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高脂血症离心血管疾病有多远?
人卫健康 2023-10-13 07:00

案例

刚满6岁的女孩豆豆,在出生3天后发现骶骨处有4颗黄豆大小的疙瘩,随着年龄的增长,疙瘩逐渐增多,并逐渐融为一片。2岁3月龄时,臀部结节取活检,豆豆被诊断为结节性黄色瘤,其间多次测甘油三酯及胆固醇水平,结果显示,甘油三酯水平波动在1.23~1.94mmol/L,胆固醇水平波动在15.6~27.4mmol/L。平日里豆豆行低脂饮食并坚持服用降血脂药物,但治疗效果却不明显。半个月前,豆豆自觉乏力、间歇性胸痛、心慌、气急,入院后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无异常,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左侧冠状动脉起始部狭窄30%,右侧冠状动脉起始部90%局限性环状狭窄,被诊断为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冠心病、结节性黄色瘤。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常合并冠心病,且多为早发冠心病,此类患者虽较为少见,但高脂血症却是实实在在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一定要注意。

关于高脂血症,你应该知道的重点

高脂血症就是甘油三酯高

错。血脂是血中所含脂质的总称,主要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其中,引起严重心血管危害的主要是胆固醇异常,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过高。研究发现,甘油三酯水平增高未被显示与冠心病、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相对风险增加相关。而如果LDL-C过高,沉积于动脉血管壁,就会形成粥样斑块。若不加以控制,有斑块的血管出现狭窄或破裂,就会直接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卒中,甚至猝死。因此,LDL-C是目前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血脂检测指标,而非甘油三酯。

体检报告单里没有“箭头”标识,

就等同于正常

错。一般人群体检时常会自己先看看体检报告单,如果发现了“箭头”,就会紧张地立刻咨询医生。正常情况下,体检报告单里的所有检查值都在正常范围内就代表着一切正常,但已被诊断患有冠心病或糖尿病等疾病,或发生过心肌梗死者,其血脂治疗值和目标值与体检报告单上显示的正常值是不同的,他们的血脂目标值要求更严格,简单来说,就是要低于体检报告单上血脂的参考值,即LDL-C须低于70mg/dl或1.8mmol/L。该类人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每年检测一次血脂,并将自己的详细情况告知医生,方便医生判断病情变化。

胆固醇异常是小毛病,

即使不达标也不会有大碍

错。LDL-C会在动脉血管内壁慢慢沉积,继而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最终阻塞血管,使血管变窄。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这些斑块随时可能破裂,从而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等。高脂血症平日里不痛不痒,因此很多人没将其放在心上,常忽略它的危害。单从危害程度来说,高脂血症的确不是很严重,但其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却不容小觑。控制住了高脂血症,也就是预防了各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等同于把危险扼杀于摇篮之中。

保健品可以软化血管,服用无不良反应

错。保健品不等于药品,也不能当药品用,不良反应也暂无研究证实。临床上,高脂血症患者应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规律服药。

何时需要专业帮助

高脂血症患者如果发病年龄早,父母或兄弟姐妹也有高脂血症病史,须及时到医院就诊,及时排查是否为遗传性高脂血症,早期及时用药,避免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高脂血症如果经过长期的生活方式改善未能有效好转,也需要及时就医,积极进行药物治疗。

严控体重、勤运动

研究表明,肥胖人群的平均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显著高于同龄的非肥胖者。除体重指数(BMI)与血脂水平呈明显正相关外,身体脂肪的分布也与血浆脂蛋白水平关系密切。向心性肥胖者更易发生高脂血症。肥胖者的体重减轻后,血脂紊乱亦可恢复正常。适当的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葡萄糖耐量,还可以减轻体重、降低LDL-C和胆固醇水平。

饮食控制

食物是人体内脂质的主要来源,相关研究表明,通过控制饮食,可使胆固醇水平降低5%~10%。多数高脂血症患者通过饮食控制,可使血脂水平降至正常。此外,药物治疗高脂血症时,控制饮食可使药物发挥最佳药效;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更应严格限制摄入胆固醇和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物。

医学治疗

高脂血症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目前,药物治疗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他汀类和树脂类药物,主要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LDL-C水平;第二类是贝特类和烟酸类药物,主要降低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极少数血脂水平非常高的患者,除药物治疗外,还需要进行血浆净化治疗或外科治疗。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血脂异常,不只是“高”的问题
马上营养 2024-06-01
高脂血症治疗的五大原则
人卫健康 2024-03-28
多喝茶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这8种茶,最好别喝!
天津科普说 2023-08-13
患多年代谢病老年患者血管很光滑? 血脂管理最关键
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 2023-07-16
为什么会血脂高?一文读懂血脂 4 项
马上营养 2023-04-2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