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人物 | 歌手马条:在《花园》中,音乐与生活正促膝长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5 20:30

马条剪短了头发。

这是时隔一年,再次见到马条的第一印象,他曾经的摇滚范长发已变成了寸头短发,而同时他频频提到了时间和家庭的话题,尤其是过去三十年的北漂,使他感慨着弹指一挥间,从“条哥”变成了现在的“条叔”。

5月15日晚,索尼音乐在北京举办了歌手马条的全新专辑《花园》的发布会。在现场,马条与家人及好友一同聊天、弹琴、唱歌,像是平时的日常生活一样。他独自弹唱了专辑中的新歌《花园》《月亮不睡觉》,还与孩子们共同演唱了描写孩童日常的歌曲《动画片》。

这是马条暌违两年半的时间,创作出了与上一张专辑《塞外》不同的作品,《花园》是马条对生活的一次细致记录和真诚表达。在马条构建的“花园”中,有自我的倒影,孩童的奔跑,爱侣的单纯,友人的理想,青年的躁动……而在风格上,马条从西北硬汉的豪放犀利转而变为柔软细腻。在专辑的简介中,这样写道:“若《塞外》是布满乡愁的宏伟诗篇,《花园》像是他悉心浇灌的田园风景,是他深邃情感的微观缩影。”在创作时,马条认为:“《花园》不是我个人的花园,而是全世界每个人的花园,是关于家和生活的一个角落。”

该专辑已于5月16日零时正式上线。发布会当晚,马条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这是一张充满着明黄色的,观察爱、表达爱的专辑,他希望大家可以通过这张专辑看到自己内心的“花园”。

“星辰浩瀚,不及一隅”

在新专辑的蛛丝马迹中,有丢不掉的新疆情结

发布会一开始,马条还未登场,音乐便响起了。现场播放的音乐是新专辑《花园》的开场曲(intro)。随着马条登上舞台,他开始介绍这首开场曲来自于家乡新疆特有的民族音乐黑走马,“有一种策马奔腾而来的壮阔,结尾的部分渐渐趋于平缓和安静”。

“我的上一张专辑叫《塞外》,里面描述的就是我的家乡,辽阔的西北景色、人文、地貌都在其中,它的风格是博大且苍凉的。而新专辑《花园》一开头就用了我的家乡司空见惯的音乐形式。一听到黑走马的音乐,我们会情不自禁地跳舞。所以,我只是在这一风格上做了改编,将它作为新专辑的开场曲。这声音,连接着过去和现在的我,连接着《塞外》和《花园》。”马条解释道。

尽管马条自称专辑《花园》中的很多歌听上去旋律好听,“是一张比较商业的专辑”,但他仍然认为骨子里的新疆元素是丢不掉的。马条将新疆的风格藏在了专辑中,从蛛丝马迹中可以捕捉到马条内心丢不掉的新疆情结。

在新专辑中,不仅有关于乡土风情的元素,还尝试融合了老摇滚、民谣和流行音乐等风格。马条希望在创作上“不以曲风定义区别”,他认为:“这张专辑的风格是丰富的,但我不是一个在乎风格的人。如果非要把我定义成某种风格,那么我的创作可能是在民谣的大框架里不断地填自己喜欢的东西,比如民族音乐的成分。然而,我从来不是‘拿来主义’的创作者,我不会在我的音乐里无缘无故地放上一个冬不拉,放上一个艾捷克。其实,现在的吉他也好,钢琴也好,现代的乐器已经完全可以表达出音乐的色彩,不需要再用许多乐器去强调音乐的风格和色彩。”

除了曲风的变化,在歌曲的内容上则是不同以往的豪迈和犀利的风格,马条将其定义为“一张基调温暖的,观察爱、表达爱的专辑”。围绕着这样的想法,《花园》强调的仍是内心的情感世界,“星辰浩瀚,不及一隅”。在专辑中,还有他给另一半的《在一起》,同时创作了诗意浪漫的《月亮不睡觉》,更有回首热烈过往的《音乐节》《新青年》等。“我想表达的是我对身边的人的爱,以及鼓励新一代年轻人要尽情享受年轻与当下。”

“这花园暂停了,少有的时光”

从个人的“后花园”到全世界的“花园”

在歌曲《新青年》中,马条唱道:“忽闻一日要来京/老狼做东请吃鸡/几杯老酒才下肚/人间早已醉三生。”在现场,他也借此回顾了自己的北漂生活,曾经的“长发少年”变成了现在的“短发大叔”。马条笑称三十年前到北京时,自己只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小伙子,“走到哪里都疯疯癫癫的”。

1994年,马条踏上了去往北京的路,从克拉玛依坐了五十多个小时的绿皮火车,跨越3000多公里终于到达了北京。“当时,我不觉得自己是北漂,因为我来北京只想学吉他,之后就可以回家了。但是一到北京,我就掉进去了。”马条认为曾经的他是无知者无畏,当开始慢慢在北京见到了更多的世面时,才发现自己欠缺得太多。马条开始闷头学习音乐,只一堂课就学会了基础的音乐理论和几个和弦,之后的每天都在练琴、写歌,至少要练8个小时的吉他。

“我就这样慢慢地学,慢慢地练,慢慢地走到了现在。回头一看,哇!三十年已经过去了,真的是弹指一挥间,像只喝了一杯酒似的,时间就过去了。”在三十年中,马条在音乐这条路上兜兜转转,歌手老狼一直对他有着极大的帮助。2009年,马条的第一张专辑《马条》录制完成,老狼是这张专辑的监制,并在其中唱了和声。当录完第一张专辑之后,老狼带着马条和制作团队直接飞到新疆,在独库公路拍了MV,那首歌叫《寂寞有多长》。“拍摄形式是一镜到底,一条过。老狼对这张唱片付出了太多的心血,他是我的伯乐,就像我之前写的歌词一样,他是‘路途中拉你一把的人’。”

曾经的画面历历在目,马条再次感叹着时间的力量,时间不断改变着他。他在现场开玩笑地说:“三十年的时间太少了,我也等不到下一个三十年了。时间根本不是刀子,而是硫酸啊,时间拖到哪里,哪里就变形。”这句话引得台下众人窃笑,而后马条又正经起来,说道:“但是无所谓,因为我还是那句话,皮囊下坠,灵魂不朽。”

就在两年前,马条与歌手钟立风、老狼聚餐的时候,同样感慨着时间的魔力,马条看着孩子们在家中追赶玩耍的样子,这是他之前不曾想象过的画面,他对此感到享受。因此,马条的脑中产生了一个想法,他对朋友们说,想创作一张关于家庭的唱片。钟立风听后立刻提议:“很好啊,你的唱片名字应该叫《条叔的后花园》。”马条笑了起来,感到“后花园”一词似乎是开玩笑,而老狼则认为这个名字太长了。

此后,在专辑真正进入创作之时,马条越发感觉《条叔的后花园》太狭窄了。“我想要创造出的‘花园’不应该只是我的‘后花园’,这个园子应该是全世界的、全人类的花园。于是,我把前面所有的限定词都去掉了。想要构建出全世界的大花园。当然,这也要先从一个微小的事物讲起,因为再宏大的叙事,也要回归到一个小小的点上。”马条解释道。

因此,在马条悉心浇灌出的“花园”里,有自我、孩童、爱人、亲友,还有青年人,马条从浓烈的乡愁转向了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真实生活,马条感叹着,在《花园》之中,音乐与生活正在促膝长谈,正如歌曲《花园》中的歌词:这世界干净的只剩,你的喊叫/这花园暂停了,少有的时光……

“你看动画片,我看你”

从未被一种情感如此地吸引过,怎么爱都觉得不够

马条的话题总是离不开他的家庭。尤其是在发布会现场,他的家人都在台下听他唱歌聊天,他的目光总是投向爱人和孩子们。马条边笑边介绍着:“我的儿子九岁半了,女儿五岁半,她是跟妈妈的姓氏。有儿子的时候,我很疼爱他的,结果又有了女儿,就更疼爱女儿了。今天,在来之前,女儿发烧了,现在还在休息室躺着,我问她要是不舒服就不要来了,在家好好休息,但是她很坚决地说,不行,一定要来参加。”

在专辑《花园》中,有一首由马条与孩子们共同完成的歌,他的儿子和女儿唱了其中的童声段落,其中的歌词简单易懂,描写的内容就是他们的日常生活,这首歌叫做《动画片》。马条和孩子们在舞台上一同演唱了这首歌曲,“你看动画片,我看你/我知道你看不够,我也一样/我也一样/(童声)有人盯着我,这让我很紧张/他可能会关电视,这让我不喜欢/这让我不喜欢”。

马条感叹着:“我从未被一种情感如此地吸引过,见不得他们受一丁点儿的委屈,怎么爱都觉得不够。当然,孩子们不需要知道这些,而我应该做的,就是躲得远远的,开心地欣赏着。”当用另一角度去观察孩子的时候,马条才发现自己也是这么长大的,他觉得这一视角很有趣,于是将这些点滴的感受记录了下来。在歌曲《花园》中,他还将成长的过程写了下来,他写道:“会走了,会跑了,磕着碰着也会疼了/会争了,会抢了,东西再多也嫌少了/会说了,会唱了,会争着让我挨个抱了/会追了,会打了,吃了亏了也会告状了……”不仅如此,他还以“过来人”的身份用歌词劝说着:“不要急,不要躁,世间万物,哪样都好。”

马条总是会给自己的每一张专辑定义成一种颜色,比如他曾认为自己最初的音乐颜色是白色,因为“什么也没有”;之后,经过自己的探索发现,音乐的颜色变成了黑色,“涂成了一个反叛的颜色,有着愤怒和勇气”;而逐渐地,人到中年的马条则认为自己音乐的颜色又变成了蓝色,有着自由的舒缓,去表达爱情和生活。

马条坦言新专辑《花园》呈现出来的是一种明亮的黄色,因为他正在感受着家庭和爱的力量。他再次提起时间,并用形状打比方:“三十年中,我可能从最早的方形,走着走着变成了六边形,之后又变成了圆形,我变得越来越包容。但无论变成了什么样的形状,对我而言过程才是最重要的。不要再去管过去或是未来会是怎样的,我们要的是过好每一个当下。”

“一条新闻咧咧着,爱情就过去了”

《月亮不睡觉》是对《月亮代表我的心》的重新诠释

爱情,是马条创作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在马条的“花园”里,他专门写了一首歌献给爱人,而且原本的计划是这首歌曲将以爱人的名字命名,但是这一想法遭到了拒绝,她对马条说:“千万别用我的名字,你再好好想一想。”

于是,马条只能换了歌名,他提取了歌词中的关键词,将这首歌曲命名为《在一起》。“我知道我遗忘了生活/爱情总是美好,日子总是糟糕/遗忘了过往,遗忘了你/你端坐在红晕的光里楚楚动人/噢,没关系,你说/至少我们还在一起……”马条将自己与爱人的日常生活当做一部电影,他作为男主角经常喝完酒找女主角去聊天,而她总是淡定和冷静,“就像是一位老师对谈一个犯了错误的孩子”。因此,马条在歌曲一开始便写道:“那一夜我喝了很多酒/感叹世事无常,理想总是空忙。”

关于爱情的问题,马条还提到了经典歌曲《月亮代表我的心》,他甚至直言很多人并没有听懂这首歌想要表达的主旨。于是,他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为什么月亮代表我的心?歌里还问着,你去看一看,你去想一想。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你’是地球,而‘我’是月亮,‘我’亘古不变地围绕着‘你’转,不需要再问到底爱得有多深,因为‘我’将永远陪伴着‘你’。所以,这首歌是以自然界的爱突出着伟大的意义。”马条的新歌《月亮不睡觉》正是根据《月亮代表我的心》获得的灵感,是对这一经典歌曲的重新诠释。

紧接着,马条解释着《月亮不睡觉》的歌词。“我们睡了几千年,再谈美丽和帅/当着生活的面,多少有些不情愿”体现的是生活的琐碎在大自然面前,显得俗气;“一条新闻咧咧着,爱情就过去了”说的是尽管在伟大的爱情面前,我们仍旧活在一些小小的现象之中,被无法回避的杂事包围着,“但是我们必须要明白什么是伟大的,什么是渺小的,我们要发现两者之间的关系”;“你看那月亮挂在天上/他和潮汐都不睡觉”,正是月亮和潮汐如此数亿年的“恋爱”,不同于人类的爱情。“我们人类不一样,今天我们好了,明天就可能散了,后天又说不定会怎么样,而大自然一直在那里,我们会敬畏它,更会敬畏它的亘古不变的情感。因此,我写的《月亮不睡觉》也是从未改变的爱情。”马条讲道。

除了《月亮不睡觉》之外,新专辑中还有两首歌与夜晚有关——《夜不休》和《夜路人》。这两首歌与专辑中的《没有人像我》,均是马条参加综艺节目《我们的民谣2022》时创作的歌曲。当时,节目组设置了“长沙十二时辰”的环节,马条抽到的是“寅时”,他需要在限定时间里创作出一首关于长沙凌晨三点的生活的歌曲。最终,马条写出了这三首歌,并在节目上演绎了《夜不休》,而《夜路人》与《没有人像我》则被收录在了新专辑当中。“《夜路人》写的是寅时的湘城,路上竟然满是熙熙攘攘的赶路人;《夜不休》则是长沙的解放西,车水马龙,彻夜不眠;写《没有人像我》这首歌时,正值湘江五更,我漫步在江岸,周围满是寂静,只有我与影子互相盯着,我会觉得人始终是孤独的,前行的路要独自走。”马条感叹道。

当分享完新专辑的创作趣事之后,马条才发现数字“三十”的巧合。一方面,“三十”代表着马条北漂三十年的节点;另一方面,专辑《花园》的上线时间是2024年5月16日零点,距离马条的上一张专辑《塞外》的发布时间正好是三十个月。最后,马条表示,希望听众们会喜欢新专辑《花园》,同时希望大家可以从中看到自己内心的“花园”。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韩世容

摄影/郑雷

供图/索尼音乐

相关阅读
《繁花》剧集原声音乐专辑发布,三张专辑封面释出全新剧照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21
专访林宥嘉:温柔和谦虚,对于歌手很重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3
人物|民谣歌手马条:性情中最率真和坦诚的那一面,从未改变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25
马条驰骋“民谣”路 放飞自我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2-27
马条与鲍春来首度联手直播 唱谈 “塞外春光”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3-0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