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鸡皮是癌症的“催化剂”?这几种皮,劝你少吃
芸健康 2023-05-10 20:30

美味的烤鸡、烤鸭,灵魂就在于滋滋冒油的皮,还有酥脆喷香的炸猪皮、Q弹爽口的拌鱼皮.....

一想到这些,就流口水了有没有?不过想必大家也知道,鸡皮鸭皮既然这么油,脂肪含量肯定是低不了,甚至还有一些吃鸡皮会致癌的说法

那么吃动物的皮,到底安不安全?

1

鸡皮

鸡皮属于纯脂肪类食物,每100g鸡皮约含有脂肪40.34g,主要的脂肪是饱和脂肪酸,属于“坏油脂”。同时,鸡皮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含量也很高,可以说是鸡身上最“危险”的部位了。

对于本身有高血压、高脂血症以及肥胖人群,鸡皮实在不是一个好的食物选择。经常吃鸡皮,不仅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还可能会导致脂肪肝。

除了高脂肪含量,“鸡皮可能致癌”也是很多人不敢吃鸡皮的原因。

但其实呢,鸡皮除了肥一点,只要新鲜不变质,本身并没有什么毒素,也并不会导致癌症。鸡皮致癌的真相,其实是高温制作的鸡皮容易产生致癌物。

油炸烧烤等做法容易产生一级致癌物「苯并芘」,如果一不小心烤焦了、炒糊了,苯并芘的含量甚至要比普通食物高10到20倍。

当然,这不是说吃烤鸡皮就会得癌症。但需要注意的是,苯并芘的毒性具有长期和隐匿的特点,当人体接触或摄入苯并芘后即便当时没有不适反应,也会在体内蓄积,潜伏期甚至长达20-25年。

这就相当于在体内埋了一个“定时炸弹”!

所以建议大家尽量少吃高温制作的动物皮,尤其是在吃烧鸡、烤鸭这类食物时,把皮去掉更有利健康,也更有利于保持身材。

2

鱼皮

鱼皮的脂肪含量很低,蛋白质含量和胶原蛋白的含量很丰富。以红鳟鱼为例,鱼皮中胶原蛋白的含量高达80%以上。因为长期在海水河水里浸泡,也使得鱼皮内的矿物质丰富。

此外鱼皮中还有一些风味物质,像精氨酸、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等,鲜味氨基酸的含量高达11.8%,所以鱼皮的味道是比较鲜美的。

从营养价值的角度来说,鱼皮是很值得吃的。但也要注意烹饪方式,过度油炸的鱼皮同样容易产生苯并芘等致癌物。另外安全起见,鱼皮尽量不要生食,以免引起寄生虫感染。

3

虾皮

根据食物成分表的数据,每100g虾皮的含钙量高达991mg,钙含量确实够高。这也难怪“吃虾皮补钙”的说法流传甚广。

但实际上,通过吃虾皮补钙并不靠谱。要判断一种食物是否补钙,除了看食物本身的钙含量,还需要看摄入量以及人体好不好吸收。

首先,虾皮很干、很轻,我们无论拿它炒菜还是做汤,每次顶多也就放几克而已,而且一般家庭也不会顿顿吃。所以先不论虾皮中钙的吸收率如何,由于每天摄入的虾皮量少,吃进去的钙自然也不会多。

不宜用虾皮来补钙的第二个原因,是虾皮的含钠量太高。即使是不加盐的海水淡干虾皮,每100g的钠含量可能都超过5000mg。加盐的就更不得了了!

如果单纯为了补钙而吃大量虾皮,相当于把自己和家人置于更高的健康风险中,就真的得不偿失了。

4

猪皮

想让自己的皮肤保持Q弹,多吃点猪皮补充胶原蛋白,不就得了?事实真的如此吗?

猪皮中蛋白质的含量确实很高,而且主要就是胶原蛋白。但这并不代表吃了猪皮的胶原蛋白,就能补充人体的胶原蛋白。

首先,胶原蛋白是大分子结构,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食物中的胶原蛋白需要先通过消化系统转化成氨基酸,再由不同种类的氨基酸组成人体不同部位所需的不同蛋白质,但不一定是胶原蛋白。

其次,胶原蛋白并不是优质的蛋白质来源。因为胶原蛋白中含有的主要都是非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很少,所以对人体合成蛋白质的作用不大。

也就是说,猪皮里的胶原蛋白能最终转化成人体的胶原蛋白的,几乎是微乎其微了。

与其想着怎么补,不如想办法留住胶原蛋白。比如少熬夜,熬夜会加速胶原蛋白的流失,还有做好防晒,紫外线会让胶原蛋白变性受损。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隔夜白开水是“害人水”?电热水壶烧的水,是癌症“催化剂”?看完心里一颤
健康全说 2024-03-17
少吃肉不如吃对肉!这样吃肉就对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7
贪吃香浓美食,会让肝脏变得像面团一样黏糊糊?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3
这些你以为很“脏”的食物,它们其实很有营养!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24-02-22
吃的好,真的更开心!这些抗抑郁食物快收藏!
人民网科普 2023-12-1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