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谁能摘得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评委们细数标准,分享评审过程
上观新闻 2024-06-27 22:43

“只要是优秀的导演、优秀的编剧、优秀的演员、优秀的团队创作出来的优秀作品,都是我看重的。”6月26日第29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评委见面会上,电视剧类别评委会主席、导演阎建钢的评选标准,是所有评委的心声。纪录片类别评委会主席、印度导演、制片人魏克然概括为“主题能够引发思考,打动观众。”动画片类别评委、日本编剧、导演冈田麿里则说,真正好的作品能够打动所有人的心。

l_cb20240626185602950088.jpg

见面会现场

提名作品竞争激烈

“我看片都快看出了重影,面对这么多精品剧,我们的奖项又是这么少,这是摆在所有评委面前的一个难题。”阎建钢惊喜地看到过去一年海内外电视剧出现大量精品。全球57个国家和地区近千部作品报名参评白玉兰奖,最终7个国家10部剧集进入白玉兰奖三大单元评选。

阎建钢

“提名作品竞争得非常激烈,我们也很头疼,因为只能选出一个最佳。”评委尤勇智直言,“我们遵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原则,力争让丰富多彩、不同类型的作品呈现在观众面前。评委们注重作品整体素质,而不是其中某一项。”在尤勇智看来,“一部电视剧的成功必定是全面的,需要导演、摄影、美术、编剧、演员所有人齐心协力。”

尤勇智

“一部优秀的作品需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所有这些的基础就是艺术感染力。”评委李跃森强调电视剧的艺术感染力,“任何一部作品如果没有艺术感染力,不能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就算不上好作品。”

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属性

谈及什么样的作品更受欢迎?评委们现身说法。导演杨磊强调“选角”,“开机之前的选择非常重要,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属性,如果一开始的选择不正确,其实已经影响了剧集。开机前后,我们还会有很多沟通,包括剧本的围读、现场的催化,都会产生一些新的想法”。

杨磊风趣地把剧组磨合过程比作相亲,“这是从见面、谈恋爱到最后一起过日子的过程。”他说,“所谓创新,不是我们想象中的从来没有见过的内容,而是从人生经历中找到能够打动人的内容,把它表达出来,让观众能够体会到。”

“入围的片子风格迥异,各有千秋。无论类型、题材还是国内、国外,观众普遍有喜新厌旧的心态,希望看到新的不一样的故事。每个编剧都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同类型、同题材竞争中让自己的作品有一些独特性、不可替代性,每个编剧都绞尽脑汁、殚精竭虑在叙事性上下功夫。只有战胜自己,才能战胜其他竞争者的作品。”评委王小枪从自身编剧经验出发感叹,“任何一位编剧从他写第一部作品第一个字开始,一直到能够入围白玉兰奖项提名,每个人都花费了很长时间,可能长达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王小枪

评委、美术指导韩忠点评入围作品的艺术视觉表现,“进步越来越大,有多方面的美学展示,有些达到了东方美学的一定高度。”

按照票数决定最终结果

“白玉兰”评选过程中,评委们如果意见不一样,最后听谁的?“我们会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最终达成一致。如果出现不一致,有组委会确定的投票机制,最后按照票数多少来决定最终的结果。”阎建钢表示,评委会成员都是各专业领域的专家,是优秀的、有着丰富经验的从业者,“我们有共同的立场,也有共同的见解,更重要的是,我们在价值观和美学思想上高度一致,这保证了我们对每部作品的评判有基本的共识。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能对某部作品或者是每个单项奖,大家各自从不同角度审视和评价,这是正常的。”

评委、英国制片人艾尔雯·戴维斯分享她的评审过程,“首先看整体内容,我也换到观众的角度看看为什么喜欢这个作品,为什么在意这个故事。”评委、法国演员安地强调原创性,“最重要的是原创性,有没有能够真正抓住我,我也会考虑到中国观众的视角。”

海清

“中国电视剧正变得更加多元化,更加健康,更有专业建树和长足的进步。”评委海清期待更加精彩的创作,“有所表达、有所感悟,真的是发自内心的动力而产生的作品。”

评委合影

文/上观新闻记者 诸葛漪

摄影/上观新闻记者 赖鑫琳

编辑/崔巍

相关阅读
腾讯视频6部制播作品荣获“白玉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29
《繁花》获五奖成最大赢家 胡歌、周迅二封“白玉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29
艺术展厅看老电影,这场珍藏展为公众揭开电影史上值得被铭记的“她”
上观新闻 2024-06-13
豆瓣高分小说《清明上河图密码》走上舞台,大IP改编瞄准“新人”
上观新闻 2024-06-11
《恋与深空》联动《楚辞》 外国玩家:这就是推广中国文化的方式,太棒了!
上观新闻 2024-06-0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