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棋魂》《夺冠》《旋风少女》《冰糖炖雪梨》等体育影视剧“出圈”后,体育竞技题材不是“走不出甜宠圈”,就是“在专业严肃性上失足”。借着北京冬奥会的东风,近期荧屏、大银幕上正在涌现一批竞技体育题材的影视剧和综艺节目,情景喜剧、励志剧、纪录片等形式丰富,主创阵容更是强大。今年还将迎来杭州亚运会,相关剧集已宣布开机。更多竞技体育题材影视作品在路上,如何在保证竞技体育的严肃性之余又有可看性,成为打破其冷门属性的关键。
大众显然喜欢看竞技体育比赛,去年东京奥运会期间就出现“全民奥运热”,仅微博话题阅读量就超290亿,每天热搜不断,苏炳添、全红婵等被全民追捧。相比之下,竞技体育题材影视作品的爆款缺乏,显得有些不合情理。去年,聚焦百米短跑的电影《超越》评分仅5.0,网友评价“自我感动的油腻中年大片”。电视剧《荣耀乒乓》因借鉴运动员经历但处理不当而引发争议,被网友评价为“悬浮中二又夸张”,尤其是粉丝带灯牌看比赛的剧情,被球迷直指“与现实不符”。另一部以乒乓球为主题的《夺金》首页全是一星二星打分。其他如《摩女塑成记》以摩托车公路赛为背景,一样无热度,豆瓣短评仅四条。
竞技体育题材影视剧最大的问题是,甜宠与竞技成为两层皮,最终“热血”变“狗血”。说到底,是批着体育竞技运动外衣的恋爱剧。去年播出的《舍我其谁》也讲围棋,豆瓣4.9分,内容与剧名货不对板,没有围棋只有爱情,被网友戏称为“魔幻现实主义偶像剧”。5.8分的花滑竞技剧《陪你逐风飞翔》,既没有逃脱“伪运动真甜宠”的标签,也没能对花滑和短道速滑的特性进行深度刻画。
眼下北京冬奥会开幕在即,众多冬奥题材影视剧开始造势,短道速滑可谓绝对主角,电视剧《超越》《冬奥一家人》《冰雪之名》,电影《我心飞扬》《破冰少年》《极致回旋》等均以其为主题展开。目前已登陆东方卫视的电视剧《超越》,讲述短道速滑小将陈冕从初创青岛队的队员蜕变成长为国家队运动员,最终站上了冬奥会赛场上的励志故事。但剧情并未只停留在陈冕身上,而是通过三代短道速滑人的奋斗历程,展现了从第一代摸着石头过河、第二代的艰苦训练,再到第三代因热爱而义无反顾的种种。
有网友说,电视剧《超越》的双线叙事很妙,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与当下,双重时空双线并行,两代运动员的青春叙事里,可以看到中国短道速滑运动刚起步时的艰难、几代冰雪人用汗水与意志浇灌的时光。而且每集结尾都有对真实运动员的采访,包括第一代国家短道速滑队主教练辛庆山、长野冬奥会夺得一银一铜的名将安玉龙、在黑龙江省体工队执教时挖掘了杨扬的金美玉、索契冬奥会中国代表团闭幕式旗手刘秋宏在内,超过40位现实中的中国短道人走到镜头前,口述他们的冰雪人生。由虚向实,艺术的与真实的相互映照,观众将读懂中国短道速滑30多年来的风雨兼程,读懂中国冰雪健儿自强不息、为国争光的不变初心,真的是看得人肃然起敬。
也有网友表示,剧情接地气,观众喜闻乐见,它表面上是一部体育剧,实际上也有不少现实生活桥段的描写,尤其是北方人在看到剧中一些场景后可能会深有感触,比如哈尔滨故事线中的滑野冰,以及很多老的小物件,很容易就让人回想起90年代的时光。也有练短道速滑的网友发文表示,情节还挺真实的,从挑选队员到训练和比赛,都不虚写,有一定的考究。目前该片在打分平台上一片的四星、五星高口碑。
可见,竞技剧可以实现严肃性与可看性的平衡。应展现运动背后不为人知的艰苦训练,真实拼搏的汗水,规则的正确性和场景的合理性,同时也需要主创对运动项目有一定的了解和尊重,并专门进行学习和训练,毫无根据和由来的热血,只会变得尴尬和中二。这方面其实有做得不错的前者,比如去年上映的电影《五个扑水的少年》,五位主演进行了三个月“魔鬼训练”,片中所有动作均由主演亲自完成,没有使用替身。同时,竞技剧又不能让严肃性消解了剧集的可看性,当然也可以有感情线,但应自然融入,成为助力热血和成长的点缀。
这两年都是运动会大年,去年有东京奥运会,今年有北京冬奥会和杭州亚运会,还将涌现出大量竞技体育题材影视作品,但优质作品仍处于稀缺状态,赛事与节日流量只是锦上添花,能否再现“出圈”作品,说到底,拼题材、拼阵容,不如拼故事。对观众来说,有幸见证家门口的运动会的同时,也将有幸见证中国体育题材影视作品的崛起之路。
文/孔小平
来源/紫牛新闻
编辑/贺梦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