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已至,为抢占高峰客流,多家旅游平台相继推出66元至99元不等的“机票盲盒”。活动期间,消费者只需花不到100元的价格,就能购买一张随机目的地、随机日期的国内机票。具体能兑换哪个目的地,甚至什么时间出发,只有在“拆盒”后才知道。这种新颖的消费方式,受到不少年轻旅客追捧。
作为主要面向年轻消费群体的活动,“机票盲盒”受追捧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抓住了用户以小博大的心理,同时该活动支持不满意全额退款,对于用户来说既有新鲜感、神秘感,付出的成本代价也较小。而且,购买“盲盒”这一消费行为还自带社交属性,年轻人购买到较为满意的机票后,会将结果分享至社交网络,引发更多人关注。
从售卖方角度看,相对于为用户提供出游服务的功能,“机票盲盒”更大的价值在于招揽客源、激活潜在用户。低廉的出行价格,可能会激发原本没有出行计划的用户的旅游需求,售票平台和航空公司都获得了新的用户资源。对于旅游目的地而言,一些较冷门目的地,平时前往旅游的人较少,而购买了“机票盲盒”的消费者,本着不去就亏了的心理,往往会前去一游,这对促进旅游目的地消费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但要看到,“盲盒”这阵风,流量大、趣味足,监管却尚未完全到位。类似“盲盒”产品,售后服务与商品质量往往难以保证,一旦出现纠纷,消费者维权变数不少。确保“机票盲盒”公平公正,离不开监管部门加强管理。
对此,一些地方已经采取了措施。四川省成都市市场监管局日前发布《关于电商“盲盒”合规经营及理性消费告知书》,明确“网络交易平台、平台内经营者不得作出虚假、夸大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确保‘盲盒’内在物品的商品价值、出现概率、分布方式等关键信息真实透明”。但从目前看,很多地方监管措施还存在不全面、针对性不强的问题。有关部门还需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进一步弥补监管漏洞,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
将“机票盲盒”消费引入健康发展的轨道,行业自律也必不可少。对于在线旅行平台来讲,应该提升产品质量,比如让“机票盲盒”的出发日期更宽泛、线路覆盖的范围更广、热门目的地更多,这样才能持续吸引用户。除此之外,靠补贴及采购航空公司尾单的营销方式不是长久之计,平台还需丰富营销模式,哪怕提升价格,只要产品质量到位,相信也会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同时,广大消费者也要保持理性。“说走就走的旅行”听起来很浪漫,但现实可能难以如意,消费者一定要全面考虑出行时间、用餐住宿、目的地情况、返程安排以及售后退换限制条件等因素,理性做出决定。(江蓝)
编辑/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