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入约改变欧洲乃至世界格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08 07:14

4月4日,芬兰总统尼尼斯托在芬兰加入北约仪式上发言

4月4日,芬兰外交部门口首次升起北约旗帜,同时,位于布鲁塞尔的北约总部也升起芬兰国旗。这意味着从即日起,芬兰成为北约第31个成员国,北约也实现了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北向扩容。芬兰加入北约,从国际政治和地缘力量两个层面深刻改变了欧陆格局,并将对世界安全格局产生一定的外溢效应。

当天,芬兰外交部长哈维斯托与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互换相关文件,随后,哈维斯托又将文件转交见证这一历史时刻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根据北约传统,任何国家加入北约,首先要获得北约领袖美国的认可,最终也将入约协议交由美国保管。

芬兰放弃战后恪守几十年的军事中立政策,并以北约扩张史上最快速度完成入约手续,甚至来不及等待一起申请入约的瑞典而率先拿到准入证。这是俄乌冲突恶化为局部战争的直接后果,是芬兰因时移世易而采取的外交与安全政策应变,是北约期待已久的重大斩获,也象征着苏俄主导的“芬兰化”与“芬兰模式”已成为历史。

俄乌战事去年2月爆发后,二战后欧洲安全形势出现重大变化,性质与程度超过北约轰炸和肢解南斯拉夫,因为在那次局部战争中,世界两强之一的俄罗斯并非当事方,俄美、俄欧关系也未出现本质变化。相反,俄乌战事是北约不断压缩俄罗斯战略空间的孽债与恶果,导火线是美欧拒绝俄罗斯提出的停止东扩并削弱对俄军事逼迫的“最后通牒”。

俄乌战事导致长期奉行中立政策的瑞士、芬兰和瑞典改变对地缘安全形势的战略判断,进而改变国策明确选边站队。瑞士打破200多年禁忌宣布冻结俄罗斯资产,配合美欧金融和贸易制裁;芬兰和瑞典则选择与北约结盟,以求与整个西方阵营抱团取暖和共同防御。

去年5月4日,芬兰总理马林公开呼吁,一旦申请入约,希望北约30个成员国能快速批准,因为这是“最好的安全保障”。同日,瑞典外交大臣林德也透露,美国承诺在瑞典申请入约的等候期提供安全保障。同时,芬兰和瑞典的民意也发生逆转,为两国政府申请加入北约提供了理由和合法性支撑。

芬兰媒体“YLE”3月14日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高达62%的受访者支持入约,比1月时翻了一倍。瑞典4月初的民调表明,入约支持率已上升到57%而创下历史新高。前不久,芬兰议会以压倒性多数批准加入北约,即说明朝野立场高度一致。芬兰和瑞典上下同心加入北约,也是“恐俄厌俄”历史情结旧伤复发——两国与沙俄乃至苏联的关系史,就是漫长的战争史和征服史,并形成今天俄罗斯与波罗的海周边国家领土格局和边界划分。

尽管瑞典与另外两个北约成员土耳其和匈牙利因为政治分歧而失去临门一脚,但是,瑞典作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唯一“局外者”迟早会补进北约马赛克拼图,进而使北约北扩收官,将前沿推及北冰洋沿岸,同时也将俄罗斯之外的另外七个北极国家纳入囊中。

芬兰加入北约乃至瑞典早晚按计划跟进,是俄罗斯战略误判的严重后果之一。俄罗斯出兵乌克兰,初衷是想推动基辅当局接受“芬兰化”安排,即不参加任何军事集团特别是北约,并关照俄罗斯的核心利益。然而事与愿违,反而导致二战战败国芬兰摆脱战后安排,达成军事与外交的独立和自主。

芬兰加入北约,改变了欧洲历史和政治格局。这意味着二战后个别国家保持军事中立的传统已画上句号,意味着雅尔塔体系下的北欧安全框架彻底重构,也意味着波罗的海“苏俄治下的冷和平”不复存在,更意味整个欧洲进一步泾渭分明,变成俄罗斯和“俄罗斯以外的欧洲”,欧洲大陆进一步全方位分裂和对立。

芬兰加入北约,标志着西方国际关系学界对俄战略争执的终结,意味着传统理论大师和战略家失去对政治家和决策者的有效影响。布热津斯基、米尔斯海默等“战略大师”乃至“遏制”理论始作俑者凯南都曾公开反对北约无限扩张而“激反”俄罗斯,事实表明他们的一片苦心已付诸东流。同样坚持此论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也逆转立场支持乌克兰加入北约。

芬兰加入北约,极大地改变了欧洲安全格局,并使俄罗斯陷入更加严峻的安全困境。北约由此极大地延伸和巩固了东北翼,不仅将整个芬兰湾、波罗的海及沿岸国家纳入集体防御体系,还将其与俄罗斯的边界由600公里延伸为近2000公里,并对俄罗斯形成钳形(C型)包围态势。俄罗斯西部方向乃至北极地区的军事压力突然倍增。

芬兰加入北约,还将鼓励北约进一步向全球化方向拓展,甚至诱惑部分印太国家向其靠拢,进而将全球安全战略纳入北约长远规划,与美国的全球安全战略完全重合。北约无疑将变成美国主导的全球军事警察和地缘战车,挑动更多的地缘张力与安全摩擦。

2008年8月8日,俄罗斯出兵格鲁吉亚而打响战略反击北约第一枪,形成“八八改变世界”的学界说法。而芬兰加入北约,则是“四四改变世界”的又一次分水岭事件。

文/马晓霖(浙江外国语学院教授)

图源/新华社

编辑/姬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