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俑舞千年·迎校庆” 北京舞蹈学院举行中国古代乐舞陶俑文物复制品捐赠仪式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5 19:40

在北京舞蹈学院建校70周年之际,来自陕西的工美大师王倩将其与父亲两代人共同完成的中国古代乐舞陶俑文物复制品共计105套、353尊无偿捐献给北京舞蹈学院。5月14日,北京舞蹈学院举行“俑舞千年·迎校庆”中国古代乐舞陶俑文物复制品捐赠仪式。

北京舞蹈学院图书馆(舞蹈博物馆)馆长阮伟介绍说,王倩捐赠的乐舞俑跨越战国至明代2000余年的历史,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这些陶俑演绎了一部中国古代舞蹈音乐发展的历史,生动地勾画了中国古代音乐舞蹈发展的演进轨迹。值此5·18博物馆日即将到来之际,这批乐舞俑更为北京舞蹈学院建设中国舞蹈博物馆增添了宝贵资源。

北京舞蹈学院书记巴图代表学院接受王倩的捐赠,并为其颁发捐赠证书。王倩回顾了自己制作乐舞俑的初心与历程,并对舞蹈学院传承、研究、发掘乐舞俑中的文化资源表达了期待。王倩从事陶俑复原工作四十余年,这份珍贵的文化遗存所蕴含的美感与独特性让她深深感怀,父辈与自己工作中积累的大量珍贵资料也为她带来强大的使命感,共同成为制作这批乐舞俑作品的动力来源。

她表示,今天是乐舞俑真正归位、“宝贝回家”的日子,也是几代人劳动最后的期待。这些历朝历代、具有代表性与典型性的陶俑是对中国文化陶俑音乐舞蹈史的一次演绎,也是对文化的一次重要的梳理。“今天,我把陶俑交到北京舞蹈学院的手里,相信在舞蹈家热情活力的演绎之下,一定会让这些陶俑进一步地动起来、活起来,让它以最美好的姿态呈现在世界和中国的舞台上,展现古老东方无穷的魅力。”

北京舞蹈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许锐为王倩颁发了特聘教授证书,许锐表示,中国舞蹈的历史在这些乐舞俑中代代相传,成为一辈一辈的舞蹈人追寻、想象、重新再创造的灵感来源。“学院此次聘请王倩老师作为特聘教授,相信在王倩老师的参与带领下,可以探索发掘出这批乐舞俑对舞蹈学院教学科研的更大价值。今年是北京舞蹈学院建校70周年,三百多尊乐舞俑的到来让70的数字无限放大,让我们有机会进一步追溯源远流长的中国的优秀乐舞文化。在未来,我们也将继续传承这样的文化,面向未来创造创新,让乐舞俑在北舞这个‘家’面向世界、走向世界,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走得更远。”

活动现场还表演了舞蹈《相和歌》,作品借鉴了古代舞蹈的图像遗存,以汉代的文化风貌为创作灵感,运用汉代女乐歌舞盘鼓舞的形式加以编创。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田婉婷
编辑/崔巍

相关阅读
上海奉贤博物馆“中国古代科技文物精华展”开幕 观众可亲手触摸商代文物
解放日报 2024-06-20
北京舞蹈学院建校70周年舞台美术系师生教学成果展在京开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6
北京舞蹈学院创排舞剧《巍巍正阳》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5-21
北京舞蹈学院图书馆全新亮相,全国最大舞蹈文献库将回馈历届校友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3-06
这本书,让孩子感受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之美
广州日报客户端 2024-01-0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