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万亩荒滩变草场 这里藏了哪些妙招?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6-08 12:23

初夏的草原,草色青青,碧空如洗,与白云、远山共同构成一幅美不胜收的生态画卷。然而十几年前,这片近3万亩的天然草场曾沦为砂石遍地的荒滩。2012年,当地启动生态治理工程,专家团队模拟天然草原,结合天然草地改良与人工草地建植技术,进行人工干预下的自然修复,仅用两年就重现了草原风貌。

荒漠化草原修复的“秘密武器”

蒙草草原修复科研人员王君芳:这就是羊草,高高的。(这片地)80%以上都是羊草。通俗讲,羊爱吃的草,吃完以后,因为根系特别深,地表上虽然把枝叶吃掉了,但下面还是有根系的,根系会不断分蘖,它会长得更好。

羊草的根可谓是它最厉害的“秘密武器”,不仅不怕啃食、践踏,还能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这让羊草成了荒漠化草原修复的“明星草种”。那么,它的根到底长什么样呢?

蒙草良繁技术研究院院长赵韦:像这种轴根系的,直根的,只有一根根插到底,能吸收底层的水,但它对表层土壤并没有起到固定的作用。相反我们看羊草,羊草从根的底部可以产生横走根茎,也有须根,会把周边土壤牢牢固定在根的附近。每个根茎生长到一定阶段,从上又长出新的植株,新的植株又在不断扩大它的根茎。久而久之,根茎就交织在一块,所以可以很有效地起到防风固沙、固定土壤的作用。

发达的根系网除了让羊草成为“固沙小能手”外,还使它能充分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耐盐碱的能力增强了。不过,别看羊草生活环境很粗糙,营养价值可不低。蛋白含量高,水分也足,是一等优质饲料,特别是人工种植的羊草,在开花期粗蛋白含量最高能达到20%,不仅羊喜欢吃,牛和骆驼也爱不释“口”。

既能抓住地下的土,还能抓住牛羊的胃。截至2023年底,内蒙古羊草草种基地达到15万亩。

蒙草草原修复科研人员王君芳:我们这个草原建完以后,这都12年了,非常稳定,不需要灌溉,靠自然降雨可以维持,基本上恢复到原来的面貌。

飞播草种正在进行

总台记者倪晶依:我现在在通辽的扎鲁特旗,这里位于科尔沁沙地的西北缘。5台植保机正在进行飞播作业。这些植保机飞得并不算高,一般来说离地大约3米—5米,一边飞,一边播撒种子。飞太高,种子就有可能在空中被风吹散,像这样的飞播,播撒精准、受外界影响比较小,效率也很高。这片沙地约3000亩,这些植保机全部飞播完只需要5个小时。

正在进行飞播的沙地上已经铺设好了沙障,方正的格子中间还有些许绿意。这里是从去年六月开始修复,第一批播下的种子已经陆续发芽长大。现在是趁着雨季前,赶紧补种一波。已经长出的都有什么呢?沙打旺,冰草,小叶锦鸡儿……专家说,每一种植物的作业是不同的,比如沙打旺和冰草就比较耐旱,是优质饲草,小叶锦鸡儿固沙效果很好,根系很深,上面植株长多高,下面的根系就有多深。

在这些种植的草类边上,还长出了不少细细的小草,专家说,这些草并不是他们人工播种的,而是本身在当地存在的本土物种。因为沙土被固定住,这些原本就留在土地中的草种慢慢自己就长起来了。从这一点也能反映出这里的固沙修复已经初具成效了。而这些本地物种,也将是日后植被恢复的主力军。

大颗的黄色种子,是刚才看到的小叶锦鸡儿,蓝紫色的长粒是羊草种子,黄色的长粒是披碱草种子。这些都是根据当地情况进行专门配比的。这些种子中,还有一些进行了包衣丸化。专家说,像沙打旺这样的种子原本非常小,风一吹,就飞跑了。经过包衣后,颗粒变大了,播撒就更精准,同时包衣还可以起到保水防虫的作用。

在治沙过程中,除了种子在不断进化。播种方式也更加多元了。比如“种子绳”,把种子+肥料+保水剂等编织成可降解纸绳,雨季前埋在土里,可以节约60%以上的种子。现在扎鲁特旗已经完成了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超过140万亩。通辽市以年均综合治沙300万亩的速度向前推进,并且率先实现了整体治理速度大于破坏速度的良性逆转。

紫花苜蓿迎来收割 治沙致富两不耽误

总台记者杨海灵:我现在是在阿鲁科尔沁旗的草业核心区。空中俯瞰,一个个巨大的绿色大圆圈紧密地镶嵌在沙海当中,这就是种植苜蓿的草场。为什么是圆形的草场?在沙地里种植牧草,首先要解决水源问题。在每个圆形草场内,都有一条长长的喷水管道,它的长度在三四百米,在草场的中心抽取地下水,进行旋转式喷洒。就如同一个指针,360度围绕圆形草场进行灌溉,指针走一圈,就能将整个草场浇一遍水,很好地保证了牧草的生长需要。

进入六月份,第一茬紫花苜蓿迎来收割,现在草场上的机械收割正在进行。今年紫花苜蓿长势不错,第一茬亩产可以达到280公斤左右,紫花苜蓿一年的收割是三到四茬,所以全年亩产可以达到800公斤以上。当地从2008年开始推广种植人工牧草,如今仅紫花苜蓿一个品种,面积就达到了48万亩,是我国集中连片种植牧草面积最大的地区。所以植被覆盖度从15年前的不足10%增长到90%以上。如果在这个季节来到阿鲁科尔沁旗的草业核心区,目之所及都是绿色。

除了肉眼可见的变化,牧草种植对于防沙固沙和改善土壤的效果也很明显。

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赤峰试验站站长梁庆伟:现在这个土壤一捏,可以成团,说明水分很足。苜蓿生长过程中根系或根际分泌组织,可以转化为有机质,我们监测到种植苜蓿6年的土壤有机质提高了22.5%,起到了很好的培肥效果,简单来说土壤更有营养了。苜蓿是多年生优质豆科牧草,种植一次可以利用5年以上,使地表实现了全年覆盖,它的根非常粗壮,向下扎得很深,这样就减少了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起到了很好的防沙固沙作用。

紫花苜蓿有“牧草之王”的称号,因为蛋白质含量高,易消化,是牛羊特别喜欢的食物。依托优质的牧草种植,阿鲁科尔沁正在布局全产业链发展。草场旁紧邻的一座蓝顶的厂区,就是当地比较大的一家牧场。现在国内外知名的乳品企业相继落户,奶牛存栏量已经达到5.2万头,未来五年有望翻番。

从田间地头的一株草,到牛棚里的一头牛,再到餐桌上的一杯奶,当地不仅拓宽发展路子,建立了联农带农机制,促进了农牧民增收。拿牧草种植这一项来说,农牧民通过草牧场流转、土地入股、合作社务工等很多渠道取得稳定收入,800多户农牧民通过发展牧草产业,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走出一条治沙和致富共赢的生态发展之路。

编辑/王朝

相关阅读
从深山里搬迁出来的果洛藏贡麻村 这里的日子越过越有滋味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6-24
绑藏手机、钻石,携带濒危乌龟……海关接连查获!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6-20
1.42亿亩,进度过四成!全国麦收进度条加速更新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6-04
沙漠能种出哪些“神奇植物”?来荒漠植物园看看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6-03
长江里藏了一座水下博物馆?看看里面都有啥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5-1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