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超预期“降息”,提振A股组合拳出台丨一周热点回顾
第一财经 2023-08-19 21:57

7月主要经济指标全面放缓

国家统计局8月15日发布了7月主要宏观经济数据。

消费方面,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5%,涨幅比6月收窄0.6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06%。

工业方面,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7%,增速比6月放缓0.7个百分点。

投资方面,1~7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上涨3.4%,涨幅较1~6月放缓0.4个百分点。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6.8%,制造业投资增长5.7%,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8.5%。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近期,相关部门正积极谋划实施促进经济回升向好的储备政策,如引导市场利率下行,推进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措施也在陆续出台。随着这些政策效果逐步显现,有助于推动经济恢复向好。

【点评】7月主要宏观数据全面回落,大幅低于市场预期,反映出经济恢复向好的基础仍待加固。分析认为,为实现全年5%的增长目标,下半年稳增长政策仍需继续加码。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仍是宏观政策的重点,同时各项宏观政策仍有适度刺激、合理宽松、及时补强的空间,宏观政策之间的协同性、组合性、针对性、有效性也还有提升的空间。

央行超预期“降息”

8月15日,人民银行开展204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和401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其中,逆回购中标利率为1.80%,较此前下降10个基点;MLF中标利率为2.50%,较此前下降15个基点。同日,人民银行下调常备借贷便利利率(SLF),各期限均下调10个基点。

这是央行3个月内两度调降政策利率。6月13日,7天期逆回购利率、SLF利率操作,分别下调10个基点;6月15日,1年期MLF利率下调10个基点。

【点评】7月各项宏观数据及金融数据均不及预期,反映出经济恢复基础有待进一步稳固,仍需相关政策加码扶持,尽管扭转市场预期。此次多个央行政策利率下行,超出市场预期,表明货币政策稳增长力度显著加大,向市场释放出积极信号。三大关键政策利率降息后,8月LPR大概率将迎来下调,这将进一步修复房地产市场低迷对宏观经济复苏的拖累以及影响。

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政策定调更积极

8月17日,央行公布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对下一阶段货币政策、人民币汇率、房地产政策等关键问题进行了部署。

货币政策: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加强逆周期调节和政策储备。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稳固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

CPI:8月开始CPI有望逐步回升,全年呈U形走势;PPI降幅将趋于收敛。我国不存在长期通缩或通胀的基础。

汇率:用好各项调控储备工具,调节外汇市场供求,对市场顺周期、单边行为进行纠偏,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房地产: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

【点评】与一季度报告相比,二季度报告新提“加强逆周期调节”“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意味着政策定调将更为积极。具体来说,逆周期调节力度将显著加大,总量政策仍有发力空间;一二线城市房地产优化政策有望加速出台;在人民币单边贬值风险较大的情况下,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等工具均可能投入使用。

人民币对美元年内首破7.3

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再度快速贬值,今年以来首次跌破7.3关口。

8月15日,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最低点触及7.3204。17日凌晨,离岸人民币对美元盘中跌破7.34关口,创2022年11月初以来新低。

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波动下行,离岸和在岸汇率从年初的6.8附近贬值至如今的7.3附近。

央行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当前,无论从外部因素看,还是内部因素看,人民币汇率都不会单边走贬,而是会保持双向波动。从外部看,美联储加息接近尾声,美元大幅走升的动能有限。从内部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随着经济循环畅通,我国经济运行持续整体好转将支撑人民币汇率。

【点评】短期来看,中美利差持续走阔是近期人民币贬值的主要因素。中国央行于6月和8月接连调降中期借贷便利利率,相反美联储仍在暗示继续加息,中美货币政策延续分化态势,加剧了人民币的贬值压力。长期来看,国内经济基本面是影响人民币汇率的重要因素。随着美联储加息接近尾声,后续人民币企稳的关键仍在于国内经济基本面的修复幅度。

证监会活跃市场“一揽子”措施出台

8月18日,证监会有关负责人答记者问,对近日市场关注的“T+0”、证券交易印花税调降、暂停再融资等问题进行了回应,并介绍了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一揽子政策措施,主要内容如下:

7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对资本市场工作作出重要部署,明确提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证监会表示,已成立了专项工作组,专门制订工作方案,确定了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包括加快投资端改革,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提高上市公司投资吸引力,更好回报投资者;优化完善交易机制,提升交易便利性;激发市场机构活力,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支持香港市场发展,统筹提升A股、港股活跃度;以及加强跨部委协同,形成活跃资本市场合力等。

【点评】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工作,需要打出一套“组合拳”。证监会此次推出的活跃资本市场六大举措,将进一步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形成政策合力,后续对A股市场可以有更多的期待。

目前,沪深北交易所已宣布,28日起将进一步降低证券交易经手费,降幅达30%~55%。上交所表示,本次股票经手费收费标准调整有利于降低资本市场投资者成本、激发市场活力,以2022年全年成交额测算,预计每年将向市场让利约28亿元。

国务院24条加大力度吸引外资

国务院8月13日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下称《意见》),从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保障外商投资企业国民待遇、持续加强外商投资保护、提高投资运营便利化水平、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完善外商投资促进方式等六方面,提出24项稳 外资政策措施。

商务部介绍,《意见》有四个主要特点:

一是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如“加大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先行先试力度”“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及其设立的研发中心承担重大科研攻关项目”等;

二是提升投资经营便利化水平,如“为外商投资企业的外籍高管、技术人员本人及家属提供入出境、停居留便利”“为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建立绿色通道,高效开展重要数据和个人信息出境安全评估”等;

三是加大外商投资引导力度,如“支持各地区在法定权限范围内,对符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规定的外商投资企业实施配套奖励措施”等;

四是强化外商投资促进和服务保障工作,如“建立健全外商投资企业圆桌会议制度”等。

商务部表示,将贯彻落实《意见》以及此前出台的支持外资研发中心、促进制造业引资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会同相关部门研究推动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持续扩大外资市场准入,进一步放宽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限制。

【点评】当前全球吸引外资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今年上半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下降2.7%,稳外资形势严峻。在这样的时点,围绕外资企业关注的营商环境领域的突出问题,出台更大力度稳外资政策,对于提振外商投资信心非常重要。《意见》提出注重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这将有助于促进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有助于创新研发。

恒大:向美国法院提出的申请不涉及破产

中国恒大(03333.HK)18日发布澄清公告称:公司正在正常按照计划推进境外债务重组。由集团的美元债券受纽约法管辖公司根据美国法典第15章,向美国法院申请承认香港和英属维尔京群岛(BVI)法律体系下的境外债务重组协议安排,系正常推进境外重组程序的一部分,不涉及破产申请。

此前外媒报道,当地时间17日,恒大集团向美国破产法院申请债权人保护。受此消息影响,恒大旗下上市公司集体下跌。

据第一财经报道,根据美国破产法第15章,企业在其他地区进行重组安排时,位于美国的资产也能得到保护。而当前恒大正在进行境外债务重组。这项在今年3月提出的债务重组方案,在7月时获得香港法院批准,债权人将在8月末对离岸债务重组计划进行表决,并可能在9月的第一周获得香港和英属维尔京群岛法院的批准。

【点评】业内人士分析,破产保护不等于破产,不能混为一谈。企业申请破产保护,一般是寻求破产重整,避免破产风险,维持正常经营。恒大申请的破产保护若能获得通过,将对其债务重组有积极助推作用。目前距离中国恒大被强制退市只有一个月,债务重组结果对其能否复牌也至关重要。

视觉中国陷版权争议,股价连跌3天

15日,摄影师戴建峰(@Jeff的星空之旅)发布微博称,收到视觉中国打来的侵权索赔电话,要求赔偿8万多元,然而这些所谓的“侵权照片”都是他自己拍摄的作品。

当日晚间视觉中国回应称,涉事图片系该摄影师授权图片库Stocktrek Images进行销售,Stocktrek Images又将相关图片授权给Getty Images销售。视觉中国作为Getty Images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合作伙伴,拥有对包括涉事相关图片在内的完整的销售权利,涉事图片的销售授权链条清晰完整。

不过,对于视觉中国的说法,戴建峰并不接受。此后双方又先后再次发声,各执一词。

受风波影响,16日起视觉中国股价连跌三日,18日下跌4.31%,收于每股15.11元。

18日当天视觉中国还发布了一份不错的半年报。财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合并层面营业收入3.7亿元,同比增长5.75%,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9087万元,同比增长65.72%。

【点评】这不是视觉中国第一次因“维权”引起众怒,此前视觉中国就多次因将黑洞、名画、国旗、国徽等版权“据为己有”,而被点名批评。批评者认为,视觉中国涉嫌滥用知识产权,把知识产权当作了牟利的工具,把维权做成了生意。

就本案来说,由于涉及方较多,视觉中国是否侵权还要看各方之间具体的协议约定,有待专业的法律裁断。但目前舆论几乎一边倒地站在摄影师一边,足以值得视觉中国深刻反思,自己过往维权行为是否有不妥之处。

编辑/樊宏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