一个短视频平台上,看到了一个主播正在直播,内容是要给一名叫“玲玲”的年轻女孩完成心愿,玲玲身世凄惨,她讲述了自己被继母虐待的不幸遭遇,还说心愿就是希望可以得到主播的帮助。这段直播内容令网友心生怜悯,引来关注。谁承想,这其实是网络主播做的一个“局”。

编造凄惨故事 网络直播“解救粉丝”苦情戏

网络主播:能看到吗?网友们看我现在在什么位置?

当事人万女士:我那天就无意中看到直播就说,他到辽宁去了,有一个他的粉丝,被后妈给软禁起来了,囚禁起来的,她和她妈都囚禁起来了,他去解救去。

微信截图_20231015102534.jpg

这个叫做“一搏砥砺前行”的账号持有者是某网络平台主播,他在网络直播间中描述了向他求助的小女孩的情况。他说,这名向他求助的小女孩名叫“玲玲”,之所以求助,是因为自己和生母长期遭受继母的虐待,不堪忍受,希望能得到主播的帮助。

网络主播:我跟你讲,你越说危险证明这个地方越是现在有东西啊。

万女士:我一看那后妈虐待,虐待前面的孩子,我心里就像帮自己一样,大家都互相这么说的,太可怜了那小孩,被后妈虐待,那亲妈给逼疯了。

“玲玲”的遭遇让万女士十分同情,她很想在解救“玲玲”这件事上能为主播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当事人万女士:前期的时候都是这些,去人家给他送礼,刷“穿云箭”,刷其他的礼都是很多很多的。有几个人,基本上天天都去给他刷“穿云箭”。

“解救女孩” 网友给平台打赏越来越多

万女士口中的送礼、刷“穿云箭”,是在平台直播间里向网络主播打赏的方式,在这个短视频平台,网民给主播送出一个“穿云箭”道具,需要花费四百多元人民币。那段时间,主播一搏每天都会在短视频平台上直播寻找、解救“玲玲”以及她的母亲,直播间的人气也越来越高,也有越来越多的网友得知了“玲玲”的遭遇,当然,他在直播间里收到的打赏也越来越多。

许多网民还加入了粉丝群,表示希望在解救“玲玲”的过程中出一份力。

万女士:当时他去解救的时候,就解救到这个女孩了,说她家里爸爸是开矿的,解救女孩之后,出来就解救她妈妈,说她妈就被转移了,她们就开始就上山去找。

网络主播:我先去看看虚实,具体了解一下情况,明天还是老时间,一点钟,还是老时间。所有管理就位评论区下方所有带节奏的,你们知道你们懂的。

出现在直播画面中的玲玲衣衫褴褛,头发凌乱,自始至终她都没抬起头,直播弹幕评论区中有很多网友留言表示,感觉这个叫玲玲的小女孩看起来状态很不好,纷纷关心她的身体和精神状况。

这时,网络主播一搏告诉大家,玲玲的身体状况并不乐观,一直处于神志不清的状态,而玲玲之所以变成这样,是因为被她的后妈大美以及大美的司机马超喂食了不明药品。

网络主播:你看我不能照我就晃一下,这是啥?这啥这啥?为啥她吃了这会犯困呢?会睡觉呢?会不适呢?

“女孩被喂食不明药物” 剧情越来越离谱

微信截图_20231015102558.jpg

视频画面中出现的绿色小药丸,就是主播所说的,小女孩玲玲被后妈大美强制喂食的不明药品。看到这种画面,正在观看直播的观众也感到十分气愤,纷纷在评论区留言表达不满。

“寻找女孩生母” 直播内容不断设悬念

这段玲玲被救出的内容发布后,网络主播一搏又开始了新的直播内容,寻找玲玲的生母,在一栋看起来还在建设中的房屋内,这个人出现了。

从画面中可以看到,有一个人影,蜷缩在水泥板下,离网络主播一搏有一定的距离,面孔上有一些恐惧。经过不断的劝说,她才逐渐向主播的方向靠近。

从视频中可以看到,经过网络主播一搏一番游说,玲玲的生母好像对他产生了信任,被他从水泥板下抱了出来。她说话并不清楚,但又像是要表达些什么,不停哭,还向一个方向指去。

视频中,玲玲的生母坐在地上,不停地哭泣,表现得悲伤且焦急,但因为无法完整地表达出内心所想,她在地上画出了一幅示意图。虽然她没有说话,但主播一搏一直在不停地为直播间的观众解释。

万女士:救出来她妈开始就不会说话,就画,画了一张图,有金银财宝,完了还有房子,还有一棵树。主播就开始带着去找。找到这个地方了,结果就是那个小女孩她后妈住的地方,住的地方进屋就是,摆的全都是玉,就是那些玉石什么的。

也就在这时,主播又向网友们传达了一条关于玲玲病情的新信息。网络主播一搏说,玲玲现在急需截肢来救命,但做手术需要钱,就在他向后妈大美要钱时,对方却说自己一分钱都拿不出来。

网络主播:我们就那个又原路又返回她的公司,问她说一定要她拿钱,因为时间不等人,我们每个人都在时间在赛跑。

“女孩急需救命钱”剧情一步步走向“带货”

微信截图_20231015102513.jpg

正是在这次直播中,一搏告诉直播间的网民,玲玲住院了需要钱,这些支出理应由玲玲的后妈大美负担,但大美却表示,自己的钱都在货上了,拿不出现金。为了给玲玲治病,一搏声称他和后妈大美拟了份协议,由大美委托一搏代卖玉石,售价由一搏定,卖的钱都将用来给玲玲治病。

为“带货”演戏欺诈 被献爱心网友起诉

主动帮助粉丝,却不提回报。当粉丝想要集资的时候直接拒绝,这让包括万女士在内的很多观看网友都认为,网络主播,真的好像是在帮助这名可怜的女孩。可就在去年9月,直播间的铁粉万女士,将主播一搏及相关公司告上了法庭。

当事人万女士:他这是演戏欺诈,那我必须要起诉他,我这个人就是说话就要讲理对不对,你挂车卖的,那我就不说,但是你现在是演戏,编这种方法来骗老年人,那我肯定,我要维权。

万女士为什么说自己被主播一搏骗了呢?究竟发生了什么呢?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对这起案件进行了审理。

在原告万女士看来,从这位名叫一搏的网络主播,2021年6月收到粉丝玲玲的求助后,每天都会进行直播,直播的内容就是寻找、解救玲玲的过程,一切都显得很真实。

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速裁庭庭长皮轶之:小女孩玲玲生病了向他求助,然后他带着人去解救这个玲玲。呼吁直播间的粉丝来买玉,来为小女孩玲玲筹集医疗费,也奉献自己的爱心。

万女士认为,正是因为在直播间看到了这样的内容,让她产生了共情,为了献爱心,便也在直播间下了单。

但当万女士收到货后,却发现和直播间里展示的产品货不对板,她想要退货,可提交了退货申请后,主播的态度来了一个大反转,和他平时在直播间呈现出来的状态很不一样。但当时万女士并没有多想,直到她加入的主播粉丝群,看到另一位粉丝分享的“玲玲”的后妈大美在短视频平台发布的视频截图。

皮轶之:粉丝群一共有十几个,她(原告万女士)进入了其中的两个,在那个粉丝群里面,无意中其他的网友上传的一张照片(视频截图),那张照片是一个庆功宴的照片,也就是说当时对立的两方,比如说去解救的焦某和他司机,以及大美,就是后妈和一些“鉴宝师”坐在一起吃饭,号称是庆功宴的这样一张照片。这个照片的曝光就使得粉丝们意识到,其实之前所有对小女孩的解救,筹款,都不是真的。

万女士此时恍然大悟,网络主播的行为让她觉得,自己的感情受到了欺骗。截止到她看到这个视频时,万女士已经在账号名为一搏砥砺前行的直播间里,下了19单。明明是一片好心想要帮助别人。没想到自己的善良,却成为了别人赚钱的工具。这让她更加难以接受。

焦某就是在短视频平台进行直播的网络主播一搏,同时也是这家名为山西一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执行董事兼总经理,万女士认为主播焦某及相关公司应分别在主流媒体或平台公开发布道歉声明,同时应认定他们的行为属于欺诈,要求退还购物款并进行三倍赔偿。庭审中,几名被告辩称他们不应承担责任。

一搏公司认为,在直播间进行直播带货,是焦某的个人行为,与他所创办的一搏公司无关,所以公司不应该承担相应责任。

庭审中主播辩称售卖过程不存在虚假宣传

在庭审过程中,主播焦某还一直辩称,自己在直播间所出售的商品质量与售价相符、在售卖过程中并不存在虚假宣传,所以自己的行为并不构成欺诈。

皮轶之:因为被告焦某在到庭的时候,他提出了一个抗辩意见,他认为他所出售的商品是玉,而且价值并不离谱,并不特别的高,所以他的行为不构成欺诈。

被告一方认为,万女士提供的在焦某直播间购买玉器的消费记录,只能证明她曾经购买过价值五千多元的商品,并不能证明部分商品存在虚假宣传的情形。

但万女士始终都认为,她买玉的前提是一搏直播的铺垫,主播也就是焦某欺骗的是自己的感情,是基于自己对玲玲的同情心进行欺诈。

法院审理认为,万女士对其购买的商品本身是否存在质量问题并未提出异议,商品本身是否存在质量问题,不是焦某是否构成欺诈的主要判断标准。

皮轶之:我们认为,被告焦某在直播间里面虚构人间惨剧,绑架观众情感,他利用观众的同情心和爱心,让观众购物,消费者购物以谋取利益。他在主观目的和客观行为上,均诱使消费者作出了错误的意思表示。那么在此情况下,即使他所出售的商品本身不存在质量问题,但他所采取的这种欺诈是营销方式,仍然使这种销售构成欺诈。

虚构事实诱导购物 构成欺诈 退一赔三

法院认为焦某作为卖方,虚构事实诱导购物,构成了对消费者的欺诈,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退还货款并三倍赔偿。

对于一搏公司是否要承担责任,法院经审理认为,主播焦某虽然并未使用一搏公司的营业执照,在直播平台注册网店,但在整个销售过程中,与该公司联系密切。

2023年3月,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被告焦某和一搏公司,在收到原告万女士退换的货品后,共同退还原告货款,并支付三倍赔偿款。同时被告焦某还需在判决生效后在短视频平台,发布向原告万女士的道歉声明。

被告不服上诉 二审维持原判

被告不服判决上诉至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今年7月25日,本案二审宣判,维持原判。

微信截图_20231015102435.jpg

法学专家认为,此类网络主播通过炮制惨剧的方式,欺骗直播间观众的感情,利用了别人的善良,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也违反了诚实信用的基本原则,有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直播间进行购物,已经成为了很多人常用的购物方式,直播间的经营者和主播在从事直播卖货的销售行为时,也应该遵循应有的规则。专家指出,作为网络交易的经营者,不仅要对商品的质量进行把控,也不得进行夸大事实的虚假宣传。

中央网信办发布加强“自媒体”管理通知

2023年7月,中央网信办发布关于加强“自媒体”管理的通知。其中第五条指出,“自媒体”发布含有虚构情节、剧情演绎的内容,网站平台应当要求其以显著方式标记虚构或演绎标签。鼓励网站平台对存在争议的信息标记争议标签,并对相关信息限流。

微信截图_20231015102420.jpg

法官指出,本案中万女士的遭遇,也为诸多网民给予了警醒,面对内容繁杂的网络世界,要擦亮双眼。而作为内容的产出者更要对自己的内容负责,平台也应该进行更加严格的监管。

编辑/王朝

相关阅读
“名师”带你开网店可年入百万?拆解骗子“四步套路”诈骗法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5-29
直播“扮穷”“卖惨” 博主自导自演 网络虚假乱象该如何整治?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4-16
预存话费送礼品?已有多人被骗!警方拆解诈骗套路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4-02
“赌石”买卖、直播带货培训……小心网络直播间这些诈骗陷阱
央视新闻 2024-03-21
材料过期、货不对板……家装套路多 消费者“踩坑”后如何维权?
央视新闻 2024-03-1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