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病在家门口就能看,看不了可以转诊到三甲医院;急病在三甲医院治疗后,后期可以在社区医院康复……3月6日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朝阳区委书记文献介绍了朝阳区实施分级诊疗制度的经验。他建议固化分级诊疗制度,加快试点建设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便利市民就医。
如何实施分级诊疗制度?文献介绍,朝阳区现有1953家医疗机构,其中,有明确隶属关系的医院163家,隶属关系涵盖中央属、市属、区属、区属民营4种形式。我们以其中四家三级医院作为牵头单位,构建起“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体系。
按照实践情况,分级治疗制度在服务基层医疗机构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举例来说,去年4家医院向社会投放号源是938.6万个,其中有330万个投放到了医疗联合体中的社区医院,可以直接给社区医院病人挂号。
“不仅仅是挂号,市民还可以享受带药输液服务。也就是说,市民生病了,可以去三甲医院看病开药,之后到社区医院带药输液。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三甲医院急诊室人满为患的问题。”文献说。
同时,在医疗体成立后,双向转诊制度也充分发挥了作用。社区医院的病人可以转诊到三级医院进行诊治,反过来,三甲医院重症病人在病情缓解之后,又可以转到社区医院,做后期的康复治疗。此外,互联网医疗等远程诊疗手段,也方便了三级医院专家对社区医院进行指导,让老百姓在社区医院也能享受到高水平的诊疗。
可以说,在实践中,分级诊疗在便利百姓就医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文献指出,目前分级诊疗体系中的医院连接还不够紧密,转诊流程有的也不太规范。所以,文献建议,在城市人口多、就诊需求大,医疗机构多的城市地区,加快试点建设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进一步健全医疗服务体系,将医疗服务体系从诊疗中心向健康中心转变。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洋
编辑/马晓晴
校对/董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