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人形机器人从科幻走进现实
新华社 2024-06-25 11:35

光滑的齐肩短发、高跟鞋、紧身衣和精致的妆容,“小柒”优雅地站在展厅里,准备回答各种问题。

事实上,礼貌、温柔且知识渊博的“小柒”不是人类,而是一款由中国大连蒂艾斯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创造的机器人。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步成熟和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人形机器人正成为中国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之一。它们不再是科幻小说或电影中的幻想,而是现实世界中日益活跃的参与者。

在天津市刚刚结束的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上,机器人“小柒”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这一展会是天津市和重庆市联手打造的人工智能发展高地。

“我们每年生产400到500个机器人。”蒂艾斯科技媒体负责人曲妍说,“我们的机器人面部表情丰富,眉毛、眼睛、嘴都可以动,比较真实,能够与用户建立情感联系。”

目前,机器人主要用于博物馆和教育领域,但曲妍表示,一旦价格变得更加实惠,它们将有更广泛的应用场景。

人形机器人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在中国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台前,身高130厘米、体重63千克的人形机器人Walker X,正在朝参观者打招呼、握手、打太极、比心。

“我们致力于让人形机器人走进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优必选科技首席品牌官谭旻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说,“未来人形机器人的需求可能会超过100亿台,每个人可能会拥有多台机器人,它们承担工作、陪伴、家务在内的各种任务。”

高盛研究部预测,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可能在10到15年内达到至少60亿美元。一些业内人士和机构认为,未来五年,人形机器人或将走进家庭服务等场景。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到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到2027年,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供给不足等挑战逐步显现,人形机器人也正在吸引外国企业的目光。特斯拉工厂计划明年部署超过1000台、甚至数千台人形机器人。这家美国公司希望将其应用拓展到医疗护理、家庭辅助等领域,比如照顾老年人。

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孙涛表示,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将深刻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重塑全球产业发展格局。

来自厄瓜多尔的妮科尔·扬顿与机器人“小柒”进行了互动。“她很聪明,像真人一样。令我惊讶的是,她能说英语。”她说,“人形机器人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变得更加轻松。”

在回答人与机器人如何共存的问题时,“小柒”给出了她的看法:“我和我的同伴的目标是帮助人类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而不是取代他们。”

文/程露 李鲲 宋瑞 陆烨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马斯克称明年特斯拉将有上千台Optimus,车厂为何成人形机器人落地首站?
第一财经 2024-06-17
马斯克称明年特斯拉将有上千台Optimus 车厂为何成人形机器人落地首站?
第一财经 2024-06-15
北京亦庄加快完善人形机器人产业生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5
人形机器人加速商业化落地
人民日报 2024-05-29
“天工”惊艳亮相,人形机器人距离生活还有多远?
环球时报 2024-04-3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