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低碳生活馆进社区 垃圾分类驿站里新添一处“绿色打卡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4-06 22:22

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近日,石景山区八宝山街道永东北社区11号楼南侧,建成了一处集便民服务、回收利用、宣传教育等功能于一体垃圾分类驿站。分类驿站占地面积50余平方米,分为驿站及低碳生活馆两部分,“前身”是一个废弃闲置地,驿站的建成不仅改善了小区环境,还实现了废弃资源的再利用。

值得一提的是,垃圾分类驿站有一处绿色打卡地——低碳生活馆,承担起垃圾分类宣教室的功能。北青报记者了解到,馆中设有活动剪影区域,展示着居民们参与垃圾分类活动的精彩瞬间;在主题宣传区域,播放着垃圾分类知识宣传视频,并设置了整面墙的垃圾分类主题海报,可以通过图、文、视频畅游在垃圾分类知识中。同时,馆内配有专业的宣讲员,帮助居民更好了解学习垃圾分类知识。 

考虑到老旧小区老年人居多,垃圾分类驿站外面张贴了详细的垃圾分类明细表,帮助居民正确分类。同时,配有最新型的智能投放系统、自动感应门、刷卡器及自助礼品兑换机,前来投放的居民将可回收物按照纸张、金属、塑料等品类细分,称重后获得相应积分,储存在个人的“绿色账户”中,兑换相应礼品。

“线下称重-刷卡积分-自助兑换”,极简的操作方式迅速得到了居民认可,现场还有工作人员面对面指导,方便居民操作。

在垃圾分类驿站中,就地处理机也获得了居民普遍认可。该设备能将“吃”进去的蔬菜、果皮、五谷杂粮等厨余垃圾,通过集成破碎、压榨、杀菌烘干、生化处理等步骤分解成优质的有机肥料。就地处理机采用厌氧发酵法,通过添加微生物菌和提升温度加热来转化处理厨余垃圾,处理过程约为24小时,每天可处理厨余垃圾1吨左右,出仓肥料为厨余生物发酵有机肥,是一种绿色有机肥料的半成品,再添加适量的氮、磷、钾等元素就变为绿植生物发酵有机肥,可以作为美化社区环境的花卉营养土,还可以赠予居民家用养花。整个垃圾处理过程无噪音无异味,真正实现源头减量、资源利用。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斌
编辑/毛羽

相关阅读
描绘低碳生活新蓝图 东城区两街道开展“零废弃”垃圾分类主题交流活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05
小区厨余垃圾就地处理变成有机肥:垃圾减量九成,垃圾分类积分还可抵扣物业费
武汉晚报 2023-04-07
“零废弃循环小院”的绿色低碳新启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4-22
垃圾分类驿站进社区 引领垃圾分类新时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3-04
日处理厨余垃圾1吨 八宝山街道垃圾分类又添新“神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2-2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