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青年”为传统文化插上科技之翼
新华社 2024-05-04 13:07

“当原本用肉眼难以辨识的碑文变得清晰可辨时,我们宛若穿越回数百年前,看着来来往往的文人墨客在崖壁上挥毫……”向记者展示摩崖石刻的高清复原图像时,孔皓激动不已。

在湖南长沙,马栏山文化数字化创新中心联合一个名为“知了青年”的年轻团队,利用各种数字“黑科技”,让历史文化遗产在与科技的碰撞中“焕新”“焕活”。

“90后”团队成员孔皓是浯溪碑林数字修复项目负责人。在她看来,数字技术不仅能让模糊不清的碑文重获新生,也为更多文物的活化利用带来了可能。

地处湖南省祁阳市的浯溪碑林,是大型露天碑林,集中保存了505方唐代以来的摩崖石刻,是稀有的书法石刻宝库。但由于自然原因,浯溪摩崖石刻表面已出现不同程度的风化,很多字迹变得模糊不清、难以辨认。

“抢救”摩崖石刻,迫在眉睫。以“90后”“95后”为主力的“知了青年”团队,去年夏天开始开展资料采集工作。

“尽管许多碑文肉眼已看不清了,但只要刻痕深度还大于0.01毫米,我们就有信心复原它!”孔皓介绍,团队使用专业设备,从数十个方位对每块石碑进行图像采集,后期通过图片叠加、算力支撑等工艺和技术,实现高精度数字成像,让石碑石刻上的痕迹重新显现。

重获新生的摩崖石刻,将进入团队打造的碑刻数据库。如今,这个数据库正逐渐变得丰满——不仅储存有摩崖石刻的基本信息,为人们提供原始照片、微痕影像、灰度图、数字拓片等,还梳理出505方碑刻和300余位名人的关系图谱,方便专家学者、设计团队围绕碑文进行二次创作。

“一次建设,持续使用。这一数据库,将成为我们搭建‘云游浯溪’‘数字浯溪’等展示平台的强大支撑。”马栏山文化数字化创新中心理事长、“知了青年”创始人李武望说,未来无论是游客还是设计师或书法爱好者,都可以通过数字化平台游览碑林、欣赏石刻、读懂碑文、学习书法。此外,团队还将携手非遗传承人开发拓印、字帖、文房用品等产品。

在李武望看来,文物数字化不仅仅是存储在硬盘里的数字化,更是对传统文化及其现代产业生态的“焕活”。

“我们的工作目标,不仅是让碑文从看不见到看得见,更是让它能被看得懂、并且被人们所喜欢。”李武望说,“从数字采集、数字修复到‘二创开发’、传播展示和产业应用,我们希望进一步发挥文化遗产的艺术、学术和产业价值,让它们更好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文/张格 鞠银河

编辑/倪家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