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昌平奋斗者 | 十年如一日,她绽放法治之光
北青社区报昌平版组 2024-06-05 14:16

落实监管帮教,织牢社区矫正“安全网”;创新工作方法,织密化解纠纷“和谐网”;聚焦司法为民,织细法律服务“便民网”……

近日,司法部在湖南长沙召开全国社区矫正工作推进会,会议表彰了39个全国社区矫正机构先进集体和100名先进个人,北七家镇平安建设办公室(司法所)所长吕明凤,荣获“全国社区矫正机构先进个人”荣誉,北京市仅两人获此殊荣。

自2014年从事司法行政工作以来,吕明凤还曾获得北京市司法行政系统国庆70周年维稳安保工作先进个人、全国司法所模范个人等荣誉,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在她和同事的共同努力下,北七家镇平安建设办公室(司法所)获得2018-2022年度北京市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荣誉。

十年如一日,吕明凤立足司法所“小阵地”释放服务“大能量”,将平安保障与公共法律服务保障最优化、质感化,让法治之光绽放温暖和力量,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干部的良好风貌。

坚守“一个都不能少”  她做好“两类”人员“引路人”

据悉,北七家镇在册社区矫正对象常年保持在130人以上,警矫比1:65,在册刑满释放人员常年保持在110人以上,管控压力大、任务重,如何破题?吕明凤围绕人防、技防、心防“三防合一”做细每个环节,做好“两类”人员监管帮教工作。

以“笨办法”人防,促基础工作。吕明凤协调成立镇社区矫正委员会,每新接收一名社区矫正对象,100%通报村居,100%通报社区民警,建立“双走访双反馈”制度;以“信息化”技防,促监督管理。实现社区矫正全流程网络可查,使社区矫正对象信息化核查率达到100%;以“文化矫正”心防,促顺利回归。创新“周行一善”管理法,建立“图书漂流”、“真人图书”等阅读制度。

据吕明凤介绍,近年来先后开展“畅抒家国情”主题文艺汇演、“好家风 好家训”主题征文征集、“德法伴我行”主题宣讲、“学党史 谈体会”主题宣讲等活动。

除此之外,吕明凤还坚持从“心”出发,用真情换真心,努力化解“两类”人员的“心结”,帮助他们重塑人生理想。

吕明凤入户走访社区矫正对象

李某(化名)因利用职务之便变卖公司财物,用于个人赌博触犯职务侵占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入矫后,他并没有迷途知返,某天给吕明凤发来微信,称自己在网吧赌博两天两夜,输光了从母亲骗来的钱,想自杀又没有勇气,唯一的出路是重新回到监狱。

吕明凤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通过微信耐心疏导,利用共情、积极关注等心理咨询谈话技巧取得了李某的信任,暂时缓解了他的抑郁情绪,又致电李某的父母,做通两位老人的思想工作,李某当晚从网吧返回家中。同时,吕明凤还向区司法局申请,找来了专业心理咨询师对李某进行疏导,并对其特殊情况制定了针对性矫正方案。

不久后,李某不仅将网络赌博账号注销,还在朋友的介绍下找到一份新工作。“和吕所交流起来一点压力都没有,她很尊重我,我的‘心结’也完全打开,放弃了之前的悲观厌世想法,以后决不再逃避现实,服从司法所监管,争取让生活早日走上正轨,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李某表示。

张某(化名)从监狱刑满释放后,因与社会脱节太久,并且自身患有疾病,短时间内不能很好地融入社会,产生了严重的负面情绪。

为有效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最大限度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吕明凤帮张某向区司法局申请临时救助金,并协调村委会为他推荐工作岗位,鼓励他树立信心,自力自强,在工作生活之余多学习法律知识。

收到临时救助金,并有了一份稳定工作,张某深受感动,“得到吕所这么多好心人的帮助,我相信困难是暂时的,以后一定要踏实学习职业职能,开始全新的生活。”

开展社区矫正对象档案月度整理

镇平安建设办公室(司法所)的同事们纷纷表示,“吕所时常站在‘两类’人员的角度思考问题,在沟通过程中注重运用技巧,情理法融合,让我们的工作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她一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自2014年从事司法工作以来,吕明凤手递手接收社区矫正对象508人,解除375人,列管刑满释放人员262人,解除安置帮教149人,组织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对在册人员进行心理测评和心理辅导累计3584人次。

创新“人民调解+”工作法  她画好基层法律服务“工笔画”

哪里有矛盾,就把人民调解的触角延伸到哪里。通过多年实践,吕明凤总结出一套“人民调解+党建、人民调解+群众自治、人民调解+多元调解、人民调解+公共法律服务”的“人民调解+”调解工作方法,将矛盾纠纷预防在源头、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

某社区请求吕明凤共同参与化解一起供暖主管道爆裂造成的财产损害疑难纠纷,社区调解失败后,业主多次拨打12345市民服务热线投诉。

吕明凤当即组织业主与供暖公司面对面调解,围绕争议点寻求解决途径,双方最终达成书面协议,供暖公司赔偿业主装修款2万元,以抵扣供暖费的方式给付,直至抵扣完毕。事后,业主专程给吕明凤写了一份感谢信,达到了息诉止争的良好效果。

立足司法所这个小阵地,吕明凤为来访、来电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纠纷化解、法律援助指引等精细服务。她介绍道,“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提供‘移动司法所’,针对司法确认案件为当事人提供组织调解、书写调解协议、代书司法确认申请书等‘一站式’服务。”

走进敬老院为老人提供法律服务

陈奶奶(化名)年近九旬,自2014年老伴去世后,就瘫痪在床,常年住在敬老院,2018年儿子张某(化名)也意外去世,老人的身体日益衰弱,最大的心愿就是将儿子名下的遗产分配妥当,保障孙女的生活。

考虑到老人行动不便,吕明凤和同事们将“流动调解室”开进敬老院,组织张某的全体继承人到场面对面调解。陈奶奶的心结在于心疼孙女,因此对儿子的遗产不愿撒手,不情愿让儿媳继承。吕明凤先从法律角度劝说陈奶奶,又从情理角度开导她念在孙女的份上,以和睦为先。

最终,经过多番调解,三人达成了一致,吕明凤在老人床前用笔记本电脑出具了人民调解协议书。“这位工作人员太贴心了,我坐在屋里就把烦心事解决了。”陈奶奶连连感谢吕明凤为自己排忧解难。

据悉,吕明凤近两年以来共提供一对一法律服务417人次,代书民事起诉状、指定监护人申请书等法律文书225份,协调村居法律顾问进村居按需开展法律服务1008场次。

白天“走访谈”晚上“读写研”  她是与时俱进的法治“宣传员”

吕明凤本科和研究生并非法律相关专业,自入职以来,她坚信“狠抓学习固根本, 锤炼内功强素质”,积极考取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证、行政执法证、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证、中级经济师证、中级调查分析师证,力求使工作思路更加清晰。

吕明凤走访调研

同时,她还坚持尊重实践、尊重调研,保持与辖区村居互动,了解镇情民意、掐住纠纷脉搏,白天“走访谈”、晚上“读写研”。

近年来,她执笔撰写的《女性社区服刑人员社区矫正工作实践与思考》《关于构建社区服刑人员就业服务保障体系的研究》《昌平区司法局以“四个一”为抓手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昌平区司法局落实“治本安全观”构建文化矫正体系》《昌平区坚持突出三度推动辖区宪法学习宣传渐成风尚》等多篇调研文章,被《中国司法》《人民调解》《北京司法行政》等刊物刊登。

笔耕不辍、勤于提炼,对别人来说费心费力的事儿,对她却是积累精进的过程。

“在调研文章写作过程中,常常为了一句话、一个词,如何表述的更规范而反复推敲,也常常挖空心思、绞尽脑汁。”吕明凤表示,当思路拨云见日、文章成稿,对工作有促进作用时,她又倍感欣慰。

吕明凤还努力寻求调研成果与业务工作的结合点、着眼点,将调研成果转化成推动业务工作创新落实的催化剂,如释放“文化矫正”的文化动力,让社区矫正工作取得了良好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近10年来辖区社区矫正领域未发生严重案事件。

推进“谁执法谁普法”  她让法治之光温暖千家万户

身为燕丹学校、平西府中心小学、平西府中心东沙各庄小学的“法治副校长”,吕明凤积极履行职责,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编写教案,结合国家安全日、国家宪法日等节点进校园组织青少年收听法治讲座、开展模拟法庭、参与法治竞答,近3年来共进入辖区中小学开展主题法治活动60余场次。

邀请学生旁听庭审,“零距离”感受司法

今年4月份,吕明凤走进燕丹学校,以“远离欺凌 远离犯罪 防微杜渐 拥抱未来”为题,为240余名师生带来一堂生动鲜活的校园防欺凌普法讲座。

法治讲座进校园

她结合真实案例,进行了深入浅出地讲解,呼吁学生们不做可恶的欺凌者,不做沉默的被欺凌者,不做冷漠的旁观者。“全校师生都喜欢听吕所的法治讲座,大家每一堂课都听得津津有味。”燕丹学校小学部德育主任谢静告诉记者,即便有时是同一个主题,但案例每次都不同,既生动又有教育意义。

与此同时,“八五”普法以来,吕明凤走遍了辖区各个村居、商务楼宇,制发《北七家镇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实施方案》,将“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职责分工落实到位,协调镇各职能部门在行政执法及管理、服务等工作过程中“见缝植法”,形成“串珠成链”的普法合力。

在宏福孵化器开展联合宣传活动

今年5月是第四个“民法典宣传月”,为进一步推动民法典学习走深走实,聚焦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5月20日,镇平安建设办公室(司法所)联合镇经济发展办公室、工会、北七家人民法庭走进宏福孵化器,开展“学‘典’法律知识 助力企业发展”法治宣传活动。

各参与部门贯彻落实普法责任制,宣讲了与本部门业务相关的行政复议、劳动者权益保护等法律法规,共同引领企业依法合规经营,提升企业员工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理念。

开展“法律明白人”集中法治培训

吕明凤还以“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为抓手,将参加法治专题培训、会前学法等工作纳入农村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对小微权力清单、德育文化宣传等薄弱指标逐一指导对照创建,为每个行政村培养3名“法律明白人”,实现每个行政村至少有1户学法用法示范户,有力提升了基层依法治理能力。

参与法治政府建设实践  她当好公平正义“法律守门员”

“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变量系数怎么算?”“行政处罚案卷评查怎么查”……吕明凤至今仍记得2020年7月1日司法所刚下沉时,“两眼一抹黑”的“抓瞎”状况。

为镇街法治政府建设、社会治理提供法治保障,负责依法行政、执法规范和执法监督,承担行政规范性文件审查、行政应诉、行政复议等相关法治工作......面对新挑战,怎样答好这份新试卷?

“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打牢司法所法治队伍基石,招录两名政法专项编人员充实到司法所,配齐两名专职人民调解员。” 吕明凤表示,同时理顺司法所法治机构职能,建立司法所长列席办公会制度,办公会设置案审会固定板块,落实办公会会前学法,充实依法行政“内核实力”。

履行法治政府建设职能

队伍配齐了,制度也得跟上!吕明凤协调制发了《北七家镇政府法治工作内部办理流程》《北七家镇合同管理制度》《北七家镇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政府法治工作水平显著提升。

2023年初,为加强法制审核工作标准化建设,吕明凤和同事们牵头制发了《北七家镇法制审核办法(试行)》,将行政合法性审查重点拓展至农村宅基地及建房审批、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发、合同订立、政府信息公开答复、重大行政决策、重大行政执法决定、疑难复杂投诉举报答复等七个方面,构建起“全闭环、规范化”的合法性审查工作机制,发挥司法所法治机构和外聘法律顾问作用,为行政管理活动套上法治“缰绳”。

作为行政执法监督机构,在制发《北七家镇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实施方案》同时,镇平安建设办公室(司法所)与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共同成长,苦练内功,构建案卷评查人员“三合一”,由执法队法制员、司法所、法律顾问组成评查队伍,评查环节“三合一”,将案卷评查、问题反馈、吸纳整改融合到评查全过程,形成闭环,实现执法机构与法治机构“双向奔赴”。

奋斗永远是前行的动力、青年的内核。吕明凤深信“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她将在基层的沃土上找准坐标,扑下身子、接续奋斗,力争谱写司法行政基层实践新篇章!

编辑/赵亚亮

相关阅读
当法治遇上非遗 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扬州巧借地方特色载体传播法治文化
法治日报 2024-06-13
高中生走进北京西城检察院沉浸式体验“检察官”职业 化身“书记员”“普法员”参与检察业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8
法院信息化蓝皮书:去年诉前调解纠纷1747万件,调解成功1204万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6
“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研讨会在京举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08
马春秀任北京市昌平区副区长
昌平区人大常委会网站 2024-04-1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