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有事“贝侬”解 有话好好说 广西马山法院活用民族地区传统抓好诉源治理
法治日报 2023-12-30 23:19

“贝侬”是壮语,指兄弟姐妹、亲戚朋友或关系特别好的人。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马山县人民法院探索诉源治理模式,紧扣当地“贝侬”文化,创新党建引领+“贝侬”调解工作法+“一站一室一中心”调处机制,借助多元力量,将矛盾纠纷化解于诉前,减少了群众诉累,促进了社会和谐。

“蒋铁滔,联系林圩镇高德村;韦春媚,联系白山镇大同村……”近日,在《马山县法院干警化解社会矛盾联系情况表》上,记者看到,从院领导到党员干警,每人都联系1个至4个村(社区)。

“哪里有矛盾纠纷、有‘硬骨头’,党员就往哪里去。”马山县法院院长蒋铁滔介绍说,全院打造“‘贝侬’先锋铸法魂”党建品牌,把党员干警打造成群众心中的“贝侬”;聘任党员为村级“贝侬”调解员,提升“‘贝侬’调解+司法确认”特色司法服务品牌影响力,让调解有效率有权威。

在党建引领下,马山县法院建立乡贤“贝侬”队伍,集聚热心肠、敢说敢做且熟知情况的“贝侬”力量,吸纳173名“贝侬”调解员进入调解人才库,引导本村屯纠纷本村屯“贝侬”调、家族纠纷家族“贝侬”解。建强政法干警“贝侬”队伍,组建一村一干警“贝侬”调解队伍,对接乡贤“贝侬”提供法律服务。壮大社会力量“贝侬”队伍,复杂纠纷由专业“贝侬”调解,有效化解讨薪、山林土地等专业性较强或涉特殊群体难题。

“建立合理机制,让群众有地方说理、能讨到公平,他们就能心平气和对待矛盾纠纷。”马山县法院副院长李伟说,该院深入调研,形成党委领导下的“一站一室一中心”,即村(社区)矛盾纠纷调处站、“贝侬”调解室、县乡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矛盾纠纷三级调处机制,并完善了“贝侬”调解的配套机制。

建立“贝侬”摸排速调机制,对村屯有苗头的矛盾纠纷,形成乡贤“贝侬”摸排风险、法院干警“贝侬”速调解纷模式。建立“贝侬”平行解决机制,“贝侬”全程参与矛盾纠纷调解前查人找物、调解后履行协议等环节,让当事人冰释前嫌、和亲睦邻、履行义务。建立“贝侬”上下联动解决机制,乡贤“贝侬”发现潜在重大矛盾纠纷后,及时上报县乡村三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站),综治中心牵头法院、公安、司法、农业农村等部门联席解纷,运用“贝侬”调解法共商对策、共解矛盾。

机制给力,调解有力。自2016年以来,马山县法院通过“贝侬”调解+司法确认解决矛盾纠纷7000多件,调解率连续9年居南宁市法院首位。

年逾九旬的胡阿婆常年卧病在床,其中一个儿子不履行赡养义务,被她诉至法院。该案承办法官深入村屯走访,弄清了儿子不照顾胡阿婆是源于兄弟间有矛盾。随后,承办法官邀请“贝侬”参与案件调解,耐心释法明理,并与“贝侬”调解员一起给出化解方案。一家人冰释前嫌,胡阿婆当场撤诉。

马山县法院在“贝侬”调解中,坚持依法依理,因人因事、因时因势而异灵活采取适合当事人的方法,增强调解针对性与实效性。

当地村民喜欢在农忙饭后、村口树下带着圆凳围坐聊天。马山县法院“贝侬”调解员常态化到群众“围圆”聊天处以案普法和巡回办案,或邀请矛盾双方一起坐“圆凳”说心结,让矛盾纠纷和风细雨般消失在无形之间。

有事“贝侬”解,有话好好说。如今,马山县群众相信“贝侬”调解,“贝侬”调解紧紧依靠群众,随着一件件矛盾纠纷有效化解,城乡尽显和美景象。

文/记者 马艳 通讯员 韦晓妮 李睿

编辑/王朝

相关阅读
河南遂平法院驻和兴镇法官工作站化解纠纷解民忧
法治日报 2024-01-02
山西稷山法院打造诉源治理新模式 “一村一站”化矛盾 因村施策“治未病”
法治日报 2023-12-04
西林巧解林地矛盾纠纷守护苍翠林海
法治日报 2023-10-15
最高法发布人民法院妥善化解灾后矛盾纠纷典型案例
最高人民法院 2023-10-08
北京市首家“12368诉源治理需求响应中心”正式启用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07-1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