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京城文保乐见市民“拾宝”
北京晚报 2024-03-13 09:35

近日,铁路文化学者王嵬在居庸关火车站考察时,发现一块废弃的老站牌。据他考证,此站牌并非京张铁路1909年建成时所立,很可能出自1937年抗战爆发后的日据时期。类似形制的站牌极为罕见,是京张铁路独特的历史遗存。

缺了半个居字的居庸关站牌、断成四块的木板,承载着一段沧桑的历史。据北京青年报报道,王嵬查阅日据时期华北交通株式会社的影像资料发现,当时北平一些火车站,出现了形制统一的新站牌,如通古铁路的顺义车站、怀柔车站、密云车站等。此次发现的居庸关站牌,白底黑字竖向排列,站名两旁可见明显黑色竖线,且站名右侧依稀可见相邻车站和两站间距,形制与历史影像相吻合,因此可推测出其所处年代。

《北京青年报》2024年3月4日相关报道

老站牌既活化了京张铁路列车南来北往的场景,也是特殊历史时期的实物见证。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施工、建设的第一条干线铁路,是早期工业遗存,在中国铁路建设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居庸关车站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坐落在京张铁路施工最为艰难的关沟段。居庸关站牌在岁月长河中几经更新,映照时代特征。这次发现的居庸关站牌,虽不是车站最初的站牌,但为研究铁路历史的发展变化起到了拾遗补缺的重要作用。

在废弃站房发现老站牌看似偶然,其实是王嵬多年研究铁路历史文化的必然。按照《文物认定管理暂行办法》,任何人都能成为文物认定的申请人。据报道,从2015年起,王嵬就京张铁路、京汉铁路、京奉铁路建筑遗存,向京冀两地10个区的文物部门递交了21项“文物认定申请”,其中已有11项铁路建筑遗存先后获得文物身份。

在珍贵文物的发现过程中,民间力量一直功不可没。比如,珍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国宝级文物“商代龙虎纹青铜尊”,就是1957年一位农民撒网捕鱼时捞上来的;2020年,北京市朝阳区一群孩子在田间玩耍,意外发现一块匾额,在家长帮助和引导下,将其交予文物部门。后经鉴定,此刻石为清代湖州试馆的嵌墙匾额,是北京会馆文化的重要见证。因为敬畏历史,热爱文物,许多普通民众为文物发现和保护做出了巨大贡献;正是很多民间学者识别文物的眼力、寻找文物的功力,创造了强大的个人文物发现力。他们与历史相遇的非凡体验,既是为国家文物保护和认定工作“捡漏”,也是对那些因无知而毁坏、践踏文物的行为最好的教育。

保护文化遗产并不是政府和文博工作者的专利,民间力量投入文保调查同样不可或缺。北京的文物分布极为广泛、存量极为丰富,期待更多文物爱好者持久参与这项工作,为京城文物保护拾遗补缺。更多的发现,意味着让遗失和散落的文物得到更好地保护,这是共同赓续京城文化血脉再好不过的证明。

作者/辛音

编辑/崔毅飞

相关阅读
京张铁路康庄车站老站房恢复早期风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6
北京新增一处不可移动文物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0
居庸关火车站老站牌现身废弃站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4
北京文化新事儿|铁路文化学者王嵬 11处建筑遗存获得文物身份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14
看北京|居庸关花海列车迎来最佳观赏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3-2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