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 电线塔发出的“咝咝”声是漏电了吗?
新华网科普
2021-07-11 12:00
路过输电线路塔的时候,常常会听到“咝咝”的电流声,仿佛那随时都要漏电了一样,让人感觉有点危险。
其实这种声音来自一种叫做“电晕”的现象。
电晕放电是由于什么原因?
是由于导线表面的电场强度很高,引起空气电离而发生的放电现象。空气分子的游离强度一般为20至30 kV/cm,当输电线路表面电场强度超过这个数值之后,就会听到线路发出“咝咝”的放电声,嗅到臭氧的气味。
电晕放电常发生在哪?
在不均匀电场中电场强度很高的区域内(例如高压导线的周围,带电体的尖端附近),会给电力系统带来一定危害。
电晕危害的主要表现
第一,电晕放电导致的传输功率损耗。
第二,放电将产生光、声、热等效应,并使周围空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臭氧及氧化氮等产物,腐蚀输电线路。
第三,电晕放电会产生高频脉冲电流(也称为特里切尔电流)。
这些脉冲正好位于无线电波波段,会产生强烈的无线电干扰,这对无线电通信、电视信号传输等都会造成无法忽视的影响。电晕放电并不是不可避免的。
人们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减少电晕:
第一种方法是将电力系统中的电压降低,使电压达不到电晕的起始电压。但是这种方法不符合电力系统的运行要求,所以应用极少。
第二种方法是减少导体电极曲率半径小的部位,这是减少和防止电晕放电的最佳途径。
在电晕放电的过程中,尖电极处会产生一种空气射流运动,这种射流运动被称作离子风(离子风是由于电晕放电产生的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加速,并与周围的空气分子产生碰撞造成的)。
离子风的用途
离子风可用在空调和空气净化器中,作为电动风扇和风机的代替;在微电子领域,可以用于电子元件的冷却。此外,电晕放电产生的电子与氧气结合可以产生负氧离子。负氧离子能够吸附空气中的粉尘,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编辑/王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