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当“反面教材”的孩子送父亲一辆车启迪了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7 07:12

近日,江苏连云港19岁男孩李潇用视频记录了自己为父亲买车的过程。李潇介绍,自己在电子竞技方面颇具天赋,高中毕业后成为一名游戏代练,2022年转型做起了电商,“当年我做代练,身边的人都把我当‘反面教材’,父亲却一直支持我,还给我送了当时配置最高的手机,现在我把它改成能为父亲遮风挡雨的新伙计送给他。”(5月13日《潇湘晨报》)

在青少年沉迷游戏困扰众多家长的大背景下,电竞被不少人视作“洪水猛兽”。即便孩子确实有电竞天赋,也会被视作“不务正业”,根本不可能予以支持。

需要说明的是,“电子竞技”绝非简单的“打游戏”,而是一项正经的智力运动,不仅是2016年教育部新增的13个专业之一,还是官方认证的新职业,在杭州亚运会上首次以正式比赛项目的身份亮相。因此,当被视为“反面教材”的孩子送父亲一辆车,关注点不在于是否要给电竞“正名”,而是一位父亲对于孩子兴趣爱好的理解与尊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孩子对某个领域产生浓厚兴趣时,他们会更加投入地学习和探索,这种自发的学习能够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的能力。孩子的兴趣往往反映了他们的个性和潜力,可以让孩子发现自己的优点,发挥自己的特长,从而塑造出更加独立、自信和有责任感的个性。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尊重孩子的兴趣对于孩子的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道理谁都知道,可执行起来却并不容易。尤其是孩子喜欢电竞这种“另类爱好”,没有几个家长能坦然接受。难能可贵的是,当李潇提出想做一名全职电竞行业选手时,不太了解游戏的父亲仍然选择尊重他的意愿,并且因为支持儿子打游戏,父亲也被周围人当成了“反面教材”,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

2021年,李潇在某手游拿了全国第一的好成绩。试想,倘若父亲强行阻止李潇的“不良爱好”,又会是怎样的一种结果?人生虽然无法预料,但要想让孩子乖乖地转换“赛道”,估计不会太容易,轻则发生争吵,重则引发激烈的冲突。相反,当孩子得到家长的支持理解时,不仅能建立起和谐的亲子关系,还使教育过程更加顺利、有效。

为李潇父亲的“明智”点赞,但并不是说只要孩子喜欢电竞就可以效仿复制。实际上,电竞是很残酷的,会打游戏不代表能打电竞。个体的生理条件、团队合作能力、心理健康等,也很重要。除了天赋之外,打好电竞更离不开长时间艰苦的训练。以2019年公开数据对比,当时职业电竞选手约10万人,而中国的电竞用户约3.5亿,最后能登上赛场的就几百人,成为明星的更是寥寥无几。孩子究竟是否适宜走电竞这条路,能不能走通,还需因人而异、慎重考量。

“条条大路通罗马”。被当作“反面教材”的孩子送父亲一辆车,提醒为人父母者要尊重并理解孩子的兴趣。让孩子走自己的路才能发光发热,这或许是给我们最大的启迪。认真倾听孩子的声音,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兴趣,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充分发展自己的潜力和才华,才是父母更应该做的事。

文/胡欣红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相关阅读
执教40年活成反面教材,一中学校长受贿百万获刑4年
廉洁四川 2023-09-06
孩子暑假玩网游 家长宜“疏”不宜“禁”
广州日报 2023-07-14
为了让8岁孩子戒网瘾 让他休学连打5天游戏?
扬子晚报 2022-12-07
“掺和”恋综的何广智:在反面教材里看到自己
扬子晚报 2022-03-17
Qnews|好友承诺陪小孩打游戏后去世 父亲网上寻人代替实现诺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12-1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