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筑牢高校疫情防线,严防外溢传播风险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9-11 07:20

9月10日,北京市召开第397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有关负责人强调,针对9日晚发生的中国传媒大学疫情,要全力以赴做好校园疫情的处置,抓紧溯源和病毒全基因组测序,尽快查清感染来源。近期本市连续多所学校检出阳性感染者,说明首都高校是当前疫情防控的重要部位,必须高度重视。

当前本市疫情防控面临京外、境外双重输入风险,防控形势严峻复杂。9月10日0时至15时,朝阳区新增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7名,均为中国传媒大学在校学生,已转入定点医院治疗。目前,朝阳区已加强了中国传媒大学周边区域的管理,适当扩大核酸检测范围,对周边院校、学生公寓及临近居民小区进行临时封控,并进行全员核酸采样。

随着暑期结束,大量旅游人员由外地返回,尤其是高校学生集中返校,增加了疫情传播和跨地区扩散风险。之前,本市已发生北京化工大学昌平校区聚集性疫情、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聚集性疫情两起校园聚集性疫情。

学校人员密集,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当前,针对新增的高校聚集性疫情,应发挥学校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作用,引导师生同心抗疫。要压紧压实“四方责任”,严格落实学校主体责任和师生员工个人责任,加强风险人员和风险点位排查落位,严防疫情向社会面外溢。

近期本市发生的多起校园疫情,再次提醒我们,首都防控工作异常艰巨。当前,我国仍持续面临境外疫情输入和本土疫情传播扩散的压力,各地仍存在发生聚集性疫情的风险。此时叠加假期因素,中秋、国庆期间,人员流动增加、聚集风险凸显,首都防控工作面临更大考验。

为积极响应中秋、国庆期间市民就地过节的防疫倡导,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北京各区各有关单位以喜迎党的二十大为活动主线,紧扣节日主题,将推出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群众文化活动及中秋游园活动,让市民“在京就地过节”有趣有味、有获得感。

大量旅游人员跨省流动,加大了疫情长距离传播的风险。广大市民应积极响应全市就地过节的倡议,减少跨市活动,不前往有疫情的县(市、区、旗)。如出现发热或呼吸道症状,应避免外出,如途中出现涉疫风险,就地配合落实防疫措施,暂缓进返京。

同时,为了防范人群流动引发的疫情传播风险,按照“自愿、免费、即采即走、不限制流动”原则,本市倡导进返京人员“落地检”。抵京24小时内完成一次核酸检测,24小时后、72小时内完成第二次核酸检测,7日内不聚餐、不聚会、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核酸检测阴性结果未出之前减少外出。

今年以来,我国本土疫情呈现多点散发、多地频发、局部规模性反弹的态势,国内疫情传播扩散的风险较高。“落地检”等核酸检测服务举措,充分借鉴前期部分省份在跨省流动人员疫情防控方面的有益经验和做法,是防范输入性疫情的重要措施,可以有效推动防控关口前移,确保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转和人员的安全有序流动。

从严从紧抓好首都疫情防控,是当前的重中之重。要坚持以快制快,抓好校园疫情处置,用最短时间围住捞干扑灭。要坚持人、物、环境同查,全面排查病例活动轨迹所涉风险点位和人员,第一时间落位并分类管控,防止风险外溢。与此同时,要坚决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疫情没有假期,防控不能松懈。假期社会面防控要常抓不懈,要倡导广大群众在本地过节,要做好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要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疫情的底线。

文/北京青年报评论员  樊大彧

编辑/姬源

相关阅读
高丽营镇|高效统筹 风险管控 筑牢疫情防控坚实堡垒
北青社区报顺义版组 2022-11-30
新疆:乌鲁木齐市严防疫情风险外溢
新疆日报 2022-10-04
国庆假期如何做好疫情防控?多地发布最新提醒
人民网 2022-09-30
进返京人员流动疫情风险是国庆假期疫情防范重点 北京发布权威提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9-29
北京疾控:坚持不去7日内出现本土疫情的地点旅游或出差,倡导就地过节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9-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