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龙王之怒:1931年长江水灾》由上海光启书局出版。本书以近代武汉为中心,考察了1931年长江洪水的历史,从这场具体的灾害反思中国乃至世界的灾害历史研究,为认知洪水和灾害的性质、成因、演变等提供了新的思路。作者为英国杜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陈学仁(英文原名克里斯·考特尼),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环境史、武汉城市史,曾经在武汉工作生活五年多时间。译者为耿金,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水利史、环境史、农业历史地理。
六个历史画面,首部研究1931年洪水的专著
1931年洪水波及范围广,受灾人数多,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严重的灾害之一,被李文海等前辈学者归纳为“中国近代十大灾荒”之一。而关于这场灾害的研究并不多,尤其专著更是寥寥。可能是过往的历史书写多聚焦政治和军事等事件,导致这场灾害的叙事被掩盖。而《龙王之怒》利用广泛的文字和图像史料,从地处灾害中心的近代武汉出发,首度深入考察了这场洪水的历史。
本书分六章,也可视为六个历史画面。第一章讲述湖北自有人类定居以来的洪水环境史。第二章讲述洪水的生态史,洪水中各种复杂的影响因素。第三章聚焦武汉街头对洪水的解释,比如龙王在报复的谣言。第四章聚焦水灾的现场,记录亲历者的记述和书写。第五章讲述国民政府对洪水的应对。第六章讲述灾害的民间视角,即普通人如何应对灾害。
近代大都市武汉,如何应对洪水来袭
本书具有城市史研究的意义。本书以首当其冲的受灾城市武汉为舞台,讲述洪水的具体影响,从而反思学术界对灾害的认知和研究。武汉地处长江之滨,是受到长江流域人类聚集地的代表,突出地体现了人地关系的演变。更何况,武汉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都市,这里发生了辛亥革命、洋务运动等诸多重大历史事件,是近代华中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中心,对这座城市受水灾影响的历史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被洪水淹没的武汉三镇是这场灾害的典型缩影。武汉被淹没达两个多月时间,成为一座水上城市,船只替代车辆成为交通工具,城内外充斥着大量灾民,除了建筑破坏、粮食缺乏,还有瘟疫等更大的风险。总之,本书通过不同人群、不同视角、不同类型的史料,生动且细致地再现了洪水来袭时的众生相。
独创概念“致灾机制”,提供认知洪水和灾害的新思路
中国历史上自然灾害多发,灾害在历史书写里是常见的话题,但大多数时候只作为背景。由于19世纪以来的灾害频率越来越高、危害越来越大,人类如何应对灾害开始受到关注,对人类自身的反思也日益受到重视。1931年长江水灾具有普遍性又有独特之处,普遍性在于灾害的起因与危害、人类的治理与其他灾害有近似之处,独特性在于这场洪水发生在中国近代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刚几年,面临内忧外患的特殊时段。
本书是环境史领域下的子领域——灾害史的成果,对灾害历史的研究本身进行了反思。通过回顾自人类发展农业、开发水源以来的历史,本书认为,定期的洪水脉冲有助于防止某些物种成为优势物种,促进生物多样性,人类会与水争地,也会与洪水共生。而洪水的灾难性破坏,更多源于人类的无节制开发,以及洪水诱发的其他次生灾害。
本书进而提出了一个新概念:“致灾机制”。“致灾机制”涵盖了将自然风险转化为灾难的基本因素,包括粮食保障和公共卫生,人居建筑和防洪设施的完善程度,政局动荡、战争冲突,救灾官员的腐败等,它们可能会加剧洪水导致的破坏,甚至比洪水更加致命。致灾机制并非一成不变,它在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表现。本书因而呼吁,要更加全面地认识灾害:不应将灾害简单地视为“敌人”,要看到自然风险本身并不总是绝对有害,也不应将灾害完全归咎于社会和人类,灾害的致命性和伤害性究竟有多大,取决于人们如何认知和对待它。
本书是光启书局“人与环境”丛书的最新一种。作为史学研究的新兴领域,环境史是20世纪后半期“史学转向”后出现的新课题,关注人类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具体包括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生物繁衍、城市建设等话题。在国家提倡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反思环境问题成为当务之急,以史为鉴或可提供一种思路。全新推出的“人与环境”丛书,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一系列既有话题性又有知识性的环境史读物,除已经推出的《什么是环境史?(修订版)》《东北博弈:环境与地缘政治1910—1911》《杉木与帝国》外,还会关注丝绸、公共卫生、战争的环境影响等具体话题。
文/肖峰
编辑/韩世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