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让两会上的“青关注”更快变成“青能量”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0 07:15
如何更好支持青年人才在科技创新中挑大梁、当主角,是今年全国两会热议的另一个“青关注”。近年来,青年越来越多活跃在国家科技创新的第一线和最前沿。今年全国两会的“部长通道”上科技部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单位,把一半以上的基本科研业务费投到35岁以下年轻人身上,在重点实验室的评估中,把对青年人才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指标。对从事基础前沿交叉研究的青年科技人才,想办法提高稳定支持力度,尽量减少考核频次,让他们心无旁骛,沉下心来潜心科研。

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是观察中国经济发展的“大窗口”,也是指向未来的“风向标”,青年议题依然是备受关注的焦点之一。聚焦青年权益,深入青年需求,探寻青年新发展,成为全国两会上的“青关注”。而随着代表委员针对青年最感兴趣的话题集思广益、建言献策,更多惠及青年群体的好政策、新举措将加快落地实施,奋发有为的中国青年将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奏响更加嘹亮的青春乐章。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1170万高校学生今年即将毕业,职业选择、职前实训、就业权益保障等备受青年朋友关注。一项调查显示,48.82%受访青年会考虑灵活就业,但他们对灵活就业的收入、保障等也有不少担忧。多位代表委员建议,进一步落实好社保补贴、吸纳就业补贴等政策,激励经营主体巩固就业“存量”,扩大就业“增量”。同时,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见习质量,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重点加强对脱贫家庭、低保家庭等就业困难毕业生群体的帮扶。

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需要找准青年就业的痛点、堵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强化政策支持,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做好困难帮扶和权益保障工作,多措并举推动青年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因此,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强化促进青年就业政策举措, 优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要分类完善灵活就业服务保障措施, 扩大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坚决纠正各类就业歧视等问题。在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升至11.05年的大背景下,站在加快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的高度,更好解决青年就业问题,将让更多青年在更包容的就业环境中实现自我价值,释放创新创造能量。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推动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有力支撑。如何更好支持青年人才在科技创新中挑大梁、当主角,是今年全国两会热议的另一个“青关注”。近年来,青年越来越多活跃在国家科技创新的第一线和最前沿。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80%的项目由45岁以下的青年人员承担。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已有1100多项由40岁以下青年科学家牵头负责,达到总数的20%以上。

要在此基础上更上层楼,就要在工作中,给年轻人提供机会、搭建平台、营造环境。在生活上,针对年轻人在薪酬待遇、家庭生活、身心健康等方面的重点关切,千方百计予以解决。今年全国两会的“部长通道”上科技部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单位,把一半以上的基本科研业务费投到35岁以下年轻人身上,在重点实验室的评估中,把对青年人才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指标。对从事基础前沿交叉研究的青年科技人才,想办法提高稳定支持力度,尽量减少考核频次,让他们心无旁骛,沉下心来潜心科研。这些举措无疑将为青年创新人才在建设科技强国的伟大事业中施展才华、实现梦想、绽放青春创造更好条件。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青年对发展的信心显著增强,但也由于职场、住房、婚恋、社交等问题倍感压力和焦虑。如何更好疏通青年成长发展的痛点堵点,为他们提供劳有所获、住有所居和心有所盼的发展生活环境,也是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的关注点。从综合运用财税、医疗、保险、教育等支持措施,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到增加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供应;从遏制部分地区天价彩礼,减轻婚恋市场的不对称状况,到用体育锻炼来提升心理健康水平,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诸多代表委员的“青关注”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相呼应,成为打造青年友好型社会的风向标。

青年有所盼,两会有回应。期待这场“春天的盛会”所有的“青关注”更快变成“青能量”,让广大青年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时代征途上书写新的青春篇章!

文/北京青年报评论员 栗玉晨

编辑/姬源

相关阅读
让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当主角(深度关注)
人民日报 2024-03-12
两会中国经济问答|促进青年就业,怎样打开新空间?——两会中国经济问答之六
新华社 2024-03-10
唱响两会“青春之声”,让民主活力更加奔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8
北青快评 | 期待“春天的盛会”传递更多民生“好声音”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1
北青快评|提高职教吸引力,关键在于完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29
最新评论