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堵住社保基金监管漏洞
经济日报 2024-04-29 09:30

最高人民检察院日前公布数据显示,今年前3个月,全国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监督中发现存在虚假诉讼问题的有1885件。其中,一些违法行为人通过虚假诉讼、虚假劳动仲裁等“新渠道”,骗取套取国家养老保险金,令人警惕。

社保基金是老百姓的“养老钱”“保命钱”。按照社会保险法相关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15年,就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特别是关于“一次性补缴养老金”相关政策,相关部门有明确要求。2016年12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管理的通知》,对一次性补缴费参保、超龄人员参保、降低缴费基数下限等政策作出禁止性规定。

一次性补缴,不符合社会保险法规定的按时足额缴费的要求,对基金的可持续性带来风险。如果要办理一次性补缴养老金,必须有法院、审计部门、劳动保障监察或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的法律文书。为获取不应由本人享有的养老保险待遇,有的违法人员通过虚构劳动关系进行虚假诉讼,或是利用虚假劳动仲裁申请确认劳动关系,以满足既定条件“不劳而获”。

这种“新渠道”甚至形成产业链,一些违法中介“职业化”参与。“中介人员”以代办社保为名,与违法行为人恶意串通、出谋划策,为其寻找“虚构劳动关系”目标单位,以收取“中介费”。有的还直接“上手”,充当虚假诉讼当事人,与企业有关人员里外勾结,进行非法操作。比如,伪造工资表等证据,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提出仲裁申请。只要仲裁委作出仲裁裁决书,确认劳动关系存在,他们便可骗取套取国家养老保险金。

对于不法行为,相关部门应持续加大对社保领域虚假诉讼个案、系列案件的查办力度,人民法院、仲裁机构在受理相关案件时应加强审查。同时,坚持“不贰过”原则,将司法办案中的风险点作为日常监督监管重点,多部门联动发力,共同堵住社保基金监管漏洞,规范补缴社保流程,助力保障国家社保基金安全。

文/李万祥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借假仲裁“补缴”养老金?严惩!
工人日报 2024-05-05
制造虚假劳动关系 违法中介“职业化”参与 借假仲裁“补缴”养老金?严惩!
工人日报 2024-05-04
养老保险缴够年限就“坐等退休”?断缴清零?一文读懂!
上海证券报 2024-04-24
养老保险缴满15年就可以?断缴清零?人社部集中答疑
中国新闻网 2024-04-17
女子22年前因工伤致残 单位未足额缴纳致养老保险待遇偏低 检察机关介入监督化解纠纷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1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