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满一周年。经过一年的实践,全国碳市场基本框架初步建立,运行平稳有序,交易价格稳中有升,促进企业减排温室气体、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的作用初步显现。
众所周知,全国碳市场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根据规划,我国将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整个过程中的重点在于大规模开发、利用新能源(如光伏、风电、核电等)。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发展新能源是实现“碳中和”的重中之重,也是必经之路。
对此,笔者认为,推进“碳中和”将从根本上重塑能源体系。全国碳市场稳步运行的这一年,助推了新能源产业的加速发展。
近一年来,在嗅觉灵敏的资本市场中,“碳中和”“新能源”概念持续升温,相关产业投资机会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多数机构表示“碳中和”是未来全球大势所趋,赛道确定性较强。碳中和ETF、新能源ETF等基金产品纷纷获批上市。热门的领域,从光伏行业到锂电池再到新能源汽车,受到各路资金的追捧,加速驶入快车道。万亿元市值的龙头公司也相继诞生,如宁德时代、比亚迪。
在国内资本市场一度喊出有“锂”走遍天下之际,近日,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更是提出“锂电池就是新的石油”的观点。
值得关注的是,在新能源产业链中,光伏、新能源车两大方向,中国都已领跑全球,成为“国家新名片”。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继续高歌猛进。光伏制造可大致分为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四个环节,2021年中国这四个制造环节的全球产量占比均在75%以上。2022年7月7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报告称,根据在建产能预测,届时中国多晶硅、硅片在全球的生产份额将达到95%。
乘联会公布的最新一期销量统计数据显示,国内新能源市场仍在持续井喷,刚刚过去的6月份零售销量达到了53.1万辆,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30.5%,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已达到27.3%。其中,比亚迪半年销量接近65万辆,一举拿下上半年全球新能源品牌的销量冠军,成为新的里程碑。
有分析人士认为,“碳中和”正将一些新兴产业引入飞速增长的快车道,以清洁能源为主导的能源供给格局,直接推动风光发电产业链的发展,将为中间环节和下游能源消费创造新机会。
相信在“碳中和”目标下,新能源产业将持续稳健发展,相关领域上市公司也会在变革中得到价值的成长,赢得高质量发展。“新能源”不止相对于“旧能源”的概念,更是一种新思维、新发展。无新能源,不言新发展。在新发展下,中国新能源产业明天会更好!
编辑/范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