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北青快评 | 压紧压实监管责任,让涉企乱收费无处藏身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2-24 14:00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月2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全国两会建议提案办理情况汇报,部署做好今年全国两会听取代表和委员意见建议工作;听取落实涉企收费优惠政策和整治违规收费情况汇报,要求进一步巩固整治乱收费成果。(2月23日《人民日报》)

去年以来,各地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决策部署,聚焦惠企政策落实,积极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严肃整治乱收费问题,取得了显著成效。国务院常务会议披露,全国共查处相关问题7700多个,涉及金额50多亿元,已全部要求整改。

在充分肯定专项整治成果的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乱收费老问题反弹和新问题的冒头的可能性依然不能低估。因此,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进一步巩固整治乱收费成果”既非常重要,也十分必要。

进一步巩固整治乱收费成果系民心所向、发展所需,这方面的工作任重道远、不容有失。其中的关键一条,就是要压紧压实监管责任,以责任促担当,对乱收费始终保持零容忍态度,做到露头就打、穷追猛打,并保持高压态势,形成持续震慑。同时,完善部门协作制度,充分发挥专业部门与综合部门、行业监管与市场监管的协同作用,形成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此外,还需健全普法宣传、投诉举报等制度,进一步凝聚共识,调动全社会的参与热情,发挥发挥全民监督的力量,营造对乱收费“人人喊打”的氛围,让形形式式的乱收费行为无处可逃。

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坚决制止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各地要着眼乱收费问题易发多发领域对症施治,推动涉案部门和单位举一反三,以案促改促治,堵塞管理漏洞,完善规章制度,实现系统施治、标本兼治,铲除滋生乱收费的土壤和条件。

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多年来,在治理乱收费实践中,有一个现实问题值得重点注意:在一些地方和领域,乱收费现象屡禁不止,往往具有损私肥部门、肥单位、甚至肥个人的特点。大量案例表明, 乱收费背后大多存在不作为、乱作为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甚至腐败问题,值得引起高度警惕。

近日,《中国市场监管报》刊发题为《北京整治违规收费出重拳》的文章,点赞北京深化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的做法,其中包括北京市纪委监委驻市市场监管局纪检监察组将专项整治作为监督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对专项整治行动方案落实情况持续跟踪,督促严查快查涉企违规收费问题线索,并深入分析梳理涉企违规收费问题的深层次原因,配合相关部门及时堵住工作中的制度漏洞,取得了明显效果。

进一步巩固整治乱收费成果,期待各地纪检监察机关充分发挥能动作用,出新招、推实招、用硬招,通过监督探头前移、监督力量下沉,及时发现乱收费中的违纪案件线索,及时跟进严肃监督执纪问责,以儆效尤。同时,强化主动监督、精准监督、全程监督,促使监管部门和主管部门落实责任,全力护航乱收费治理工作。

企业是经济的基本细胞,企业兴则经济兴。各地各部门要牢固树立“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就是服务大局”理念,坚持把整治涉企违规收费与落实助企纾困政策、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紧密结合起来,凝心聚力为企业提供更优质、更便捷、更贴心的服务。同时,细化落实监管责任和主体责任,加大对乱收费问题的治理力度,并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让乱收费早日销声匿迹,让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企业和群众更加放心、安心、暖心。

文/杨维立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相关阅读
整治涉企违规收费须一抓到底
经济日报 2024-02-06
标本兼治涉企违规收费
经济日报 2023-02-27
凝聚抵制教育乱收费社会共识
中国教育报 2023-01-04
对涉企违规收费零容忍!
经济日报 2022-09-04
对涉企违规收费零容忍
经济日报 2022-09-0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