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生活|离彻底完蛋还早着呢,别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12 18:00

◎河森堡(科普作家,代表作《进击的智人》)

我越发觉得,人活着有一个爱好非常重要,它将支撑你度过生活中一些艰难的日子,我就是爱好的受益者,支撑我的是巴西柔术。

去年,我有一段时期焦虑大发作,最严重时已经有了一系列躯体反应。事后来看,在应对焦虑时,妥善地控制注意力很重要,因为如果你不将其附着在某些具体事物上,思绪就会不由自主地被引发焦虑的事情吸引,然后反复掀起恐慌应激。在极端情绪问题来袭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才是正途。而在过了最困难的阶段且人能尝试自我调节时,爱好的功效就体现了出来,其价值在于填满精神的空隙,不让焦虑乘虚而入,以加速恢复过程。

我的爱好是巴西柔术,这门武艺的特点就是设法在搏斗时将对方带入地面,并抢占优势位置施以控制,再用关节技和绞技迫使对方屈服。相对于拳击、散打、空手道等人们熟知的打击系格斗技,巴西柔术实战时,条件反射的比重稍小,而更侧重思考谋划,所以两个人在缠斗时就仿佛在下棋,需不断地预判每个动作蕴含的可能性。“我绕过了你的防线,然后落入了你的陷阱,而你将很快发现,落入你的陷阱正是我计划的一部分”,像这种环环相扣的斗智博弈在柔术中时常能见到,也正是其乐趣所在。

我在投入柔术这个爱好后,整个人完全沉迷了进去,日常生活中满脑子都是缠斗时的技术动作,看见朋友穿着开襟衣服,我就心说这个能做十字绞;有路人擦肩而过,我就心算他迈步的节奏找足扫的机会;甚至看到一个短视频,里面反派威胁一个女人时说:“我现在就锁了门,把你扑在床上,你能怎么办?”我下意识地就想到“蝴蝶防御”。可以说柔术把我脑海里所有的缝隙都填满了,忧心事挤不进来而被长久地置之脑后,焦虑的神经回路也就因失去了反复刺激而慢慢减弱了。

柔术帮我缓解焦虑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它能将“困境”这样的抽象概念具象化并加以解决,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一种沉着的思维习惯。比如,你在柔术实战时,可能会被一个超过100公斤的壮汉跪在胃上,或者被一个浑身怪力的肌肉猛男抱压骑脸,窒息感汹涌而来,自己骨缝里甚至都能挤出“咔咔”的响声,当你在物理层面置身于一个挣不开又逃不出的困境时,心里会有个声音开始劝自己“要不算了吧……投降吧……实在喘不上气了”,但此时柔术的训练经验会让你别慌,先扭脸给自己争取点呼吸余地,再试着挺腰,颠出个空间把一侧肘塞进来,再借着喘气撑开的缝隙把另一侧肘也塞进来,双手旋拧搭在一起上撑,趁机转胯把膝盖也顶进两人之间……就这样,不断地积累小小的进展,让自己的余地越来越大,最后那个看似无解的困境也就慢慢挣脱了,像这样被困、冷静、小步推进、成功脱困的过程在训练中重复千百次,这一思维习惯就会渐渐内化进性格里,当在生活中再次面临困境时,人就会沉着很多,因为身体记忆会告诉自己,暂时处于不利的局势中离彻底完蛋还早着呢,别慌,还有余地,一步一步来。

看过一个视频,是一个国外小伙的柔术黑带考试。在所有的武道中,柔术黑带的含金量是最高的,一般人从白带到黑带,通常需要十年左右不间断的训练,差不多相当于从本科一年级读到phd毕业,而且各个馆授予黑带的方式也不同。比如,有的馆是老师观察学员平时的训练,觉得水平到了就授黑带了,有的是学员在重大比赛中胜利后授予黑带。而视频中这个柔术馆则设有专门的黑带考试。

没有柔术经验的人未必能看懂每个动作的原理,但视频中这种吓人的运动量应该是都能感受到的。这17分钟的视频中,无论是条件实战还是自由实战,没人放水,大家都来真的,那个小伙愣是车轮战到了最后。说实话,要换我上,我连一半都坚持不下来。而且小伙自始至终没龇牙没咧嘴,没叫过一次苦,虽然反复身陷困境,但自始至终都是一副平静淡然从容应对的神态——我在很多柔术高手身上见到过这种气质,这就是柔术精神的内化。

在视频的最后,经过了漫长而严峻的考验,小伙终于迎来了自己的黑带颁授仪式,教练那番点评听起来意味深长,“……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你看起来轻松,但你知道那很挣扎,我也是……”

从中国文化以武入哲的传统出发,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生活,有时生活中的困境就是让人感到挣扎,但别慌,放轻松,在技术层面沉着应对,一步一步来,是完全有机会脱困翻盘的。

这就是我在走出焦虑的过程中,柔术这项爱好教会我的。

相关阅读
“暑期焦虑”三评:别轻信忽悠、别忽视隐忧、别漠视痛点
新华网 2023-07-25
马斯克和扎克伯格“约架”!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第一财经 2023-06-23
感悟|快乐生活的秘诀:别跟自己为难!
心灵鸡汤之励志正能量 2023-06-04
巴西柔术俱乐部联赛北京站吸引800人参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15
UFC|宋克南遭爱尔兰新星伊恩·加里TKO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3-0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