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巍:一位冬奥会自由式滑雪项目技术官员的“冰雪缘”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2-19 16:45

崔巍(左一)与各技术官员共同梳理赛事赛程前期工作

2月15日,中国选手苏翊鸣收获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金牌。而随着这块金牌的诞生,来自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党校的崔巍,也圆满完成了她作为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项目国内技术官员的使命。“我能以技术官员的身份参与到北京2022年冬奥会中,以另一种方式进行服务保障,并且近距离见证金牌的诞生,荣幸之至!”

作为“NTO”见证两枚金牌诞生

2月15日早上5点半,崔巍坐上前往首钢滑雪大跳台的服务车,来到熟悉的裁判塔。从1月22日起,这里就成为了她的“战场”。在做好安全防护后,她开始为国际裁判提供接待、翻译工作,配合团队梳理赛事赛程。

冬奥会国内技术官员,简称“NTO”,是赛事技术代表、竞赛官员、裁判员、计量官员的总称。

按照赛制要求,自由式滑雪大跳台项目第三跳的出发顺序是根据前两跳的成绩倒叙进行。为了配合转播需要,裁判塔的国际计时团队需要在第二跳结束后的一分钟内确定好出发顺序。这时,崔巍就要快速翻译计时团队确定的出发顺序并告知起点区起点长,以保障第三跳的顺利进行。

崔巍在首钢滑雪大跳台

裁判塔的工作节奏很快,但也让崔巍拥有了更多近距离与国际裁判沟通学习的机会。运动员完成每个动作后,都有专业裁判进行动作解析,崔巍边听边学边记,将评判标准、动作难度和完成度情况熟稔于心,也为今后执裁滑雪赛事积累了宝贵经验。“相比最初的紧张,现在更多的是从容、兴奋和难以掩盖的自豪感。”

2月8日、15日,中国选手谷爱凌和苏翊鸣分别夺得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和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金牌。在裁判塔里,崔巍见证了两枚金牌的诞生,喜极而泣:“越来越年轻的选手走上赛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冰雪比赛,这对中国的冰雪运动来说,是鼓励,更是希望。”

崔巍的冰雪缘

崔巍出生于新疆,那里有漫长又寒冷的雪季,得天独厚的环境和父亲的影响,她开始接触滑雪运动。随着父亲的退伍转业,崔巍一家搬到了北京,高中时凭借在田径项目中的出色表现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被招入沈阳体育学院。在沈阳体育学院,崔巍选修了高山滑雪课程,在大二时取得了“雪中飞”首届全国大学生滑雪赛高山滑雪大回转比赛女子大学组第四名的好成绩。

毕业之后,崔巍回到北京,周边众多的滑雪场让她可以续航她的滑雪生涯。但2018年,她被查出骶骨陈旧性骨折,不得不放弃双板滑雪转战单板。也是在这一年,崔巍从公司一线业务部门转到了工会岗位。崔巍一边努力熟悉学习工会工作,参与并组织各种体育活动,一边在业余时间精进自己的单板技艺,精准观察和辨别动作的毫厘之差,打牢了技术裁判的基本功。

在有幸加入北京市雪上运动协会后,崔巍作为裁判参与了2020年北京市青少年U系列滑雪冠军赛和2021年北京青少年滑雪锦标赛。对于运动的热爱、多年的滑雪经历、扎实的知识储备和丰富的执裁经验,让她在2021年作为优秀储备人才被雪协推荐至北京冬奥组委,与32名来自不同地区的专业人才一起,作为NTO参加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项目的赛事执裁工作。

在招募之初,崔巍参加了专业培训。NTO考核严格,个人需要具备过硬的身体素质和滑雪技术、有较强的时间观念和组织协调能力。

在艰辛又漫长的三年里,学员逐步减少,大家因为各种原因不得不带着热爱与遗憾离开,崔巍愣是啃下了这块硬骨头,成功通过考核。“首钢滑雪大跳台的NTO团队由全国滑雪冠军、现役国家滑雪队队员、体育教师和教练组成,聚集了众多顶尖专家人才,能够加入这样优秀的团队,我倍感荣耀,一定不负重托。”

是NTO更是国网人

首钢滑雪大跳台技术官员和志愿者合影   通讯员 景晓薇 顾翀 詹清清

为重大活动提供坚强可靠的供电保障,是每一名电力人的职责和使命。作为国家电网公司员工,在冬奥会赛事期间,崔巍对首钢滑雪大跳台的供电保障工作尤为关注。

比赛前夕,位于首钢滑雪大跳台上的11台大功率造雪机马力全开,一道道气柱幻化成朵朵雪花,飘落在赛道上。“滑雪大跳台在冬奥会期间的总造雪量是1.15万立方米,造雪约耗电2万度,赛时维护和补雪保养约耗电10万度,这些电能都是100%由绿电供应。”工作之余,崔巍骄傲地向团队同伴介绍着电力保障情况。

基于疫情防控要求,崔巍在工作期间要与场馆保障人员错峰出行。“我们最早凌晨4点半出发,晚上一般6点半回到休息区开复盘会。因此,咱们供电保障人员只能在这个时间段之外开展工作,非常辛苦。”崔巍说,“虽然没见过面,但我知道他们一直都在身边,他们每个人都像无名英雄一样默默守护着冬奥会,这种铁军精神也一直激励着我。”

在滑雪大跳台,崔巍见证了“双金”,结识了滑雪领域的顶尖人才,看到了中国滑雪的希望与未来,更加感受到了电力人的辛劳与存在的重要意义。冰雪赛场承载着崔巍对运动的激情与热爱,她经常说,虽然冰雪之路还很长,但就像“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一样,只要努力,敢于争先,就一定能赢。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解丽
编辑/张鹏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