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刘备托孤”何以成了“梗”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2-18 07:20

网络时代,消费“梗文化”制造的笑点,不失为新型的消遣方式。“梗”(哏),说白了就是笑点。在网络空间,群体交流忌讳话题的无趣,通过集体寻找笑点,逗人哈哈一笑,当是“梗文化”流行的原因。“梗文化”要娱乐公众,经常从新闻资讯中,寻找唤起公共记忆的素材。

近日,“纪念刘备托孤1800周年学术研讨会”征稿启事引发热议。重庆市三国文化研究会回应称,“本次研讨会主要是通过‘刘备托孤’这一历史典故来研究三国文化。类似的研讨会每年都有,这是正常的学术探讨。”

在这个新闻中,“刘备托孤”勾起了社会记忆。记忆的神奇之处在于,它可以把抽象无序的东西,通过人的心理活动,变幻出生动的形象。“刘备托孤”的故事,家长给孩子、老师给学生讲述,就无法变作“梗”。当典故与学术联姻,学术圈觉得有探究的价值,但网络舆论场上不少人觉得不可思议。点燃舆论之火的,是“纪念巴甫洛夫诞辰”这个“梗”(以纪念巴甫洛夫诞辰139周年为名打报告申请吃烤鸭。出自1988年央视春晚相声《巧立名目》),唤起了社会记忆,引发网友对研讨“刘备托孤”的吐槽。

“梗文化”善于点燃社会记忆,让处于休眠状态的历史故事,重新成为街谈巷议的对象。德国学者韦尔策将社会记忆归结为社会经验的总和,顺着他的思路,我们可进一步将社会记忆当作舆论共识,一种由公众刻板印象达成的共识。这样,社会记忆就成为联结“梗文化”和舆论刻板印象的桥梁。只要碎片化的社会记忆被媒体建构,舆论刻板印象就会以判官的身份,对“梗文化”的涉事方进行道德评议。

从学术角度研讨“刘备托孤”,原本是件一箭双雕的事情:一来可以发动学术资源,对三国文化进行定向研究;二来可以搭乘学术便车,宣传三国文化资源。这样的活动,以前叫“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现在改称“文化与旅游融合”,还是一脉相承。为何良好的动机,在网络舆论场变成了笑点?

严格说来,学术研究有应用研究和理论研究之别。比如在中小学教科书中,自然领域的科学家和人文社科的学问家被简化成一种类型。这样的形象一旦定型,将影响学生对于一个群体的认知。当刻板印象遇到跟记忆相抵触的对象时,“反逻辑”的“梗”成为优选的对象,人们在这样的笑点中享受集体狂欢的乐趣,浑然不觉这可能是舆论刻板印象造成的误识。

社会记忆本无辜,舆论刻板印象惹是非。网络舆论对“刘备托孤”的记忆,仅限于民间传说的范畴,由此形成的刻板印象,是这样的传说没有研究价值。在社交媒体的跟帖评论中,“搞笑的学术论坛”“刘备托孤产生了什么深远的历史影响,三国鼎立满打满算才多少年?”……多是这样的调侃、质疑。

跟帖评论中还有一种刻板印象,认为非学术机构不适合组织学术研讨。有的网友拿相声《巧立名目》的台词调侃,也有人借钱钟书的嘴,觉得这是“招邀不三不四之人,谈讲不痛不痒之话,花费不明不白之钱”。还有人断言,这是“地方发展焦虑症的典型症状”。这样的跟帖,看似有点道理,实质上是记忆的星火点燃了舆论刻板印象,这样的刻板印象逼退理性,让“刘备托孤”这个“梗”变成娱乐公众的一道“下酒小菜”。

发展是硬道理,社会发展离不开经济发展,文化资源丰富的地区,发掘并弘扬文化资源,让文化资源造福一方,符合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文化资源的发掘和开发,可以借助学术研究的力量,学术研究面向社会,同样是一项社会责任。用好“刘备托孤”的故事,可以让三国文化更为有趣,也可以让“刘备”对川渝社会经济发展做点新的“贡献”。

学术界参与“刘备托孤”研究,主要做的是应用研究,这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理论研究。在中国知网(CNKI)上,以“刘备托孤”为题的文献,从1985年到现在,不过8篇学术论文。可见,“刘备托孤”并非学术笑话,而是舆论刻板印象不懂“学术之梗”,闹出了不是笑话的笑话。

指出舆论刻板印象误解纪念“刘备托孤”学术征文,也应看到,举办类似的应用型学术研讨会活动,活动冠名须谨慎。网络时代,社会活动被置于公众的视线之内,稍有不慎就要惹出麻烦。策划应用型学术研讨活动,应预估到可能唤醒社会记忆的元素,要清楚一种记忆所关联的舆论刻板印象有哪些。策划阶段做足这些功课,社会记忆既可以激发学术研究的兴趣,也可以服务地方发展。

如果忽视了其中可能蕴含的“梗文化”,某个社会记忆一旦被唤醒,就可能成为舆论刻板印象的“梗”。举办学术活动以及其他活动,前期做到大胆假设、小心论证,可以避免刻板印象变成舆论场的“梗”。

文/刘海明(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漫画/陈彬

编辑/王涵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