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日本滑雪场离不开人工造雪
新华社 2022-01-17 17:52

新华社东京1月17日电  日本在冬季运动发展方面一直走在亚洲前列,札幌和长野也因为举办过冬奥会而成为滑雪胜地。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即使在这两个以“粉雪”知名的地区,各个滑雪场也离不开“人工造雪”。

长野县白马村拥有多个举办过1998年冬奥会滑雪比赛的场地,所有的雪场现在由白马观光开发株式会社经营。社长荻野正史告诉新华社记者,过去几年长野的下雪量有明显减少趋势,雪场一直配备人工造雪和人工降雪设备,时刻为雪场缺雪做准备。

曾经举办过1972年冬奥会滑雪比赛的札幌手稻滑雪场的人工造雪机

“近几年日本降雪量明显减少了,如果没有雪,我们就无法迎接客人,所以我们公司投资了人工降雪设备,如果降雪量不足,我们就泼水,降温后泼出的水瞬间就变成了雪。另外我们投资人工造雪,中国应该也是这样,通过人工雪确保雪道有足够的雪和能够滑雪的区域,这个投资是必要的。”

荻野正史是在上周接受记者采访的,当时长野县正遇到一场罕见的暴雪,部分地区6小时降雪量达到46厘米。面对大雪飘飞的场景,他仍然表达了缺雪的忧虑。

“白马村降雪量最近几年减少非常明显,今年是比较特殊的年份,降雪量很大,不知道这是不是新冠疫情导致(碳排放减少)的原因,比如飞机不飞了,人们足不出户了等等,我们推测可能有这些原因。今年降雪也来得早,但整体上日本的降雪量在减少,所以在我们公司的发展战略里就加上了投资人工降雪的条款。”

六年前开始服务于白马观光开发株式会社的荻野正史表示,他们公司人工降雪投资已经进行了一轮,目前基本处于稳定状态。他还透露,会社旗下的各雪场都做了这种投资。

“靠天吃饭”给雪场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这并不是最近几年才发生的事情。1998年冬奥会举行前的几个月,长野严重缺雪,组委会负责人甚至到当地一个有1400年历史的寺庙祈祷,企盼天降大雪。当时,长野冬奥会组委会就表示,一旦比赛时雪量不足,他们就将动用足够的制雪机建造人工雪道。

人工造雪也延长了各个雪场的营业时间。记者11月初到举办过1972年冬奥会滑雪比赛的北海道札幌手稻滑雪场采访,就在滑雪场的雪道上看到了不少人工造雪机。负责营销和宣传的宫川卓也告诉记者,即使天不下雪,也要人工制造足够的雪,以保证雪场在11月底开放。

日本下雪较多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北海道以及日本海沿岸的长野和新潟等少数地区,对于降雪量较少地区的雪场,就只能通过人工造雪的方式维持运营。距离东京较近的轻井泽有一个滑雪场,每晚都会持续造雪,共有7台人工造雪机,195台人工降雪机,以保证雪场雪量充足。因此在气候还比较温暖的11月份,这里就进入了滑雪季。(记者王子江 杨汀 杨光)

编辑/田野

相关阅读
中国女游客在日本滑雪场摔倒吸入粉雪窒息身亡:什么是粉雪?滑雪需要注意什么?
扬子晚报 2023-12-26
造雪作业进度超过70%!昌平各大滑雪场已就绪 最快本周末“开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24
雪~下了 板~开了 全国多个雪场花式迎接滑雪季
央视新闻 2023-11-19
燃料价格上涨,日本滑雪场经营成本陡增!部分雪场缆车票价创50年来新高
央视财经 2022-12-26
冰雪游升温!天然滑雪场门票预订量环比增两倍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1-1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